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罰金刑是人民法院判處犯罪分子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金錢的刑罰方法,它是我國現行刑罰體系中一種非常重要的附加刑,在我國刑罰體系中適用范圍比較廣泛。由于刑事立法上的不足,罰金刑適用范圍過于寬泛,造成罰金刑執行難。針對于此,通過分析在司法實踐中罰金刑制度存在問題,提出通過完善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等方式完善罰金刑制度。
關鍵詞:罰金刑;判決;法律監督
中圖分類號:O9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6-0182-02
一、罰金刑的概述
罰金是指人民法院判處犯罪分子強制其向國家繳納個人所有的一定數額金錢的刑罰。罰金具有以下特征:(1)罰金是人民法院對犯罪分子采取的強制性財產懲罰措施。(2)按照我國刑法罪責自負,反對株連的原則,罰金只能執行犯罪分子個人所有財產,不能執行犯罪分子家屬所有或者共有的財產。(3)罰金的范圍只能是強制犯罪分子繳納的個人所有的一定數額的金錢。如果沒有錢款,可以對其擁有的合法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變賣、拍賣措施,用變賣、拍賣的錢款折抵罰金。(4)罰金的繳納是在法院的判決生效之后,涉及的是刑罰的執行問題。
罰金的執行是指執法機關為使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所確定的罰金付諸實施而進行的刑事司法活動。罰金執行的特點主要有:(1)罰金刑執行的主體是人民法院。根據《刑事訴訟法》219條的規定,判處罰金的罪犯,期滿不繳納的,人民法院應當強制繳納。由此可見,人民法院是罰金刑的執行主體。(2)罰金刑的執行適用民事訴訟的執行程序。長期以來,我國在實踐中,對刑事案件的判決和裁定中關于財產部分的執行,適用民事案件的執行程序。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07條規定:“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執行”。其中,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既包括“賠償經濟損失”和“賠償損失”,也包括罰金和沒收財產。可見,從執行程序來看,罰金的執行適用民事訴訟的執行程序,這是它與其他刑罰相區別的重要特點之一。(3)罰金刑的執行易發生執行難問題。罰金刑和沒收財產是以犯罪人具有財產為前提的,如果犯罪人根本沒有可執行的財產,就容易發生執行難問題。它與以剝奪人人都有的人身權利為內容的自由刑和生命刑是不同的。
二、我國罰金刑存在的問題
1.罰金刑判決執行不力,空判現象嚴重。刑法第52條規定:判處罰金,應當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該規定雖然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罪刑相適應的刑法原則,但僅要求根據犯罪情節決定罰金數額而沒有結合被告人的具體的經濟情況,忽略被告人的支付能力,特別是在司法實踐中往往對未成年人也大量適用罰金刑,容易造成執行難、出現空判現象,嚴重影響司法機關的權威。
2.對罰金執行工作缺乏有力的監督。人民檢察院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應對刑事審判的合法性及罪犯服刑情況進行監督,而在司法實踐中,檢察機關往往忽略了對罰金刑執行情況監督。
三、對罰金刑判決和執行進行有效法律監督
1.開展罰金刑量刑建議改革。從理論層面而言,罰金刑是以一定財產權利的剝奪為內容的刑罰措施,其本身并非目的,只是懲罰、威懾進而預防犯罪的手段。刑罰的輕重應與犯罪的社會危害性相對應。筆者認為,在公訴犯罪的同時,檢察機關可以向法院提出是否適用罰金刑、罰金數額多少的量刑建議,并闡明量刑建議的理由和根據,據此制約法院罰金刑判決的濫用。
2.完善并加強對罰金刑執行工作的監督力度。在檢察實踐中,監所檢察部門承擔著對刑罰執行監督的檢察職能,而他們在開展自由刑執行監督時,往往也牽涉到對罰金刑的執行監督。因此,筆者認為,要將罰金刑執行納入到檢察機關監督的范圍,重點是對強制繳納罰金、減免繳納罰金執行的監督。對人民法院減免罰金繳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應及時提出書面糾正意見,以督促法院依法執行罰金刑。具體措施如下。
