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財務狀況多分類指的是三類(包含三類)以上的財務狀況。基于此,對國內外關于企業財務狀況的多分類研究進行了對比分析,發現國內在這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呂長江等人,后來的學者大多在他們的基礎上進行研究;而國外對企業財務狀況多分類進行研究的先驅是Ainy Hing-Ling Lau的5分類法。
關鍵詞: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多分類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6-0162-02
一、國外研究綜述
國外對企業財務狀況多分類進行研究的先驅是Ainy Hing-Ling Lau。她于1987年在“五狀態財務困境預測模型”一文中首次將企業財務狀況分為5個狀態:狀態0-財務穩定;狀態1-不發或減少股利;狀態2-技術違約和債券違約;狀態3-破產法保護下的企業;狀態4-破產和清算。她認為,從狀態1到狀態4,企業處于財務困境狀態,并且嚴重程度逐步增加。她為企業財務狀況分類概念的提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主要貢獻是根據財務困境事項的嚴重程度,將財務狀況劃分為不同的狀態,并對各個狀態的內涵作出界定。
Esteban Alfaro Cortes等人(2007)認為,將公司分為Ⅰ類財務失敗、Ⅱ類財務失敗和正常三類。其中Ⅰ類財務失敗包括已破產公司和進入破產程序的公司,Ⅱ類財務失敗為被兼并或解散的公司。該文采用Adaboost。MI算法,構建了3分類決策樹模型。與單一的決策樹模型相比,他們的模型預測錯誤率降低了17.5%,但其項測準確率仍較低,只有78.43%。
二、國內研究綜述
國內學者對于企業財務狀況分類的研究文獻寥寥無幾,大致來說可以以2003年為一個分界點。
2003年之前,一般的研究者僅將企業的財務狀況分為正常和危機兩類。這種非此即彼的兩分類觀點有很大的缺陷。原因在于:兩分類過于粗糙,即便得到預測能力很強的模型,也無法了解各子類中企業的財務狀況。
2003年之后,為克服兩分類研究的缺陷,部分研究者拓寬了眼界,對研究對象進行了更為細致的劃分。
(一)五類財務狀況
1.《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分類研究》(呂長江,趙巖,2004),根據企業可變現資產與債務的關系,在理論上首次將財務狀況劃分為閑置、充盈、均衡、困境以及破產5類。見表1。
研究結果表明,研究樣本存在五類財務分級狀況,而且企業財務狀況分類的主要指標是規模、償債能力和現金流量三大類。不過對財務狀況的五類分級的判斷依據僅僅為企業的可變現資產與債務的關系,這種判斷依據并不能全面地體現出企業的財務狀況。
2.《上市公司財務健康狀況實證研究——基于機械制造業的分析》(孫黎娟)采用主成分分析對指標體系進行處理,得到幾個主成分,然后以這7個主成分作為聚類指標,進行聚類分析,最后將樣本聚為5類。
3.《企業財務景氣預警系統與應用研究》(戚浩,2008)選取了12個財務指標,運用有關的數據處理方法,得出各指標的預警界限,然后就對各區域進行打分,最后,把各個財務指標的分數進行加總得到企業綜合得分,根據企業綜合狀況的得分,把企業財務景氣狀況劃分為景氣過熱、景氣較熱、景氣正常、景氣較冷、景氣過冷5種情況。
該文借鑒李社環、梁勤星的《經濟景氣觀測方法》,取總分數的80%、70%、60%、50%分別作為景氣過熱、景氣較熱、景氣正常、景氣較冷、景氣過冷的分界線。假設參與綜合的指標數為M,每一個指標滿分為3分,則總滿分為3*M。所以分界點分別是2.4*M、2.1*M、1.8*M、1.5*M。
4.《企業財務景氣監測預警系統研究》一文中設計的預警信號系統的原理跟《企業財務景氣預警系統與應用研究》一文的預警信號系統一樣,對每一個指標設置預警界限,根據各指標的預警狀態,分別賦予不同的分數,然后將多個指標的得分相加,得到一個綜合性的指標的得分,并通過類似于一組交通管制信號紅、黃、綠、淺藍、藍燈的標志,對這組指標和綜合指標的當時財務狀況發出不同的預警信號,最后,通過觀察分析信號的變動情況,來判斷未來財務狀況運行的趨勢。所不同的是預警指標的預警界限個數以及確定方法不同,該文財務指標的預警界限是4個數值,而戚浩的預警界限是2個數值。其分界點分別為均值的1.6、1.4、1、0.7倍。
最后,把各個財務指標的分數進行加總得到企業綜合得分,根據企業綜合狀況的得分,把企業財務景氣狀況劃分為景氣過熱、景氣較熱、景氣正常、景氣較冷、景氣過冷5種情況。
上述財務景氣狀況的劃分區域跟《企業財務景氣預警系統與應用研究》中的一樣,所不同的是分界限確定方法不一樣,其分界點為5*M的0.85、0.75、0.5、0.4倍。但是,該文并沒有說明綜合得分的臨界值確定的依據。
(二)四類財務狀況
《基于財務狀況多分類的財務困境預警模型研究》(李珊,2009),將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分為四類:財務充盈、財務均衡、財務困境和財務危機。其對這四個財務狀況的定義跟呂長江對財務狀況的定義一致,并沒有創新之處,而且也沒有說明之所以把財務狀況分為這四類的原因。
(三)三類財務狀況
《上市公司多分類財務預測模型及其應用研究》(詹建平,2008),一文借鑒了呂長江(2003,2004)的5分類理論,結合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實際財務狀況,將制造業上市公司分為財務正常、財務困境和財務破產三種類型,其中,財務困境和財務破產屬于財務異常。其財務正常、財務困境和財務破產的概念與呂長江的財務充盈、財務困境和財務破產的概念基本一致,而且對這些財務狀況進行了技術界定。
1.財務困境的技術界定
連續兩年凈利潤<0且資產負債率<1;近兩年0.5<流動比率<0.85。
該文采用單變量(流動比率)判別法通過逐步試探,對財務困境進行了界定,如圖1所示。
上述分界點確定的依據:根據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流動比率的分布特征,當流動比率小于0.85時,公司發生財務困境;當流動比率小于0.5時,公司財務狀況劇烈變化,資不抵債,發生財務破產。
2.財務破產的技術界定
(1)當年資不抵債(資產負債率>1)、流動比率<0.5,且前一年流動比率<0.85;(2)連續三年凈資產<0,即連續三年虧損的公司。
3.財務正常的技術界定
除以下4類公司之外的所有我國兩市主板純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這4類公司如下:(1)當年資產負債率>1;(2)近兩年流動比率<0.85;(3)近兩年連續虧損;(4)當年所有*ST、ST公司。
根據上述界定標準,選取三類樣本;然后建立指標體系,用聚類分析和主成本分析對所選樣本進行分析研究,建立財務預測模型。
參考文獻:
[1] 李珊.基于財務狀況多分類的財務困境預警模型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9.
[2] 呂長江,徐麗莉,周琳.上市公司財務困境與財務破產的比較分析[J].經濟研究,2004,(8).
[3] 呂長江,趙巖.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分類研究[J].會計研究,2004,(11).
[4] 孫黎娟.上市公司財務健康狀況實證研究——基于機械制造業的分析[J].山東輕工業學院學報,2008,(4).
[5] 戚浩.企業財務景氣預警系統與應用研究[D].廣州:廣東工業大學,2008.
[6] 黃陽.企業財務景氣監測預警系統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