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二重性
把握大宗商品的二重性,在全球一體化的金融市場中和其他的資產種類一起綜合考察,將是投資者在大宗商品領域需要重點把握的兩個趨勢。
宗商品包括很多細分的小類:包括農產品(穀物,生豬,大豆棉花等),工業基礎金屬,能源,以及稀有貴金屬。在這些分類中,有的種類比如農產品,在人類社會活動的歷史上出現的非常之早。但是,進入21世紀之后,大宗商品這個資產種類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對全球進入市場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對投資者而言,有必要把握下列幾個大宗商品投資在未來的趨勢:
趨勢一:大宗商品所具有的「兩面性」,兼具自身的物理特性和在金融市場交易的投資屬性,在未來會變的日趨復雜。
傳統意義上,大宗商品的價值,取決於其自身的物理特性, 因其具有實際用途,故而擁有交易價值。從這個邏輯不難看出,從物理屬性的層面來看,大宗商品的價值是可以由實體經濟層面的供給和需求因素來決定。然而,在虛擬經濟層面,作為一個大量資金追逐的投資資產種類,大宗商品的價格卻是被市場情緒和虛擬經濟層面的因素來共同左右。隨著金融市場發展的不斷深化,和全球金融監管局面的不斷變革,大宗商品所具有這種「兩面性」將變得更加顯著。
在兩個因素不斷博弈,變化的過程中,大宗商品的價格也變得更加難以為過去已有的模型和經驗所預測。對投資者而言,在大宗商品領域的投資行為,無疑要抓住其兩面性這個「綱」才能做到綱舉目張,事半功倍。
隨著各國政府出於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的政策后遺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寬松性的貨幣政策必將被各個主要經濟體維持不變。在實體經濟萎靡不振,而流動性泛濫的背景下,大宗商品的二重屬性之中的投資屬性,將會占據上風。這種情況將會維持直到下一輪全球實體經濟的復蘇開始,大宗商品的物理屬性將會隨著實體經濟的強化,逐漸的得到凸顯。
趨勢二,大宗商品與其他資產種類相關性的變化趨勢。
隨著經濟發展的深入和現代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各個金融市場的子市場呈現出不斷增強的相關性趨勢。經驗證據顯示,越是在危機時候,各個資產種類之間越是展示出高度的趨同性。因此,在投資者做出大宗商品相關的投資決策之時,不僅要考慮大宗商品內部各個子種類的相關性,更要仔細考查大宗商品與其他資產種類的相關性。比如,匯率因素,就是投資者做出決策不可避免要參照的一個重要指標。不僅僅是因為大宗商品是要被貨幣表示計價帶來的比價效應,更多的是因為匯率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市場投資者針對金融市場變化的普遍預期。比如前一階段,歐元匯率成了市場恐慌程度的晴雨表,而美元指數最近又成為市場對美國實體經濟復蘇的一個溫度計。
綜上,把握大宗商品的二重性,在全球一體化的金融市場中和其他的資產種類一起綜合考察,將是投資者在大宗商品領域需要重點把握的兩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