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闡述了傳統審計業務的各種審計需求,然后,從稅務服務、管理咨詢、資產評估以及會計服務等市場領域論述了非審計服務市場的競爭。最后,深刻地論述了非審計服務領域的競爭所帶來的問題。
關鍵詞:審計需求;審計市場;審計服務市場
中圖分類號:F23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3-0083-02
一、傳統審計業務的競爭
傳統的審計業務主要是指會計報表審計服務。長期以來,財務報表審計服務一直是注冊會計師的主要業務,但在這一成熟的審計服務市場中,注冊會計師之間的競爭也最為激烈。(1)從需求方的情況來看,審計產品的最終需求有以下幾個方面:以股東為主的投資者的需求、以銀行為主的債權人的需求和以稅收為主的政府職能部門的需求。這幾方面的需求需要通過上市公司或其他相關企業對審計產品的直接需求來滿足。(2)下面逐一作一分析。
1.企業股東或投資者的審計需求。社會審計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對于資源所有者而言,隨著自身擁有資源的擴大,當其擁有的資源擴大到不能親自經營管理時, 就已委托代理的方式將其擁有的資源委托給別人經營,于是就形成了委托受托的代理關系。經理人是資源的經營者,他們受托運用所有者的資源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擁有經營決策權,并依據委托受托契約條款取得相應的報酬。委托受托關系的正常維系,取決于受托方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因此,在委托受托關系中,為了考察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無論是委托方,還是受托方,都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反映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在委托受托關系中,由于存在利益的非均衡性和信息非對稱性以及記錄和反映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的會計受聘于經理人等原因,使得經理人有著自然的控制權,他可以通過對會計信息系統進行控制與操縱,使會計信息脫離真實的經營成果而偏向其自身利益。這就意味著經理人在向委托人提供反映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的信息時,在會計核算過程中可能存在著違反委托人與經理人事先約定的會計規則的行為。而委托人在利用經理人提供的會計信息評價經理人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時,就要通過一定的方式來降低會計信息中所存在的風險,以便正確評價經理人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由于會計信息的專業性較強,企業股東或投資人直接進行審計的成本過高,于是審計人員接受資源所有者的授權或委托,對經理人提供的會計信息進行審計,亦即揭露會計信息中的錯誤和弊端,降低或消除信息風險,以便于資源所有者利用經審定后的會計信息正確評價經理人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
2.債權人的審計需求。為滿足企業經營的需要,向銀行或其他債務人籌集資金,成為企業主要的資金來源渠道之一。債權人將資金讓渡給企業使用,為確保資金的安全性,需要企業提供反映其償債能力的會計信息,根據企業的償債能力進行相應的貸款決策,確定是否發放貸款、貸款的規模、期限與利率等。而企業為了以優惠的條件取得貸款,在向銀行提供這些信息時,存在有意粉飾會計信息的動機。銀行為了確保貸款決策的準確性,需要通過審計揭露企業會計信息中存在的錯誤和弊端,以降低或消除信息風險。
3.經營管理者的審計需求。經營管理者作為委托受托關系中的受托方多數充當的是被審計的對象。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雖然經營管理者在審計關系中處于被動地位,然而,在確定受托責任的履行過程中,為了證明自身履行責任的情況,取信于委托方,經營管理者亦存在主動需求審計的愿望。這使其對審計的需求是希望通過審計確信反映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的會計信息遵守了與委托方之間的既定會計計量規范,不存在錯誤和弊端。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為了滿足企業擴大經營規模的需要,從證劵市場上直接融資成為企業的重要方式。在這一時期,企業的股權結構表現為所有者的人數激增,股權變得高度分散,單一所有者已無能力對企業的經濟管理實施監控,所有者只是通過委托契約關系對企業的財產保持最終的控制權,最為關心的是其股票的買賣,因此而成為純粹的投資者。這樣,所有者們失去了形式上乃至實質上對企業經濟活動的控制權,經營過程中的實際控制權逐漸落入企業經理人手中。在經理人掌握企業經營管理的控制權以后,經理們所關心的就是如何將社會上閑散的資金更多地吸引到自己所經營的企業中。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經理人必須表明自身的經營能力和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對此,需要向投資者公布企業的會計信息,以便于投資者作出投資決策。為了消除理性投資者的信息風險,降低吸收資金的成本,經理人也就產生了對審計的需求。經營管理的需求,表現為被審計企業對審計的需求。對于經營穩健,財務狀況健康,效益良好的企業來說,經過較高聲譽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其會計表可信度會提高,也會給市場某種暗示,證明其會計報表會計信息的質量是可靠的,從而可以提高企業自身的價值(對上市公司來說,即使有利于提高公司的股價)。而對于經營和財務狀況不佳的企業來說,則有可能有與會計師串謀已達到粉飾會計報表的目的。
