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投資的建設項目在逐漸增多、建設規模增大,各級政府對審計機關開展建設項目審計的要求越來越高,跟蹤審計隨之被應用到建設項目審計之中,特別是重大的建設項目,規模大、工期長,開展跟蹤審計尤為重要。然而,開展建設項目跟蹤審計涉及內容多、范圍廣,對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的要求高。如何開展并搞好建設項目跟蹤審計是擺在審計人面前的一個新課題。下面我就基層審計機關如何開展建設項目跟蹤審計、提高審計效率和審計質量談一點個人粗淺的看法。
一、目前基層審計機關開展建設項目審計的現狀
目前基層審計機關開展建設項目審計主要是通過審計機關自身力量和委托社會工程造價咨詢機構審計來完成,以開展竣工決算審計為主,通過建設項目竣工決算審計,在建設單位節約資金和提高項目投資效益方面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但這種事后審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為是竣工后進行的,項目已完工成為事實無法更改,審計人員只能依據竣工資料和項目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書面簽證記錄來審核,即使某些方面不合理,也無法通過合理化建設來為建設單位節約資金;更應值得注意的是項目施工過程中往往會發生簽證不實的現象,甚至還會發生虛假簽證問題,特別是隱蔽工程部分的虛假簽證,事后審計很難查實使得審計作用受到限制。
跟蹤審計彌補了事后審計的不足,同時在規范建設程序、加強建設管理、節約建設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以及反腐倡廉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受到政府和建設單位的歡迎。但是,我們通過調查發現,建設項目跟蹤審計起步較晚,沒有統一的操作規范,在實施審計時,各地審計機關所采取的審計方法和選擇的審計重點不一,開展建設項目跟蹤審計存在重點不突出,甚至還存在被動應付等現象,審計效率和審計質量得不到保障。如何恰當確定審計重點、確定審計的切入點,合理分配審計力量,成為建設項目跟蹤審計急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二、開展建設項目跟蹤審計的建議
跟蹤審計作為審計機關加大建設項目審計監督力度、探索投資績效審計的一種有效方法,已在基層審計機關逐步展開。因為受審計力量的限制基層審計機關在開展建設項目跟蹤審計時,應選擇屬本地區的重大投資項目作為跟蹤審計的對象,縣級一般在2 000萬元以上、地級一般在5 000萬元以上,并列入年初審計計劃之內。重大建設項目有投資大、周期長、涉及領域廣、可變因素多等特點,如何把握審計介入時機和審計重點則是跟蹤審計的關鍵。
(一)科學合理地選擇審計介入的時機。
建設項目跟蹤審計是對建設項目全過程進行監督審計,即對建設項目從開始策劃到項目竣工交付使用各階段實施情況進行審計,包括對建設項目的前期準備階段、建設項目實施階段和竣工交付階段進行審計,并對投資效益進行評價。審計介入時機大至也可以分為三個時機:一是前期準備工作結束,開工前進入審計。主要審查建設程序、建設資金籌集、征地拆遷等前期工作的真實性、合理性和合法性;審查項目概算的真實性和合理性以及概算的批復情況;審查招標投標程序及其結果的合法性以及工程承包、發包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審查經濟合同的訂立、合同條款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審查與建設項目有關的收費、稅費計繳及其他財務收支事項的真實性、合法性。二是對建設項目實施階段進行審計。主要審查經濟合同的履行、變更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審查概算執行、概算調整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審查建設項目財務收支事項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審查建設成本的真實性和合法性。三是建設項目完工后進行竣工決算審計。主要審查經濟合同的履行、變更、終止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審查建設項目竣工決算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審查建設項目交付使用資產的真實性和合法性。
