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M馬,揮L鞭,跨V谷,放開O口唱春色
過H橋,走S路,攀A峰,登上T臺觀曙光
這是當代聯家楊世光為高原牧場撰寫的一副獨具韻味的對聯。聯中別具一格地鑲嵌了八個大寫的漢語拼音字母(當然,也可視為外文字母),其字形惟妙惟肖地摹繪出聯文所表述的意思,讓人如見似睹。你看,人騎在馬背上,馬不正是“M”形的嗎?“L”多像騎士手中的馬鞭啊!山谷不正是“V”形的嗎?唱歌時張大口多么像個“O”字,“H”不正像一座大橋嗎?“S”又多么像彎曲的道路啊,“A”簡直是座山峰的簡筆畫,“T”這種形狀的舞臺大家已見多了!這樣巧用字形摹繪事物,惟妙惟肖,令人耳目一新!在寫作中,如果巧妙運用這種字形摹繪手法,定會為文章增色不少。
摹繪人物:以形傳神,惟妙惟肖。
例一:一到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魯迅《阿長與〈山海經〉》)
長媽媽手腳向外伸開、仰面躺著的睡姿,通過“大”的字形被逼肖逼真地摹繪了出來,讓人仿佛目睹其狀,眼前呈現出長媽媽“大”字形的身邊躺著被擠在一旁的童年魯迅的情景。
例二:小男孩一定很急,連鞋都不穿,光著腳丫跑得噼里啪啦的。(高風《金黃的斗笠》)
“丫”的字形如畫似圖地摹繪出了小男孩腳趾的形狀,看了字形你心領神會,小男孩光腳丫在雨中噼里啪啦地跑的情景,便歷歷在目地展現在你的眼前了。
描摹動物:栩栩如生,引發想象。
例三:爸爸媽媽并排齊肩,后面是兒子,品字形上升,品字形斜過藍天。(唐敏《心中的鷹》)
雄鷹與雌鷹展翅并肩,攜帶著雛鷹,以頑強的意志在蔚藍的天空中英勇搏擊。“品”字的字形形象如畫地描繪了這一“家”艱難飛行的情景,讓你仿佛目擊它們上下翻飛的狀態。
例四:排成一字橫隊的鶴群以此為信號。一齊掉頭向左轉,變成單列縱隊。(江口渙《鶴群翔空》)
鶴群在空中飛翔由縱隊的一排變成橫隊的一行,恰似“一”字的字形從一橫變成一豎。這里的字形摹繪,令人想象到群鶴飛行中隊形變化的情狀,其景歷歷在目。
摹狀事物:形象似畫,如見其景。
例五: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清]沈復《童趣》)
洋溢著童真童趣的細微的觀察,在這里被描述得饒有趣味,“凸”的字形摹繪出了土礫隆起之狀,“凹”的字形則摹繪出了土礫洼陷之態,逼肖逼真,讓你如睹其景。
像這樣巧用文字的形狀來摹繪所要描述對象的例子,我們時時處處都會見到。比如,T型臺、金字塔、八字步、國字臉、十字架、丁字街、米字格、井字形、“工”字鋼軌、人字形、S形、V型管、回字形……簡而言之,在寫作時恰到好處地運用字形摹繪表情達意,能激發讀者的聯想與想象,將作者之意表達得更加淋漓盡致,從而收到言簡意豐而又形象生動的藝術效果。字形摹繪可謂語言藝術大花園中的一朵別具韻味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