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籌資風險是指企業在籌資活動中因資金供給、需求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或籌資來源結構、期限結構等因素而給企業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诖?,論述了企業籌資風險的成因,著重闡述了企業籌資風險識別的方法。
關鍵詞:籌資風險;企業;識別方法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6-0139-02
籌資風險是指企業在籌資活動中因資金供給、需求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或籌資來源結構、期限結構等因素而給企業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企業借入資金給財務成果帶來了不確定性,如果企業管理決策有效,適應復雜的市場環境,就有可能實現其經營目標,避免籌資風險。但市場復雜多變,企業競爭日漸激烈,各種因素都可能致使決策失誤、管理不當,而負債資金又具有很高的成本,因此產生了籌資風險。
一、企業籌資風險的成因
(一)籌資方式不同引起的籌資風險
企業的籌資方式包括權益式籌資(如吸收實收資本、發行股票等方式)和負債式籌資(如發行債券、向金融機構貸款等方式)。一般來說,權益式籌資的資金成本較高于負債式籌資的資金,但是權益式資金不用償還,而負債式資金須償還。也就是說,權益式籌資的資金成本高但風險低,而負債式籌資的成本低但風險高。因此,不同的籌資方式影響企業的收益和風險不同。
1.權益式籌資風險首先表現在資本的回報方面具有不確定性,可能無法達到資本的賺取利潤的目標;其次表現為自有資本的籌資成本較高,為了降低資金籌資的成本,企業往往會利用負債來降低籌資成本。由于財務杠桿的作用,和各種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凈利潤的下降會給市場潛在的投資者傳達一種消極信息,使企業喪失潛在投資者。
2.負債式籌資風險表現在企業能否按時還本付息。如果借入資金不能產生預期的經濟效益,就會導致企業不能按時還清借款,企業將付出更高的代價,甚至陷入破產倒閉的危機之中。由于借款具有固定的還款期限、利率以及支付利息的期限和方式,企業到期不能償還借款的可能性將會增加。當企業過度依靠借款來維持經營時,說明企業正常經營需要的自有資金不足。過度的貸款一旦遇到企業經營業績下滑,資金周轉不靈,資金鏈就有可能斷裂,無法償還到期債務。因此,企業在舉債經營時以及在舉債經營的后期要不斷地評價籌資風險的大小,重點應關注以下內容:
(1)將借款經營的資金收益率與債務資本成本率相對比。當前者大于后者時,就能保證本息到期歸還,實現財務杠桿收益。負債比率越低,企業償債能力越強,但未必合理。如果企業借款利率小于資金利潤率,企業就應充分利用負債經營的好處。但這里也有一個負債適度的問題,因為債務越大,籌資風險越大,負債規模應保持在企業可以控制的范圍之內。
(2)要考慮債務清償能力。即企業未來能擁有多少款項來償還債務,資產變現能力如何。償還債務的資金基本上來源于折舊資金和凈現金流量,企業應能夠對未來的經營情況作出可靠的估計,過分的樂觀或悲觀都是不妥當的。在此基礎上對企業的資金流量作出長期的計劃。
(3)企業擴大生產或對外投資主要的資金來源。雖然適度舉債是企業發展的必要途徑,但必須以自有資金為基礎,如果資本結構中債務資本過大,將會產生還款壓力。一般來講,負債比例不宜超過35%。一旦企業的負債比率超過這個比例,企業就要尤其謹慎決策。
(二)籌資期限比重不同引起的籌資風險
資本的期限比重是指不同期限借款的價值構成及其比例關系。具體而言,就是企業長期資本與短期資本的構成結構。如在長期負債和短期負債結構中,長期負債會隨時間經過不斷轉化為流動負債,如果長期負債過多,就會因為這種轉化而造成流動資產小于流動負債,導致企業償債能力的下降,從而增加了企業籌資風險。
(三)籌資規模不同引起的籌資風險
資金短缺是很多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礙,拓展融資渠道、擴大籌資規模,將會為企業贏得更多發展和盈利的機會,但同時企業的籌資風險也加大了。如果企業脫離自身實際毫無節制地借款,盲目擴大籌資規模,將導致籌資風險增大,甚至會造成企業破產。
(四)籌資成本不同引起的籌資風險
企業通過不同的籌資渠道,采用各種籌資方式獲得的資本往往都是有償的,需要承擔一定的成本。與一般商品的生產成本一樣,籌資成本也需用企業的收益補償,籌資成本過高必然導致籌資風險的增加。國家會根據經濟發展情況適時調整貸款利率水平,當貸款利率調高時,企業的籌資成本將會增加,籌資風險就會增大。
二、企業籌資風險識別的方法
(一)通過評估企業資產和負債的市場價值識別籌資風險
