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廣信,1962年生于河北清河。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山水畫創研室畫家。2005年獲得第五屆中國當代山水畫展優秀獎,同年,獲2005全國中國畫展優秀作品獎;2006年入選當代中國畫名家優秀作品展,入選當代中國畫名家與中國美協首屆創作高研班優秀作品展,同年,入選第三屆中國收藏文化博覽會;2007年,入選“水墨先鋒”全國實力派畫家學術交流展,同年,入選第三屆全國中國畫展;2008年,作品入選“迎奧運、祖國在我心中”當代中國畫實力派名家精品邀請展;2009年,入展當代中國畫60家邀請展;2010年,入選澹然無極——中國書畫名家司法保真學術提名展。出版《錢廣信水墨山水》《當代名家寫意山水畫庫#8226;錢廣信卷》等作品多部。
錢廣信是河北人氏。燕趙古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皆有披肝瀝膽的豪氣,這種燕趙風骨不經意間潛入了廣信的筆墨氣質,使得他的作品頗有藝術張力,剛柔并濟。王國維曾言:“感慨為深,境界始大。”素耽繪事后方明此言不虛。
十多年來,河北畫家錢廣信一直默默無聞地畫畫,他在感悟自然的過程中,努力建立自己的圖式結構、水墨符號體系和自己的山水理念,構畫著心靈深處的“桃花源”,那是一片游移于現實與夢幻之間的風景,是廣信筆下獨特的風景世界。錢廣信的作品以格局和氣象取勝,他對中國繪畫傳統研究頗深,又喜登臨燕地名山,聽山川呼吸,與樹木對話。他將眼中山川收諸一紙,畫面渾厚華滋,氣象萬千,丘壑無窮:他畫出的山水是有生命的,畫中所有的“氣”往一起聚,顯得氣很足,頗有賓虹老風范。這種“氣”能感覺到卻摸不著,但它使一整幅畫的每一筆,每一點融聚在一起,從而靈氣浮動,滋潤溢現,鮮衣怒馬。
再談錢廣信作品的筆墨。廣信的筆墨既有先賢的優點,又有自家面貌。賓虹老認為筆墨是中國畫的生命,他努力把筆墨推向一個極至。我認為筆墨的呈現,是人內心世界的外化,是畫家精神的縮影。而廣信的作品頗多書法用筆,下筆果斷,直率,富于頓挫變化,頗有趙人金戈鐵馬之氣。《清音圖》《氣凈云輕圖》等畫的節奏感很強,剛柔并濟。生澀中嫵媚流露,雄健中有溫婉生發。樸拙中有靈巧顯見,奔放中又有細膩凝結。他畫的樹集用線、用點、用墨于一體,輕松自然,獨成一番氣象。
在錢廣信的作品中,如《慈云系列》《清秋圖》《靜觀云起圖》《暖霞清和圖》等等,那盤旋而上、高低起伏的燕趙山水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執筆落墨之間,可見萬物之情愫。其他如駝梁寫生系列,嶂石巖寫生系列也都頗精彩。來自燕山趙水的感受,只是廣信的心像——再造的心物為一的境界,而非實景的摹仿。唯其如此,才是藝術。所以說廣信的的山水是“心象山水”。
廣信的心象山水畫既保留了南方山水的清靈冷寂,又融入了河北太行山水渾厚、深邃的意境,顯得清雅厚重。在我看來,既有宋畫之嚴謹,又兼元畫之瀟灑。藝術的魅力在于與生命同構的表現形式,有意味的形式不只是普泛的審美感情,而是生命力的召喚與記憶。廣信的畫使人感受到一種力量。
現實主義是通向前衛的橋梁,盡管廣信并不前衛,但他的現實性卻是擺脫傳統筆墨的巢臼自成一體,筆墨中的個體性就是一種前衛,但不是那種實驗的前衛,因為它是從自己的生命中涌現出來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歷史,但不是每個畫家都可能把自己的歷史融入藝術。廣信的太行有一種壓力,使人感到生命的沉重與抗爭。他去除了矯飾的筆墨只留下厚重,簡化了中間層次強化了黑白的對抗,在他的生命記憶中,大山不是可游可居的休閑之地,不是文人眼中的距離產生美感,那是野性的雄渾,貧瘠的壯美,只有在生命中感受過它的沉重的人,才可能畫出這樣的大山,才可能如此大膽地修改筆墨的章程,畫出自己的圖式。
祝愿廣信創作出更精彩的作品。為河北畫壇添光加彩。
(責編: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