4.政府的審計需求。政府對審計的需求表現為兩個方面。其一,政府以所有者的身份對審計的需求,該方面的分析見所有者的審計需求分析;其二,政府作為社會管理者的身份對審計的需求。經濟的繁榮是國家財富最有效和最豐富的來源,而經濟繁榮的前提是保持一個良好的經濟秩序。為保持經濟秩序的有序運行,政府依據其強制力量介入市場經濟,通過法律形式強制規定發行有價證券的企業必須向政府的有關部門進行證券發行登記,并報送經注冊會計師驗證的財務報表。這種強制性財務報表審計,客觀上使得注冊會計師已不再是對企業的某個具體投資者負責,而是面向了全社會。而政府為了保證相應的審計質量,會規定某些審計必須由特定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例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為了規范中央企業年度財務決算審計工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將委托專業的會計師事務所對中央政府直屬企業的年度財務決算進行審計。那些具有資質條件的會計師事務所及注冊會計師,將對中央企業編制的年度財務決算報告及經濟活動進行審查并發表獨立審計意見。這說明政府對高質量的審計服務具有一定的需求。
5.國有企業改制上市的需求。2003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的《關于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工作的意見》規定,“國有企業改制,必須由直接持有該國有產權的單位決定聘請具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財務審計。凡改制為非國有的企業,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企業法定代表人進行離任審計。改制企業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向會計師事務所或政府審計部門提供有關財務會計資料和文件,不得妨礙其辦理業務。”國有企業審計是2004年會計師事務所新的業務增長點。始于2003年9月的國有企業清產核資行動,以及2004年開始的國資委將統一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下屬中央企業進行審計的業務,必然加大國有企業對審計業務的需求。
6.民營企業上市的需求。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化,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具備了上市的市場經濟環境,深圳創業板的開始運行,客觀上為這些民營企業的上市創造了條件。在證券市場核準制的運行模式下,承銷券商為了使證券發行成功,并得到較多的承銷費用,以及擬上市企業為了提高發行價格,一般需求有較高聲譽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這使民營企業對較高知名度的會計師事務所的需求會不斷增加。
二、非審計服務領域的競爭
非審計服務市場主要包括稅務服務、管理咨詢、資產評估以及會計服務等市場領域。
1.管理咨詢。管理咨詢服務是注冊會計師與非注冊會計師激烈競爭的一個領域。 從20世紀50年代起,注冊會計師的管理咨詢服務收入開始增長,并保持了強勁增長勢頭。管理咨詢將成為大中型增值服務機構爭創品牌勢在必得的戰略性資源。管理咨詢的重心將由會計制度設計與會計代理、財務計劃與經營計劃、投資咨詢等傳統業務向企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產權重組與債務重整、政府宏觀感政策的制定與修改以及大型企業或政府機構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等方面轉移。傳統業務,將給中小注冊會計師組織帶來機遇——它們將以掌握會計信息等不對稱信息的便利條件以及通過后續教育更新知識與提高技能,擁有對其他咨詢機構改革的競爭優勢;后者,則仍將是大型國際會計公司角逐的場所。目前,許多國際知名會計公司的管理咨詢收入已超過總收入的50%。
2.稅務咨詢與代理。盡管世界各國和地區從事稅務代理的專業機構多種多樣,但注冊會計師始終在該領域的競爭中處于優勢,占據稅務咨詢與代理市場的較大份額。一般稅務咨詢與代理將為中小注冊會計師組織(含個體執業者)提供可觀的收入來源,尤其在稅收征管由無序走向有序的國家和地區更是這樣。稅務咨詢與代理在會計公司業務中的收入比重將上升;為大中型企業(尤其是跨國公司及其辦事處)提供稅務計劃與顧問,以及通過計算網絡向眾多客戶提供規范化稅務代理服務,將成為大中型會計公司稅務服務的主要內容。
3.資產評估。在相關增值服務行業中,資產評估是在執業資格認定與后續教育以及技術規范和職業道德等方面實行全方位管理且發育相對成熟的行業,與注冊會計師的其他業務有較好的兼容性與互補性。 隨著環境的變遷與競爭的加劇,注冊會計師行業與非注冊會計師行業(評估行業)將在資產評估和一般管理咨詢(尤其是企業購并)等領域展開激烈的角逐,會計公司與評估公司之間的聯合與兼并將愈演愈烈。
4.會計服務。會計服務市場是小型事務所的主要業務,包括代理記賬、編制會計報表、處理工資等。
參考文獻:
[1]余玉苗.中國上市公司2000審計市場結構的初步分析[J].經濟評論,2001,(3).
[2]李若山.注冊會計師法律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7:2.
[3]郝玉貴.審計市場管理機制研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