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家教育部對網絡課程建設的重視掀起了網絡課程建設的高潮。介紹了利用BB平臺建設網絡課程,輔助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同時對網絡課程的建設提出幾點體會。
關鍵詞:BB平臺;網絡課程;體會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5-0256-02
2000年2月教育部發布了《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教育資源開發標準(征求意見稿)》,對網絡學習資源、網絡課件和網絡課程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要求。2003年4月教育部又下發了《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1號)。國家教育部對網絡課程建設的重視掀起了網絡課程建設的高潮。目前市場上有很多功能完善的教學產品可以創建網絡課程,如從Course Info平臺發展而來的BB平臺、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開發的WebCT以及國內的清華大學網絡學習平臺等等。
我校2008年引進BB平臺,目前有2000多名師生利用該平臺開展網絡輔助教學。《辦公綜合能力訓練》課程充分利用BB平臺搭建網絡課程積極開展網絡輔助教學。
一、BB平臺的介紹
Blackboard教學管理平臺(BlackboarLearning SystemTM,簡稱BB)是一套專門用于加強網絡教學、輔助課堂教學并提供互動、交流的網絡教學平臺。在完善教學的功能外,更增加了交流、評價等關鍵環節的應用,強大的易用性和豐富的功能模塊,使教師可以有效地管理課程、制作內容、創建和布置作業和加強協作,使學生可以輕松學習、快樂交流,幫助學校實現網絡教學的現實控管和提升。BB平臺對內容組織采用文件夾和子文件形式,層次清晰明了。每個文件夾中可以按照添加內容的類型和層次級別,添加的方式可以以項目或外部鏈接或其他方式。整個網絡課程從外觀上看以文本顯示為主、式樣比較簡單。
二、基于BB平臺的網絡課程建設
1.網絡課程的需求分析。《辦公綜合能力訓練》網絡課程的用戶主要是我院管理系文秘專業和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在學時有限的情況下,師生準備充分,有效利用課堂時間進行實操訓練,提升實踐操作能力,其他更多的課程相關內容和最新資料通過BB平臺及時實現師生共享,共同參與課程的建設。更重要的是對課堂的點評、師生的互動和生生互動等交互性操作最好通過網絡平臺來實現,不僅能夠異步地在線溝通交流,而且能夠很好地記錄交流的過程供其他學生參考,甚至可以制作精華版輔助學生后期的自學與提高。
2.內容板塊的建設。在BB平臺中的控制面板中提供的教學工具來實現課程內容的建設,具體內容板塊如下:(1)通知公告。公布教學動態,包括:作業上傳、預習通知、大綱發布及修改和數據更新等等。(2)教師信息。發布教師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職稱、電子郵件、辦公時間和辦公地點及研究方向等,便于學生了解教師,與教師聯系。(3)課程信息。顯示課程的描述性資料,包括:課程簡介、開課的目的意義、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及安排和學生成績評定的方法說明等。(4)教學內容。教師通過創建課程文來組織和安排該課程的主要內容。在此我們設計了四個欄目:學習計劃、教學要點、教學課件和教學錄像。(5)預習與作業。在每章的開始前與結束后,教師將相應預習內容或課程作業按章節分批上傳于此,學生按時完成教師交與的學習任務。(6)外部鏈接。教師利用該欄目發布與課程相關的外部教學資源的網站鏈接,包括:國內相關課程的精品課程網站、關于課程討論信息的國外網站。
3.交流平臺的建設。BB平臺提供了發送電子郵件、討論區、協作、數字收發箱等交互工具。使用這些工具可以實現同步、異步的在線交流,擴大信息共享,提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在這些工具中對于辦公綜合能力訓練課最為實用的是討論區,它實際就是一個可以無限劃分欄目的BBS。教師與學生利用BBS發表看法,交流思想,探討問題,互動提高。同時,教師可以對過去的欄目進行整理,形成精華區,便于學生自主學習時使用。《辦公綜合能力訓練》課程共設置了課堂議題設置探討、課堂議題回顧、問題答疑等欄目。
4.測驗板塊的建設。測驗板塊在辦公綜合能力訓練課中的作用主要是收集學生對于課堂交流要點的掌握情況。利用BB平臺提供的題庫管理器創建關于每期討論的要點題庫;利用測驗管理器生成每節課的測驗題目;定期利用在線成績簿查看學生對于交流要點的掌握情況,并將有關情況進行反饋與交流。
5.創建用戶。由于BB平臺提供的交互功能必須是課程的注冊用戶方可使用,教師必須將涉及本門課程的學生注冊成為課程用戶。本課程共有08級文秘專業183位學生注冊使用。
三、基于BB平臺的網絡課程建設的體會
通過此次辦公綜合能力訓練網絡課程的創建和使用,體會到在課程的建設中需要注意幾個問題:
1.網絡課程建設是一個長期的建設與維護的過程。網絡課程的建設不是一個一勞永逸的工作。隨著課程的建設,教學需求的變化,師生會發現很多新的問題,對于課程的使用會提出更多的要求。因此,課程的建設需要不斷地重復“分析—建設—維護”的過程,不斷完善網絡課程的建設,才能保證在不斷變換環境下滿足師生對于網絡課程的教學需求。否則,網絡課程只能是一個靜態的死網站,不具有競爭力和生命力。
2.網絡課程建設要注意資源的豐富性與有效性。網絡課程要提供給學生適量的資源,學生通過對資源的處理完成學習目標。一節網絡課程中,提供給學生的資源應該有一定的數量控制:資源太少,無法滿足學生選擇的需要;資源太多太雜,學生會感到無所適從。對提高教學效果而言,并非資源越豐富越好,資源的豐富性和有效性應合理把握。
3.網絡課程要注意活動的形式與效果。BB平臺中集成了很多活動內容,這是網絡課程的一大優勢,利用這些活動,可以很好地實現網絡的交互功能。但每個活動內容的選用都應有其目的,使用了就應該充分發掘其功能:比如,利用了“投票”這一活動形式就應該對投票結果進行反饋利用;選用了在線作業就沒有必要通過舉手的方式統計學生的掌握情況,直接運用系統的統計功能可以很好地反饋教學效果;運用了論壇就應該對學生提交的帖子進行展示或回復,進行必要的評價。當然,一節課的時間有限,活動內容應適度控制,否則,課堂會變得忙忙碌碌,華而不實。
4.要注意自主學習與適時點撥。網絡課程中一般都有自主學習的內容,這是網絡課程的優勢。自主學習應安排適量的時間,時間過短則達不到效果,走過場了,時間過長則會使部分自學能力不強的學生長期處于失控狀態,白白浪費了時間。因此在網絡學習實施的初期,可以以小的學習主題為單元,合理安排時間,學生適應了以后可以適當延長。自主學習不等于放棄了教師的作用,教師的適時點撥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有效的點撥能夠引領學生思維、提高學習績效。
利用網絡課程進行教學輔助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今后的實踐中,我們將加大對網絡課程的研究,促進網絡課程的常態應用,以網絡課程的實施為有效途經,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全面提高學習績效。
參考文獻:
[1]賽爾畢博[EB/OL].http://www.cbb.edu.cn/cpfw/jx.html,2009-05-02.
[2]秦艷姣.基于Blackboard的網絡教學平臺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16):67-69.
[3]郝捷.論基于網絡的探究式學習模式[EB/OL].中國論文下載中心,2008-04-03.[責任編輯 陳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