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財務問題一直以來是我國農村管理的重點議題。分析當前我國農村財務管理的現狀,找出當前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原因找出解決辦法,可以為我國農村財務管理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財務管理;現狀;問題;解決辦法;農村
中圖分類號:F30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2-0138-02
農村財務問題一直以來是我國農村管理的重點議題。我國居民中有8億多的農村常住人口,占總人口數的63.7%,所以,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到農村經濟的鞏固和發展,也直接關系到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基層農村的落實和“十七大”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的實現。以筆者所在的唐山市遵化市為例,1992年遵化撤縣建市,是唐山市第一個縣級市。從2002年開始,連續五年躋身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行列,并且位次不斷前移,2006年位居第48位。在第三屆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評比中名列第64位。2005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第一批擴權的22個縣(市)之一。2009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92億元,比上年增長13.9%;全部財政收入19.61億元,完成調整后任務的100.0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0.3億元,比上年增長10.8%。2008年、2009年連續入選全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隨著這一系列驕人成績的取得,加強農村財務管理的議題日益突出,。促進農村財務規范化建設和農村經濟發展,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型農村和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對農村財務管理提出一些淺見。
一、農村財務管理的現狀及問題
1.農村財務管理人員普遍業務水平低、不具有專業方面的詳細知識。一方面,由于大部分農民對農村財務管理的相關政策及法規的不了解,導致很多村的村長或村支書直接包攬了會計、出納之職,村里的財政大權直接由他們掌管,村支書和村長隨意支配村里的財產,會計成為了一個不具任何意義的傀儡;而另一方面,部分村會計年齡偏大、文化水平低、業務素質差,因為會計工作繁重且薪水低,年輕有文化的大都出外打工或經商,不愿承擔會計工作,這就導致會計隊伍業務水平難以提高,從而間接加重了鄉經管站審計工作的負擔。據筆者調查,大部分村里的現有會計未能持會計證上崗,這也是造成會計記賬不規范、賬目混亂、漏賬錯賬、不結賬、不記賬等問題的主要原因。會計作為我國最基層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應該具有高中以上的文化水平、較高的工作責任感、熟知會計制度,尤其是要持證上崗,否則就難于適應當前新農村財務管理要求,從而會造成干群關系緊張,影響農村社會穩定,阻礙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2.農村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和審計不到位。由于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了公款私存、白條抵庫、庫存超額及侵占挪用公款等現象屢有發生,對村級財產的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因為農村財務監管制度的漏洞,使得許多村干部可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滋生了許多農村腐敗問題。我國大部分地區為了加強農村財務的管理設立了鄉經管站等等審計部門,并且制定了相關的工作章程。但是大部分的經管站的工作人員并沒有按規章辦事,對于村里的賬目審查只是個形象工程,工作作風官僚化、聽取工作片面化的問題尤其嚴重,對于這些村和經管站來說相關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和農村財務審計制度形同虛設,根本沒有達到我們制定相關制度時所要求達到的期望值。最近江蘇射陽縣村官的巨貪案震驚了全國,村支書通過代發政府征地補償款貪污了270多萬元。分析這個案子,追根溯源還是我國農村財務監管制度的漏洞,所以加強我國農村財務管理制度和農村財務審計制度迫在眉睫。
3.農村財務管理公開化較低。雖然經過這幾年的努力,財務公開已經大范圍地在全國各地展開,但是從目前所得的成績來看財務公開的效果并不理想。首先,在公開化的具體操作過程中,部分村把財務公開只是作為應付上級部門的政績工程而已,而沒有真真正正擺在日程上,普遍存在著為了公開而公開的現象。其次,有時村里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而設立“理財小組”,可是這些小組成員都是村干部的親戚組成,這樣不但起不到監督作用,反而更有利于相關的村干部掩蓋其不合理的財務收支;而且大部分時候財務收支雖然通過了“理財小組”審定并且公開了財務收支情況,但是這些公開的內容并不是村民們最為關心的賬務,對于村民們關心的村內固定資產、土地、補貼等等最為核心的問題或者不公開,公開了也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大多數村民根本就看不懂這些賬目,所以也就無法得知村里財務的最真實情況,從而造成了部分村民的不滿,為社會的安定團結埋下了隱患。最后,村民參與熱情低也是造成公開化水平較低的一個原因,由于很多村民認為即使知道村里的真正財務賬目也不能改變村里財務管理狀況,而對財務公開化的期望和熱情大大打了折扣,這也間接造成了村財務管理人員的僥幸心理,使得公款挪用、村財產的流失、重復報賬等等現象屢見不鮮。財務公開化不是一個政績工程,而是為了真正完善社會主義型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二、農村財務管理存在問題的解決辦法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農村不穩,天下難定。”