〔關鍵詞〕高考政治復習;基礎知識;主
干知識;知識體系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7(A)—0029—01
在求活、求新、求變的高考命題指導思想下,近幾年的政治高考題,無論是材料新穎的選擇題,還是關注現(xiàn)實生活的富有創(chuàng)意的主觀題,答案絕大部分在教材中。因此,惟有抓好基礎知識,才能在高考中做到以不變應萬變。要真正讓學生做到對基礎知識融會貫通,教師要立足于教材,按照“全面梳理,構建知識體系——重點整理,把握主干知識——圍繞熱點,重新整合知識”的思路讓學生熟悉考點,構建知識體系,加強對知識的準確理解和記憶。
一、全面梳理,構建知識體系
在高考政治復習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把經濟常識、哲學常識、政治常識的內容整理成知識結構圖。在第一輪復習中,筆者依據(jù)《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根據(jù)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把課本知識分成幾個層次,形成教材的知識網絡,構建起知識體系。對于課本知識,學生不能僅僅滿足于簡單的記憶,還要挖掘它們的內在聯(lián)系,弄清每個知識點在整個知識體系中所處的地位。在第二輪復習中,本著解決問題的目的,筆者將課本知識進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組,做好“知識整合”,實施“立體復習”,即打破教材原有順序和框架結構,優(yōu)化組合知識,對知識進行梳理。
另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要做到準、全、活。“準”,就是要準確理解每一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科學含義。“全”,就是要對知識點不加遺漏地掌握,不僅要對教材內容重新加工、提煉,而且要通過資料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活”,就是要把知識學活、用活,會運用基礎知識分析、解決一些具體問題。
二、重點整理,把握主干知識
高考文綜試題主要考查主干知識,這就要求學生在復習備考中,要把重點放在對主干知識的掌握上,既不能有知識盲點,又不能漫天撒網。因此,筆者很重視對課本知識的挖掘,特別是主干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把一些看起來不相干的知識加以歸類,使之網絡化、序列化和專題化,提高學生從變化中找不變,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弄懂弄透主干知識,主要包括下面三點:一是知識點的來源;二是知識點自身的邏輯關系以及和其他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三是知識點的適用范圍和典型事例。例如,對于《哲學常識》的學習,可以根據(jù)各個部分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讓學生重點從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人生觀和價值觀四個方面來把握這部分的知識,真正做到融會貫通。
三、圍繞熱點,重新整合知識
近幾年政治高考試題的顯著特點是“迎著熱點上”,以國際國內時事熱點為背景,考查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復習基礎知識的同時,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特別是社會生活中的熱點、焦點問題,弄清來龍去脈,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解決對策,讓學生學會用所學的知識分析、解決問題。因此,學生對每個熱點問題應形成相應的知識體系。教師要幫助學生在生活的真實情境中正確把握考點的具體要求,歸納考點中相似、相近或相關的知識點,構建知識板塊,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
教材是高考復習的依據(jù),“題在書外,理在書內”是歷年高考的命題思路。因此,復習時教師應立足教材,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重點突出主干知識,聯(lián)系熱點材料,針對現(xiàn)實問題重新整合知識,幫助學生對教材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提高復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