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和金融工具的創新,企業資產價值與利率、匯率、股指等市場價值參數的變化的相關度更加緊密。因此,必須采用企業資產和負債的市場價值測量法,即根據利率、匯率、股指等市場價格參數的變化,對企業的資產和負債進行重新估值和計價。這樣可以將企業因市場價格變化而暴露的籌資風險考慮進去,更及時、全面、準確地反映企業資產和負債的實際價值。另外,從估值角度來講,因為市場價值涵蓋了企業資產和負債的相關特性,因而企業資產和負債的市場價值測量可以作為在識別企業再融資風險大小之前,計算企業現有資產與負債的基本方法。
(二)通過企業資產負債結構識別籌資風險
企業的總負債與總資產的比值以及資本和負債項目的構成即為企業的資產負債結構。資產負債率的高低是衡量企業籌資風險大小的一個較為直觀的重要指標。但是資產負債率并非越低越好,較低的資產負債率往往意味著企業的資產利用率低,企業沒有正確運用負債杠桿來增加企業的贏利和加快擴張等。因此,應該就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規模來實行最優的資產負債結構與資產負債水平。企業可以根據負債與資本的加權綜合成本費用來確定這種最優的結構,通過計算企業合理負債額度的臨界點來對企業的籌資風險進行識別。
(三)德爾菲法
又稱專家意見法,是指在決策過程中采用集中眾人智慧進行科學預測的風險分析方法。在識別籌資風險時先要組成專家小組,一般由風險管理經驗的專家組成,采用信函的形式向專家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并提供所需要的資料。專家依據這些資料,提出自己的意見。得到這些答復后,將回答的各種意見匯總列成圖表,歸納分析并匿名再次反饋給有關專家以征求其意見,然后再次綜合反饋。這樣如此反復多次,直到得到比較一致的意見為止。逐輪收集專家意見并且為專家反饋信息,是德爾菲法的關鍵環節,收集意見和信息反饋一般要經過若干輪次。它的優點主要是簡便易行,具有一定科學性和實用性,可以避免傳統會議討論時產生的隨聲附和,或固執己見等弊病,同時也可使大家發表的意見較快地集中起來,參與者也易接受最后的結論,結論具有一定綜合性,得出的意見也比較客觀。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經濟實體。企業必須樹立風險意識,掌握識別風險方法,科學預測,并針對可能出現的風險設計應對預案,否則風險來臨時,企業毫無準備,必然會遭致失敗;必須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化水平,防止因決策失誤而產生的籌資風險。
參考文獻:
[1] 趙平.企業籌資風險控制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0,(2).
[2] 王展.企業財務風險的識別和防范[J].交通財會,2006,(8).
[3] 姚秀琦.中小企業籌資困難問題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6,(4).
[4] 駱珣,鎖大奇.企業籌資風險的管理[J].技術經濟,2005,(5).
[5] 鄭家喜.鄉鎮企業財務風險的識別與控制[J].農業技術經濟,2003,(10).
Discussion about the cause and identifying method of the financing risk in the enterprise
WANG Xiao-fang
(North-east agriculture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China)
Abstract: Financial risks refer to enterprises in financing activities for money supply and demand of market economic environment, change or structure and financing source for the time limit structure for the results of enterprises with uncertainty.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financial risks, the emphasis on the risk of corporate financing.
Key words: financing risk; enterprise; identifying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