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9年10月23日,籌備十年之久的中國創業板在深圳鳴鑼開板,創業板逐漸成為各行業人士一個嶄新的話題。此后,如何對創業板上市公司績效進行評價逐漸成為研究的一個熱點。將多種績效評價方法進行了比較,分析它們的優勢與不足,最后得出DEA方法是創業板上市公司績效評價的一種有效方法。
關鍵詞:創業板;上市公司;績效
中圖分類號:F830.9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2-0104-02
數據包絡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簡稱DEA)最早是在1978年由著名的運籌學家A.Charnes,W.W.Cooper和E.Rhodes率先提出,是以相對概念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的效率評價方法,是運籌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自從1978年第一篇研究DEA模型的方法發表以來,相繼出現了BCC模型、CCGSS模型、發展的DEA模型[1]、動態DEA模型[2],以及考慮隨機因素的DEA模型[3]等多個模型。我國對于DEA方法的研究開始于1986年,1989年魏權齡等學者對運用DEA模型建立生產函數的方法[4]進行了較全面的介紹,并且證明了在單一輸出指標的情況下,DEA有效曲面就是生產函數曲面[5]。在進行理論研究的同時,DEA也廣泛應用到了多個領域,銀行業方面,張建華(2003)利用DEA方法對我國商業銀行1997—2001年期間的相對效率進行了研究,計算出了我國銀行業的規模效率,并對我國銀行業的規模經濟問題做了相關分析[6]。
一、其他績效評價方法的優勢與不足
杜邦財務分析是以凈資產報酬率為核心指標,將企業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資本結構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自上而下的、能夠全面直觀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指標體系。
但杜邦財務分析體系自身也存在不足:
(1)未能充分利用管理會計數據
現行杜邦財務分析體系雖然利用了財務會計中的數據,但是沒有充分利用內部管理會計系統的有關數據資料進行展開分析,這是杜邦財務分析體系所欠缺的。
(2)計算總資產利潤率的總資產與凈利潤不匹配
總資產是全部資產提供者所享有的權利,而凈利潤是屬于股東所有的,兩者不匹配,該指標不能反映實際的回報率,為了改善該比率的配比需要對其進行調整。企業的活動分為經營活動和金融活動,同樣企業的資產也要區分為經營活動所用還是金融活動所用,企業的負債亦是如此,只有這樣,才能利用杜邦財務分析體系更細致地分析企業的綜合財務狀況。
(3)對現金流量表的重視不夠
傳統杜邦分析系統的資料數據全部來自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其忽視了現金流量表中現金流量數據。然而現金流量數據對于公司的財務分析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對現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得到企業現金流量來源、結構、數量等信息,從而可以對企業經營資產的真實效率,以及創造現金利潤的真正能力做出相應評價。
(4)對企業風險分析不足
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存在著巨大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同時經營風險可能會使財務風險加劇。在當前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風險分析更加需要引起管理者的重視。而現行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只能以權益乘數來反映企業資本結構對權益凈利率的影響,但權益乘數只反映負債程度,并不能直接反映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EVA方法的優勢:從基本面出發來對企業進行評價,比較全面地反映企業當期盈余表現。MVA則是基于EVA面對企業股東價值創造和管理部門長期業績進行衡量的最佳外部指標。二者聯系密切,如果將兩者配合使用,可以使多種財務業績考核指標趨于完善,有效協調上市公司業績評價。這種方法考慮了貨幣時間價值和所有者投入資本的機會成本,對投資增值收益進行了量化,比較準確地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時期內為股東創造的價值,真實地反映出股東財富增加狀況,是對企業經濟利潤的真實評定。
然而,這種方法也存在內在的缺陷:
(1)股權成本卻難以計量。
(2)適用范圍存在局限性,只適用于有限范圍的持續經營的企業,而不適用于金融機構、周期性企業、新成立企業、風險投資企業等。
(3)沒有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影響,而且評價結果易受折舊方法所左右。