一是對人民法院的全部執行過程進行監督。監所檢察部門要對每一個被執行人的執行情況根據判決書、裁定書確定的罰金繳納方式、繳納時間、繳納數額進行跟蹤監督,隨時與人民法院的執行部門取得聯系,了解執行情況,必要時可要求人民法院提供執行情況,如執行文件的附本、繳納罰金的收據附件等。對于逾期沒有如數繳納罰金的,人民檢察院應以檢察建議的方式督促人民法院采取有效措施及時執行。尤其要加強對以下幾種情形的監督:(1)對一次繳納和分期繳納的執行監督。主要是對人民法院是否按判決書、裁定書指定的時間和數額執行罰金刑進行監督。如人民法院沒有按指定的時間去執行,人民檢察院應督促其及時糾正,抓緊執行。(2)對強制繳納的執行監督。主要是對人民法院是否應對被執行人采取該種執行方式,以及在采用該種執行方式時,有無違法行為進行監督。對不應采用強制繳納方式(如被執行人符合減免繳納條件)或采用強制繳納措施不合法(如扣押查封財產未按法律程序辦理手續等)的行為可采用糾正違法通知書的形式予以糾正。對符合減免繳納條件的,如被執行人向人民檢察院提出減免申訴或請求,人民檢察院應在查明情況后,建議人民法院予以減免繳納。(3)對減免繳納的執行監督。主要是對人民法院決定對被執行人予以減免繳納是否符合法律規定進行監督。司法實踐中,不排除一些人為的因素而產生的對不應該減免繳納的被執行人給予減免繳納的現象,這些現象是執法不公的一種表現。檢察機關應加強對減免繳納罰金刑的監督。減免繳納罰金雖然與減刑適用的前提不相同,但罰金刑也是刑罰的一種,對罰金的減免就其本質而言也是對刑度的一種減免,因而,也是一種減刑活動。根據刑訴法第222條規定,人民檢察院認為法院減刑、假釋的裁定不當,應當在收到裁定書副本后20日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糾正意見。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糾正意見后一個月以內重新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作出最終裁定。據此,對于執行過程中減免繳納罰金的裁定,人民法院應及時將裁定書送交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要依照減免繳納罰金必須具備的條件,對這一裁定是否合法進行審查監督并參照刑訴法的上述規定對不符合減免條件的裁定及時提出書面糾正意見。對于因徇私舞弊而對不符合減免繳納條件的被執行人予以減免繳納的,人民檢察院應視其情節輕重及時建議有關部門對責任人員進行處理;構成犯罪的,應及時立案查處。
二是嚴格控制對未成年人適用罰金刑。雖然我國刑法并未排除對未成年人適用罰金刑,但罰金刑的目的在于剝奪犯罪人一定數額的金錢,使其失去一定的物質享受,從而抑制其貪利性犯罪的動機再現,同時客觀上剝奪其再犯能力。但對于未成年犯罪而言,他們大多無收入或無固定收入,也無財產,對其處罰金,勢必由監護人承擔。罰金是一種刑罰方法,只能對犯罪人適用,它不同于民法上的民事責任可由監護人承擔,如罰金由監護人承擔,這就有悖于罪責自負、不株連他人的刑法原則,況且未成年人犯罪多是由于認識能力差和意志薄弱造成,家庭和社會因素比重較大。因此,對未成年人犯罪適用罰金應慎之又慎。如果不考慮未成年人的具體情況,一味地判處罰金,則勢必造成執行上的困難。
三是修改刑法關于財產刑(罰金和沒收財產)由法院執行的規定,財產刑由法院判決,公安機關執行,檢察機關監督。罰金刑執行機關的改變有益于增強法院在我國法治建設中的主體地位。首先,法院居中裁判的公正形象能夠得到彰顯,使“權錢交易”的懷疑得以避免;其次,有利于消減法院對利益追求的熱情,代之以冷靜理性的審判;再次,有利于節約法院的執行成本,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審判工作中來。從實踐的角度,財產刑由公安機關執行更具有可操作性,特別是對取保候審的被告人執行罰金,可以直接從被告人取保候審保證金中扣除。從權力分立制約的角度,將法院的刑事審判權和執行權進行有效分離,罰金刑判決的公正性在法院判決、公安機關執行和檢察機關監督的博弈中可以得到完美體現。
總之,罰金刑執行難是困擾刑事司法當局的問題,要克服執行難,真正發揮罰金刑效應,應該本著嚴格遵循刑法基本原則精神和有利于罰金刑執行的原則基礎上,摸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罰金刑執行之路。
參考文獻:
[1] 馬克昌,楊春洗,呂繼貴.刑法學全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3.
[2] 邵維國.罰金刑論[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3] 高銘暄.刑法修改建議文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4] 齊文遠.關于完善罰金制度的幾點思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