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點擊】
啟功(1912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字元白,中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國學大師、書畫家、文物鑒定家、詩人。滿族,姓愛新覺羅,是清世宗的第五子。他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九三”學社顧問、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佛教協會、國家博物館顧問,西泠印社社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研究生導師。啟功先生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早已桃李滿天下;作為一名學者,其著述等身;作為一名藝術家,他的書畫作品也被世人視為珍寶。啟功在書法、繪畫、詩詞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有詩、書、畫“三絕”之稱。他還為我國的文物鑒定、保護工作作出了巨大貢獻,由此贏得“國寶”之譽。
本報刊名“作文周刊”為啟功先生所題。
【經典素材一】
啟功是一代書法大師,但鮮為人知的是,出道之初,啟功為人稱道的是畫而非書法。有一次,他的表舅請他作畫,卻事先再三叮囑:畫好后,千萬別在上面題字,表舅要另找人寫。這件“羞辱”的事對啟功的刺激異常強烈,他決定好好練字,從此將羞辱當做動力。
啟功開始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苦練用筆,一筆一筆地琢磨,臨帖臨得分毫不差。通過大量地臨摹名家書法作品,啟功慢慢地悟到了寫字的規律。在此基礎上,啟功獨創了“五三五”不等分結構字體,很快,其書法成就得到了中外各界的充分肯定,被譽為中國自元代趙孟■之后的又一大書法家。和詩、畫作品一樣,啟功的許多書法作品也經常被當做國家級禮品贈送給外國領導人。
分析點撥:不論對誰來說,人生歷程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在成長的歲月里,總會遭遇到種種挫折甚至羞辱。那些羞辱,如同巨石一般橫亙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弱者只會匍匐在巨石下,一步不動;而強者,卻會將巨石推倒在地,為自己鋪就一層向上的臺階。啟功把羞辱當做前進的動力,他就是強者的杰出代表。
適用話題:視羞辱(或挫折)為動力、做生活的強者。
【經典素材二】
啟動不以皇室身份自居。一些愛新覺羅氏喜歡夸耀自己的姓,但啟功不喜歡,他覺得這么做“沒勁”。有人給他寫信用“愛新覺羅·啟功收”的字樣,啟功便標明“查無此人,請退回”。他生前曾說:“你查查我的身份證、戶口本,以及所有正式的檔案材料,從來沒有愛新覺羅·啟功這個人,只有啟功這個人。”
分析點撥:身為皇室后裔,啟功卻從不以血統自炫,堅決放棄愛新覺羅帝王家姓,而以平民自居,并宣言“本人姓啟名功字元白,不吃祖宗飯,不當八旗子弟,靠自己的本領謀生”,充分顯示了啟功先生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的性格。
適用話題:自立自強、獨立。
【經典素材三】
啟功有“二不怕”與“三怕”。“二不怕”,即一不怕病二不怕死。“三怕”,第一怕是“怕過生日”,第二怕是怕沾上“皇家祖蔭”,第三怕是怕給自己介紹老伴。
分析點撥:“二不怕”表現了啟功順其自然的心態和對生命的深深體悟與對生死的坦然;“三怕”則表現了啟功的正直善良和仁愛之心。
適用話題:順其自然、善良之心、仁愛之心。
【經典素材四】
啟功總是以平和的心態來面對贊譽。在他被任命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后,有人祝賀說,這是“部級”呢。啟功則利用諧音風趣地說:“不急,我不急,真不急!”更為幽默風趣的是,啟功外出講學時,聽到會議主持人常說的“現在請啟老作指示”,他接下去的話便是:“指示不敢當。本人是滿族,祖先活動在東北,屬少數民族,歷史上通稱‘胡人’。因此在下所講,全是不折不扣的‘胡言’……”
啟功的學生總愛稱他為“博導”,啟功言:“我是‘撥倒’,一撥就倒,一駁就倒。”
分析點撥:盡管啟功先生有許多頭銜,而且名副其實,但他始終保持謙遜的態度,平等待人,與人為善,和藹可親。啟功在其許多書畫作品的題款中也常常以學生自謙。
適用話題:謙遜、面對贊譽、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