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 ,大學畢業生就業已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中越來越突出的熱點問題 ,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通過對阿拉伯語專業就業市場進行仔細分析,找出阿拉伯語專業就業的優勢與劣勢,以期進一步提高、促進阿拉伯語專業學生的就業。在學校注重專業教育的前提下,加強對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的指導,并在日常教育和就業教育中貼近實際,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和就業觀,加強其實踐能力,增強自我探知教育,使學生更好認清自己。
關鍵詞:阿拉伯語;就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6-0273-02
截至2010年7月1日,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72.2%,同比增長4.2個百分點;實現就業人數455.6萬人,同比增長40余萬人。
目前,大學生就業已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中越來越突出的熱點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本文對阿拉伯語專業就業市場進行仔細分析,找出阿拉伯語專業就業的優勢與劣勢,以期進一步提高促進阿拉伯語專業畢業學生的就業。
一、阿拉伯語就業現狀
阿拉伯語國家有20多個,主要分布在西亞、東非和北非,這些地方給人的感覺就是沙漠和石油。20世紀的50年代和60年代,國家先后批準在外交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學院、北京外國語學院、解放軍外國語學院等高校設立阿拉伯語專業。20世紀90年代,云南大學也開設了阿拉伯語專業。接著,天津外國語學院又宣布2002年開始招收阿拉伯語高職生。2003年,黑龍江大學成為東北三省第一所開辦阿拉伯語專業的學校。這兩年,又陸續有十幾家院校開辦阿拉伯語專業,但因為招生數目有著嚴格的限制,基本上各校每屆只有二十幾名學生。
近年來阿拉伯語受到人們的關注,日前有關部門作了一項調查,16.3%的受訪者認為阿拉伯語是最有利的語言專業。由于學生數量較少,加上這兩年我國與阿語區國家和地區經濟往來頻繁,阿語學生的就業情況一直處于所有外語專業的領先位置,供需比幾乎能達到1:7。但實際就業率很少達到100%。以黑龍江大學為例,2008屆就業率100%,2009屆95%,2010屆初次就業率為85%。由此可知,阿拉伯語專業學生就業尚存在不少我們需要認真對待和解決的問題。
1.學生男女比例影響供求關系
由于阿拉伯語國家信仰伊斯蘭教,從習俗上來講,阿語國家重男輕女的現象較為嚴重,雖然并不能由此判斷阿語女生就不好就業,但要想有較好的發展,女生確實不易。而且,由于中國前階段與阿拉伯國家經濟往來主要局限與石油、石化、水利、交通、建筑等項目,長期駐外,或者生活在工地,女生在工作中確實存在各種不便的地方。另外,不少用人單位對女學生的工作能力表示懷疑,招聘培養一個阿語員工不容易,女學生需要結婚生子,轉移注意力,可能長時間不能從事涉外工作,于是造成了阿拉伯語專業男生各單位搶著要,安心在學校等著挑工作,而女生需要四處奔波找工作的現象。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招生不應限招男女,加上又是女生較喜歡的外語類專業,致使很多院校阿拉伯語專業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同樣以黑龍江大學為例,2004年男女比例差不多是1:1,但隨后四屆,幾乎全部為1:6,就業壓力逐年加大。
2.學生的就業意識影響就業效果
和其他專業的學生一樣,部分阿拉伯語專業學生也是過分強調自我實現,把實現自己的興趣愛好放在第一位,盲目以個人發展為中心,高不成、低不就。加上專業的優越感,期望值過高,過分追求公司品牌、個人薪酬待遇、城市因素、生活環境等,找工作期望一步到位,即使已經一步到位,還會一直觀望,可能有些同學還沒畢業呢,就已經與好幾個公司簽約又違約,到畢業時還是一個工作沒有,盲目的擇業心態很容易影響就業效果。阿語國家缺乏知名企業,學阿語進外企的想法比較不切實際,在中國做生意的阿拉伯人,多是集中在義烏這樣的小商品批發市場。于是大家都希望自己能進國有大型企業駐外工作幾年或者考公務員、考研、當大學老師,進中小公司的要求是至少需要能夠出國,于是就業面越來越窄。
阿語專業的學生之間會存在著個人綜合素質的差距,學習成績稍差的同學可能在其他方面有所彌補,譬如溝通能力、適應能力、創新能力。而不是像部分同學那樣認為“別的同學學習沒有我好,都能找到一個那么好的體面輕松而且待遇好的工作,我必須找得比他更好”。心態不好,很容易誤入歧途,有業不就。
有些畢業生就業意識不強,不急于就業,即使在專業就業形勢一片大好的形勢下,仍因就業意愿不強烈或者沒有就業意識而在畢業時沒有找到一個就業單位,從而處于“有業不就”的失業狀態。最后畢業的時候,可能就剩一個借口“準備下一年考研或者出國,反正父母支持”來逃避自己的就業現實。
3.個人綜合能力影響就業實力