(二)把握跟蹤審計的審計重點。
在審計實踐中,有不少審計人員認為對建設項目進行跟蹤審計,就是對建設項目施工全過程進行監督,就是審計人員要頻繁介入建設施工現場。這種做法審計重點不突出,工作量大,不僅造成了審計資源的浪費,也會影響施工管理部門作用的發揮,滯礙工程。科學合理地選擇審計重點內容,就是要選擇對工程質量、投資、進度影響較大且事后不能審計或審計難度較大的內容,作為審計跟蹤點,規定為必須審計的內容。其它工程內容及管理活動,有關單位和部門可按正常施工程序進行,審計機關則根據審計計劃、審計方案的要求進行審計。
開展建設項目跟蹤審計要把握如下審計重點:(1)要合理制定跟蹤審計計劃,實行計劃控制,合理安排審計時間和審計力量,充分利用審計資源。(2)加強對建設項目的概算(或預算)進行審計,最大限度地節約建設資金。(3)加強對招投標活動和簽訂施工合同的監督,為規范建筑市場行為、完善管理體制,從源頭上防止腐敗行為發生。(4)對施工過程進行監控,加強對隱蔽工程、設計變更、現場簽證的合理性、真實性進行審查,防止虛增工程量、亂簽證、簽假證等問題發生。特別要注意審查工程量增加部分簽證單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對隱蔽工程及變更增加較大的簽證事項審計人員至少要做到三個到場:一是隱蔽工程完工,在掩埋回填土之前到達施工現場并取證;二是變更較大的項目完工驗收時到達施工現場并取證;三是主體工程完工做內外粉刷前到達施工現場并取證。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地防止虛假簽證,減少決算審計的工作量,減低審計風險。(5)做好竣工決算審計。竣工決算審計是建設項目的終結審計,既包括竣工財務決算審計,又包括工程造價審計。審計人員對竣工決算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進行審計,特別要注意審查工程量變更增加和變更減少部分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審查建設項目財務收支事項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這樣有利于確定建設項目的真實造價,確定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三)開展建設項目跟蹤審計應注意的問題
1.開展建設項目跟蹤審計是指對重大突發性項目(如災后重建項目)和重大投資項目進行跟蹤審計;因受審計力量的限制,對中小投資項目一般不實行跟蹤審計。因此不可面面俱到、不分投資規模的大小都實行跟蹤審計,如果是這樣,只能是事倍功半,浪費審計資源,增加審計風險。
2.對重大建設項目實行跟蹤審計,應注意防范審計風險,在審計重點的把握上要詳盡考慮。一是審計不能參與建設過程中的項目管理,頻繁地介入建設現場,這樣很容易使審計人員偏離正確的審計方向而介入項目管理,加大審計風險。二是審計機關力量難以滿足對施工階段全過程跟蹤審計的要求。對建設項目施工階段全過程進行跟蹤審計,涉及項目建設的方方面面,需要充足的審計力量,而基層審計機關審計力量十分有限,面對長期的審計過程,審計目標無法達到、審計質量無法保證,只有合理配置審計資源,合理安排審計介入時機,提升審計效率,才能降低審計風險,實現審計目的。
3.建設項目跟蹤審計是對建設項目全過程進行監督,與對建設項目施工階段全過程進行跟蹤審計概念不同。對建設項目全過程進行監督,是指對建設項目從開始籌建到竣工交付使用所涉及的全部內容進行審計監督,審計人員可以合理地選擇審計介入時間和地點和審計重點進行跟蹤審計;而對建設項目施工階段全過程進行跟蹤審計,是指隨著工程進展情況審計人員頻繁介入建設現場進行審計,時間長,工作量大。二者要區分清楚,不能混為一談。
開展建設項目跟蹤審計,是建設項目審計模式的重大創新,審計過程中,要貫徹“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方針,突出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下建設項目跟蹤審計的重點,通過科學合理地選擇審計介入的時機及科學合理地選擇審計重點內容,把握建設過程中的關鍵點,才有利于促進建設項目審計質量的提高和建設項目跟蹤審計的發展。(作者單位:瑞昌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