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全世界都認為,世界經濟失衡的主要原因是美國造成的,中國對美國大量貿易順差是美國人為政策導致的,但是,美國就是美國,凡事顛倒是非、強詞奪理、推卸責任。
最近,在國會中期選舉來臨,在振興經濟乏力,在美國國內一片指責發動伊拉克戰爭和反恐「失據」并不斷增加美國本土安全危機的情況下,美國府院異口同聲再次問罪人民幣匯率,甚至連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9月20日)都親自出馬表達對「人民幣升值不夠」的不滿。。
早在3月24日,美國眾議院實力最強的委員會——籌款委員會就舉行了人民幣匯率政策聽證會。當天的證人是4名知名學者,包括「G2」概念締造者伯格斯登(Fred Bergsten)、中美國(Chimerica)的發明人弗格森(Niall Ferguson)、美國企業研究所貿易專家列維(Philip Levy)和經濟戰略所所長普魯斯托維茲(Clyde V. Prestowitz)。這是2007年以來美國國會再次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召開聽證。儘管經濟學家伯格斯登把中國認定為匯率操縱國,但這樣的指控并沒能獲得絕大多數美國學者和議員認同。
9月13日,美國國會93名眾議員聯名簽署信函,敦促民主黨人採取行動,針對中國匯率政策採取強硬立場。力圖為隨之而來的聽證會「創造促壓人民幣升值的良好環境」,并爭取民主黨議員支持眾院通過針對人民幣的法案。
9月15日和16日兩天,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將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召開聽證會。在議員們大談人民幣幣值被「長期低估」對美國貿易逆差、就業等的「負面影響」后。美國財政部部長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在就中國貨幣政策和美中經濟關系作證時表達了對人民幣匯率問題的關切,他指出,人民幣升值速度過於緩慢,升值幅度十分有限。他強調將通過雙邊和多邊管道敦促中國政府允許人民幣迅速、有意義和持續地升值。
有人說,蓋納特是在議員們的壓力下進行的表態,其實,早在9月10日他在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就對人民幣匯率政策表達「當然不滿意」觀點。在蓋納特看來,是因為「中國刻意低估人民幣匯率加重全球貿易失衡,并造成美國高額貿易逆差以及美國大量失業」。
美國對人民幣匯率「倒果為因」
明眼人不難明白,美國對人民幣匯率「倒果為因」表達意見并非第一次,除了因應美國本土政治需要「拿人民幣匯率說事」之外,更主要的,是美國一直對無法操縱中國經濟局面、無法對中國經濟政策發號施令感到擔心。作為全球第一霸主的美國,無論是經濟強盛的日本還是雄心勃勃的歐元,都接連被美國「廢除武攻」,一旦人民幣匯率失去美國掌控,不能按照美國意志「波動」,美國將很難撼動東盟一體化之后逐漸穩固的人民幣地位。基於美元國際地位考量,基於美國國家利益考量,撬動人民幣匯率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攪亂中國經濟戰略佈局」手段。因為,一旦東盟經濟一體化后人民幣地位加強,美元受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更遑論人民幣未來成為東盟貿易間結算貨幣或者演變成亞元后對美元的挑戰了。
由此觀之,美國不但會繼續對人民幣匯率施壓,也會接連不斷地對東盟經濟一體化「使陰招」,只要中國大陸能見招拆招,中國經濟發展和人民幣匯率就不會受美國擺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