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下稱《廉政準則)就如何保障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提出了“八個明確禁止”。審計機關黨員干部在抓好自身《廉政準則》的貫徹落實的同時,要充分發揮審計的職能特點,充分發揮審計監督在權利監管中的作用,促進領導干部廉潔從政。
充分發揮審計監督在發現腐敗中的作用。經濟領域中的活動一般都要通過資金往來和賬目反映出來,因此審計機關在審計過程中,要認真對照廉政準則的要求,通過專業技術方法,發現和揭露被審計單位在貫徹執行國家財政經濟政策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深刻查找發生這些問題的主、客觀原因,從而發現和揭露貪污受賄、偷稅漏稅、造假賬和化公為私,以及損失浪費等經濟犯罪行為,及時發現腐敗案件的線索和信息。
充分發揮審計監督在預防腐敗中的作用。根據經濟運行的規律和特點,審計機關在履行審計監督職能時,一要加大對經費決策權的審計。要從決策環節著眼,對財政資金分配、部門預算安排、政府采購計劃和重大投資項目從調研、立項、論證、征求意見,到集體決策,每個環節的順序、權限、內容、標準都要摸清審透,將監督關口前移,促進實施“陽光決策”。二要加大對經費管理權的審計。通過資金管理情況的審計,把資金運行的各個環節搞清摸透,消除資金管理上的安全隱患。三要加大對經費使用情況的審計。把預算、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審計結合起來,重點揭露和糾正預算管理不規范、資金使用效益不高、損失浪費等問題。
充分發揮審計監督在查處腐敗中的作用。審計機關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首要責任是發現和揭露問題,對發現的腐敗嫌疑和追蹤查實的腐敗行為,則要區別不同情況進行處理。對于審計機關處理權限內的腐敗行為,依據法律規定,直接下達審計決定進行通報批評、罰款、沒收非法所得等處理;特別是對重點領域、重點部門和單位、重點項目和資金進行重點審計,發現問題,在審計職權范圍內進行嚴肅處理,以達到“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威懾目的;對于審計機關處理權限之外的腐敗行為,則依照法律規定,移送監察或者司法機關處理并視情況繼續參與查證。
充分發揮審計監督在權力監管中的作用。從根本上說,腐敗是公共權力運作中的一種特殊現象,其本質是拿權力或者原則作交易,侵吞國家和集體財富。因此審計機關要緊緊抓住廉政準則實施的有利契機,加強對政府部門和領導干部權力的監督。要通過對領導干部決策行為、管理行為和履行經濟責任行為的審計,發現和指出領導干部在履行經濟決策權、經濟管理權、經濟政策執行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通過對領導干部“三權”的行使和執行廉政規定情況的審計,評價其經濟決策能力、經濟管理能力、執行經濟政策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促進領導干部“陽光行政”、“廉潔行政”。
(作者單位:宜春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