現在的單位都注重精英人才,除專業能力之外,由于涉外,還需要英語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環境適應能力等等各種相關能力。而學校一般在專業教育上面下足功夫,剩下的只能創造機會,讓學生自己去學習領會。在對男女性比要求不那么嚴格的崗位上,綜合能力強的女生,也會占據相當大的優勢。只是,也仍然會有部分學生眼高手低,一直都以自己專業為榮,只看著專業就業數據,自己卻不被計算在就業之別,成為未就業人群,空嘆“就業嚴峻、懷才不遇”。
4.社會因素影響就業觀念
由于近期阿語專業就業情況火熱,全國相繼又有許多院校阿拉伯語專業擴招,產生的就業壓力也隨之加大,一職難求很快也會降臨到阿語專業學生上。
什么是就業?中國幾千年的文化認同是“學而優則仕”,就業就是“跳出農門”,就業就是獲得高收入,就業就是在父輩社會地位基礎上的提升,就業就是比父輩的生活更悠閑、 待遇更高、 地位更顯赫 …… 這些傳統的就業理念導致了當前“有業不就”的結果。很多學生對自己找到的工作比較滿意,但是因為家長和朋友看不上自己的工作而受到影響,開始懷疑自己的工作。家長和學生的就業觀念與社會環境不同步,許多學生一直都以精英自居,需要自己的單位不想去,自己想去的單位卻因金融危機縮編計劃去不了。
考研熱的盛行也同樣影響一部分阿語學生的就業,準備了一年,沒有考上研究生,選擇暫不就業,認真準備,第二年繼續報考自己喜愛的學校和專業,從而一直沒有就業。
二、結論分析
總結阿語專業的就業現狀,阿拉伯語專業仍然在一定時期內會有它的優勢地位,相對來說工作好找,收入較高;全國阿語學生尤其是碩士以上學生仍然保持一個較低數量,就業更是不難。但我們仍然需要面對現實,男女性別差異很難改變、擴招成為阿語專業趨勢、部分阿語學生就業意識不強、面對就業壓力自身的調整能力較弱、個人競爭力低、就業價值取向上不能準確自我定位、盲目擇業追風、擇業期望值偏高、職業生涯規劃準備不足等,都是今后阿語專業學生就業的隱患。
因此,需要在學校的課程設置上增加“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并在日常教育和就業教育中貼近實際,引導學生的就業觀念和就業價值取向;加強專業教育,讓培養出的阿語學生成為阿語屆的精英;推進大學生就業的全程指導,從入學開始就端正就業理想,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和擇業觀;日常學習生活中增加自我探知內容,使學生更好地認清自己;更好地營造積極的大學生就業社會輿論氛圍,轉變學生家庭的就業觀念;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使之在以后的就業中更好地融入工作、融入環境;鼓勵專業學習能力稍差的同學多學習其他方面的知識,不要被自己的專業所局限,以便多方面就業;開發更多的就業市場,并通過高水平的學生,打造自己學校的阿語品牌。
機遇與挑戰并存,隨著中阿關系的持續升溫,阿語專業一定會再接再厲,開創輝煌。
參考文獻:
[1] 季顯軍,韓忠全,范勝舉.外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市場的現狀及前景探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2005,(5).
[2] 陳成文,胡桂英.擇業觀念對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影響[J].高等教育研究,2008,(1).
[3] 阮朝輝.大學畢業生就業現象及其本質的理性追問[J].繼續教育研究,2010,(5).
[4] 賈冰媚.論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成因及對策[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4).
Arabic specialty obtaining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analysis
ZHOU Bo
(Dong language college,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student employment has become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hot issues, was the community of common concern. for Arabic professional employment market take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Arabic, finding the advantage of specialized employment with underdog, with a view to further enhance the language of employment in the professional students. schools focus on the premise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develop my career development plan, and the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are in reality, and promoting students' correct values.
Key words: Arabic; obtaining employ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