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個多月,新世紀的頭十年就將成為過去。
再過一個多月,新世紀的頭十年就將成為過去。這十年,華語電影所取得前未有的發展,尤其是國內電影票房,以平均每年達雙位數增長。與此同時,也涌現出以下十位重要的電影推手——
江志強,香港安樂電影公司、百老匯院線老板。2001年,作為《臥虎藏龍》的最主要幕后推手令中國傳統武俠片走上奧斯卡頒獎臺。有了該片經驗,他次年即策劃推動了《英雄》的出現。而中國也因《英雄》而掀起所謂的“大片”潮。
作為第一個走上奧斯卡并憑《臥虎藏龍》而勇奪四個小金人,李安對中國傳統類型電影在世界范圍內的推廣,起了重要作用——《臥虎藏龍》創下了在美國非英語電影最高票房紀錄。盡管后來的《色·戒》曾惹來爭議,但李安畢竟是第一個讀懂了張愛玲的中文電影導演。
雖然有人曾經指張藝謀 “不務正業”地去搞什么“印象XX”、開幕式之類,但作為第五代影人成功轉型的第一人,他對中國大陸電影市場推動作用,不容置疑。而自《英雄》以后,市場也證明了他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即便最近的《山楂樹之戀》,也以超過1.5億元的票房創下同類影片的最高票房紀錄。同時,他別具慧眼挑選的演員,也大多成為電影界的挑大梁者。
麥兆輝,對很多人來說,這似乎是一個較陌生的名字,但提到《無間道》三部曲、《傷城》和《竊聽風云》,便無人不知了。他是華語電影導演中少見的電影編劇——雖然他所編寫的劇本都是警匪類型片,其作品對陷入低谷的香港電影起到過標桿式作用。
葉偉信,兩部《葉問》重新掀起功夫片熱潮,更令南派功夫的詠春拳廣為人知。這無疑對中國文化起了重要推動作用。這位低調的導演,正默默地在這方面作出他的貢獻。
甄子丹,作為出道已久的他,直至《葉問》才真正走紅,并有機會成為繼李小龍、成龍和李連杰之后中國傳統動作片明星接班人。事實上,他早就在《殺破狼》等影片中已表現了他的實力,其塑造的“葉師父”當然是這十年華語片最重要形象之一。
湯唯,新世紀華語電影的最大發現之一。除了在《色·戒》中的出色表演,其后來在《月滿軒尼斯》的清淡、質樸形象也令人叫絕——華語電影中已經好久未曾出現過這樣的奇葩了。
黃渤,在“瘋狂”的《石頭》和《賽車》中嶄露頭角,然后在多部影片中演繹不同的角色,他表現了一個演員而不是明星的風范。在《斗牛》中的“獨腳戲”征服了對他完全陌生的第41屆臺灣金馬將評委而奪得影帝。對這位從生活中打滾出來的演員,這確實是一次很好的肯定。“
周迅,17歲的她就開始在這個圈子里磨練,至到現在,她終修練出了值得驕傲的成就。新世紀她共參與拍攝了18影部片,她不是屬于“發現”一類,而是個“勞模”——踏踏實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奠定她今日一線女明星的地位。
馮小剛——不選他是會被罵的。無疑,他在這個新世紀的頭十年成了華語電影“票房之王”并成功地成為“植入廣告”高手。僅此就可以看出,其聰明財智,委實一流。更何況他拍攝的影片,已經占據這十年華語電影票房的若干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