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具有其及時性、適用性,對我們在審計工作中曾經面臨的局限性打開了通道,對曾經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問題的處理給予了明確的規定。解讀新條例之后,是振奮、是對肩負的審計責任的那份莊重,是擁有對今后審計工作的那份自信。
首先,新的條例在審計監督權限方面,賦予了審計機關新的權利,使審計工作的開展更為暢通。
一、對被審計單位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的法律責任落實到被審計單位負責人。
新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審計機關依法進行審計監督時,被審計單位應當依照、審計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向審計機關提供與財政收支、財務收支有關的資料。被審計單位負責人應當對本單位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作出書面承諾。
二、增加了可以查詢賬戶和存款的具體程序。
新條例第三十條規定,審計機關依照、審計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查詢被審計單位在金融機構的賬戶的,應當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計機關負責人簽發的協助查詢單位賬戶通知書;查詢被審計單位以個人名義在金融機構的存款的,應當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計機關主要負責人簽發的協助查詢個人存款通知書。有關金融機構應當予以協助,并提供證明材料,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負有保密義務。
三、增加了封存資料、資產程序和期限的規定。
新條例三十二條規定,審計機關依照、審計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封存被審計單位有關資料和違反國家規定取得的資產的,應當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計機關負責人簽發的封存通知書,并在依法收集與審計事項相關的證明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措施后解除封存。封存的期限為7日以內。對封存的資料、資產,審計機關可以指定被審計單位負責保管,被審計單位不得損毀或者擅自轉移。
四、明確了審計機關可不事先通知而直接審計的規定。
為保障被審計單位的合法權益,審計法規定,審計機關在實施審計3日前通知被審計單位,但“遇有特殊情況”可不事先通知。新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特殊情況”僅限于辦理緊急事項、被審計單位涉嫌嚴重違法違規以及其他特殊情況。
其次,新條例加大了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罰力度。
新條例第四十七條規定,被審計單位違反審計法和本條例的規定,拒絕、拖延提供與審計事項有關的資料,或者提供的資料不真實、不完整,或者拒絕、阻礙檢查的,由審計機關責令改正,可以通報批評,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對被審計單位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審計機關認為應當給予處分的,向有關主管機關、單位提出給予處分的建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再就是新的條例加大了審計范圍、細化了相關審計內容。
一、為了國有資金的安全,新條例明確規定,政府投資超過50%,或者沒有超過50%,但政府擁有實際控制權的項目也要進行審計(新條例第十九條、第二十條)。
二、增加了專項審計的內容。
在新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中,增加了對一些特定事項,向有關地方、部門、單位進行專項審計調查內容。
三、增加了對社會審計機構(即會計師事務所)核查的具體范圍。
新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審計機關進行審計或者專項審計調查時,有權對社會審計機構出具的相關審計報告進行核查。審計機關核查社會審計機構出真的相關審計報告時,發現社會審計機構存在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執業準則等情況的,應當移送有關主管機關依法追究責任。
(作者單位:九江市廬山區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