平衡計分卡方法的優勢是使公司能夠追蹤財務結果,對提高能力和獲得公司實現未來增長所需要的無形資產等方面的進展實施監控。平衡計分卡采用了評價未來業績的驅動因素方法,使公司決策層能夠評價自己的企業單位如何為當前和未來的客戶創造價值以及他們提高內部盈利能力和增加對改善未來業績所需要進行的投資。該體系一方面把財務評價方法當作對經營績效的評價;另一方面把現有的客戶內部過程、雇員和系統等方面的業績和長期的財務狀況成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得該體系的四個方面:財務、客戶、過程程序和學習成長成為一個互相聯系的一套系統體系。平衡計分卡指標體系突破了傳統業績評價指標體系只能從財務層面上評價企業經營業績的局限性,可以綜合地反映經營者長期和短期目標、財務與非財務指標、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以及內部與外部指標等方面的業績評價情況。
平衡計分卡指標體系的局限性:財務層面的業績評價指標仍然沿用了傳統的評價指標,缺乏對創新和知識資本等方面的系統、全面的業績評價。在實踐運用中包含以下問題:
(1)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的結合仍然需要實踐的檢驗。
(2)平衡計分卡體系只考慮了股東利益而忽視了其他利益相關者應得的權益。這必然阻礙知識資本所有者發揮積極性。
(3)平衡計分卡體系仍沿用股東財富最大化的財務指標并將權益資本看成是免費的資本,這不利于企業目標的實現。
(4)運用過多的指標對一個主體進行評價容易造成部門領導難以決策,而且該體系也沒有明確指出管理者如何在不同指標之間進行權衡。這就有可能導致實際指標體系評價結果之間的矛盾,影響經營者的積極性。
(5)建立平衡計分卡指標體系的工作復雜,業務量大。如果企業不能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就有可能使企業的財務指標所需要的數據不準確,從而影響指標的計量結果。
二、DEA績效評價方法的優勢與不足
DEA評價模型是以相對效率概念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用于評價具有同類型的多投入、多產出要素的決策單元(DMU)是否相對有效的一種非參數統計方法。
DEA評價方法屬于一種非參數估計方法,與參數法相比,其主要優勢包括:
(1)不需要知道生產函數的具體形式,在研究中受到的束縛較少;
(2)能夠較為容易地處理多投入和多產出情況;
(3)得出的效率不僅可以表明與最佳企業相比較得出的投入利用效果外,還可以得出企業在哪些投入的使用效率上更低,在產出要素上會有所改進,從而找出改進效率的最佳途徑;
(4)利用DEA方法不僅可以得到企業的成本效率外,還可以測算出技術效率、配置效率、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等,對企業評價相對來說比較全面。
DEA評價方法的局限性:
(1)當DMU的數量相對于輸入輸出指標的數量不夠多時,DEA模型的評價能力會有所下降,這時會出現大量有效的DMU。為了避免這一問題的出現,一般情況下輸入輸出指標的總數不應超過DMU數量的1/3。
(2)DEA要求輸入的數據一般為正值。但通常情況下輸入數據中會出現負值,如經營現金凈流量等指標。
(3)由于各指標的權重是通過模型計算得到,在模型中并沒有限制各權重的取值范圍,所以有時會出現不切實際的權重分配。
(4)DEA模型只能大概地把DMU分成有效、弱有效、非有效三個等級,對于都是DEA有效的DMU,模型的結果認為是一樣的,雖然可以進行多階段的分析比較,但是計算結果缺乏一定的準確性。
(5)DEA模型中,生產要素只考慮到對它們的需求,需要多少就提供多少,生產的目的也只考慮產量盡可能地多,而不考慮企業的銷售能力等要素。
三、創業板上市公司經營效率評價運用DEA的合理性
DEA方法在評價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績效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主要體現在:
(1)DEA方法適用于多輸入多輸出的復雜結構系統,而創業板上市公司正是一個多目標的復雜的多輸入多輸出動態系統。
(2)創業板上市公司績效的評價需要從不同側面,用多個指標加以描述,這些指標的量綱不是統一的,DEA方法則無需考慮這個問題。
(3)DEA方法可以對創業板上市公司績效的評價結果進行分析,指出改進的具體方向和目標值。
(4)通過對DEA運算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影響創業板上市公司績效的主要因素,這同時也為上市公司以后的管理和發展提供決策依據,也為投資者選擇投資對象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周澤昆.評價管理效率的一種新方法[J].系統工程,1986,(4):42-49.
[2] Sengupta J K.Dynamic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1996,(3):277-284.
[3] Sengupta J K.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for Efficiency Measurement in the Stochastic Case[J].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1987,(2):117-129.
[4] 魏權齡.DEA方法與前沿生產函數[J].經濟數學,1989,(5):1 -13.
[5] 魏權齡,肖志杰.生產函數與綜合DEA模型CCWY[J].系統科學與數學,1991,(1):43-51.
[6] 張建華.我國商業銀行效率研究的DEA方法及1997—2001效率的實證分析[J].金融研究,2003,(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