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的互聯網大會上,視頻業網站齊刷刷亮相,從大會指定微視頻門戶網站第一視頻到高清視頻合作網站奇藝,重要網站幾乎無一缺席,更有近日上市的樂視網和酷6網在現場搭起專訪間,火藥味十足。而各視頻網站CEO的悉數亮相,也折射出視頻業急于宣傳以獲取風投的焦慮情緒。視頻業首家上市公司酷6在8月底公布的財報顯示,其在今年第二季度的虧損高達1180萬美元。從年初就高燒不退的視頻業,如同正在轉冷的天氣,從日益白熱化的競爭中感到了一絲涼意。
4年前,谷歌以16.5億美元的天價收購YouTube,讓國內創業者看到了視頻業無比光輝燦爛的未來,也令投資者聞風而動,將大量資金投入到視頻行業中去。“燒錢”的4年過去了,YouTube模仿者們還是沒能從固有的狹隘盈利模式中走出來。有一個事實卻日益凸顯,草根內容視頻的巨大流量在占用大量帶寬成本的同時根本無法換取相應的廣告投人,這樣的內容并不能獲得廣告主的認可。這也印證了土豆網CEO王微早在2008年底就拋出的“垃圾流量,工業廢水”論。YouTube尚能以強大的谷歌廣告營銷為依托,然而中國的民營視頻網站非但無處招安,還要在各種政策的夾縫中生存,同時迎接“國家隊”CNTV的巨大挑戰。
更為尷尬的是,一方面,草根內容無法換取廣告利潤,而另一方面,圍繞正規節目的版權糾紛則可能讓視頻網站隨時掉入無休止賠償的深淵。一旦歷史遺留問題的“清算”展開,視頻業幾乎可以落人萬劫不復的境地。本來就不大利潤空間的如今被昂貴的版權費進一步壓縮,媒體的輿論壓力和各界對視頻業前途的質疑無異于雪上加霜。
各種中小網站在模仿YouTube的進程中前赴后繼,幾年下來,視頻業的小網站幾乎消亡殆盡。眼下,中國視頻業基本形成了以土豆網、優酷網組成的第一世界和以酷6網為代表的第二世界并存的局面,而伴隨著投入產出比的進一步畸形和行業內惡性競爭的加劇,第二世界的下一輪淘汰和兼并勢在必行。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實上,YouTube早就不能算作一個合適的榜樣了,它所開創的盈利模式也已顯露疲態多時。被谷歌并購后不久,YouTube的流量曲線就開始趨于平穩,失去了繼續增長的動力。版權問題同樣存在于YouTube的身上,并且成為它前行的一大障礙。要想換掉垃圾流量的工業廢水,擺脫侵權困境,版權始終是視頻網站無法繞行的一大難題。所以視頻業最簡單的邏輯就是,誰有錢,誰就能堅持到最后。
同質化的危害有目共睹,一味沿舊路走下去無異于等死。暫時沒有生命危險的土豆網尚且積極求變,融資5000萬美元進軍無線視頻,處在存亡關頭的中小視頻網站更應把獨辟蹊徑做為當務之急,在新環境下尋找屬于自己的生存空間。
視頻業最好的出路就是走向同質化的反方向——差異化。即便投資環境差強人意,走差異化道路的創新者總是更容易獲得風投的青睞。在最緊急的時刻,贏得風投等于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