農村財務管理的好壞,首先是直接關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關系到農村經濟的能否健康發展;其次是影響到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在農村能否正確實施。為此,應從源頭上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治理農村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職業責任感。各鄉鎮要定期開展相關的財務知識培訓教學活動,首先,針對農村財會人員業務水平的良莠不齊,把培訓班分為初級班、中級班和高級班,有針對性地進行培訓,從最基礎的、人們最需要的知識開始進行培訓,其次,各鄉鎮定期舉辦財務管理的相關政策和法規的講座,提高財會人員和村干部的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并對村干部和會計出納進行考核,不合格者暫不允許上崗。
2.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首先,要加強財務收入管理制度。對于集體經濟如土地等集體收入應當及時入賬核算,做到應收盡收,賬目應做到日清月結,對于每一筆款項要細致核實,使得賬款相符,賬實相符。其次,要完善財務開支審批制度。對于村里的日常開支必須按照規定程序審批,如果遇到重大事項時,應當履行民主程序通過理財小組進行審計和表決。項目通過審批后才可以進行財務支出;財務流程完成后,要按照財務公開程序進行公開,接受全體成員監督。最后,要制定嚴格的資金管理崗位責任制度。通過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明確會計與出納的管理崗位的職責、權限,這樣就會避免出現由于職責模糊而造成的相關責任人推卸責任的現象的產生。
3.加強農村財務審計力度。對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指導的相關部門,要根據當地的具體實際情況制定審計制度,組織好對農村集體財務的審計監督工作。當前,由于社會的快速發展,許多腐敗違法事件發生在土地征用、企業改制和政府補貼發放過程中。所以,我們要加大對集體土地征用、集體企業改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府發放到村到戶的各項補貼資金和物資、“村改居”和并村過程中集體資產的處置等事項的審計力度,并將審計的結果及時對村民們公布。
4.加大農村財務腐敗的處罰力度。當會計任期屆滿或離任時必須對其進行審計。在審計中如果查出侵占集體資產和資金等等腐敗違法現象的,首先要責令其在其鋪張浪費、貪污國家財產的金額上給予數倍的退賠,不能因為“官小”而不予以追究。如果需要給予黨紀政紀處分的應該堅決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小組、農(畜)產品行業協會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所有的資產,也要實行財務公開,加強管理與監督。
5.落實財務公開制度。會計應當定期自覺地召開村民會議,將村里的財務活動情況及有關賬目,定期逐筆逐項向全體村民公布,接受群眾監督。對于村民們不懂或者有疑問的地方要及時地進行解答。要加強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這是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必經之路,同時也是完善農村財務管理制度的重要方面。對于村里任何一項涉及到農村公有財產等的村民們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依法召開全體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通過履行民主程序,進行表決通過。建立真正的理財小組,村民們不可能對于村里的每一件小事都進行表決,所以建立理財小組勢在必行。理財小組的成員肩負著監督保管村民們共有財產的職責,所以,對于理財小組成員的選擇要慎重,首先,理財小組的成員要通過全村投票產生且不能有村干部及其親戚。然后將選舉出的人員名單報上級審計批準,審計合格后才能批準上崗。
6.完善聘用制度鼓勵年輕人競爭上崗。首先,要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鼓勵具有學歷的年輕人尤其是財經類的大專生等報考職位,并且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對于已上任的會計應要求其具有《農村會計人員任職資格證》、《農村會計電算化資格證》兩個最為基本的會計從業資格證。鼓勵相關的從業人員進行自學深造,如考取會計等相關的資格證件時給予一定的獎勵等等。
總之,農村財務管理涉及農村千家萬戶的利益。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農村改革、發展和穩定的任務十分繁重。實行完善的農村管理制度,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維護農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具體體現;是完善村民自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內容;是順利推進農村改革和發展,加快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必然要求;是促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有效途徑。規范的農村財務管理能使黨和政府的各項惠農政策落到實處,促使各種支農資金用到規定的項目并發揮其應有的效益,從而推動社會主義和諧農村建設,推動新農村建設步入快速良性發展軌道。
參考文獻:
[1] 喻國華.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公計之友,2006,(6):19-20.
[2] 侯玲玲,劉國權.搞好農村財務管理的幾個基本問題[J].農民致富之友,2010,(1):43.
[3] 祝麗云.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控制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07.
[4] 莫鳴,潘鋒琴.新農村建設中加強村級財務管理的思考[J].消費導刊,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