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2000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四季度的重慶市房價指數和地價指數為樣本,通過協整檢驗和回歸分析,從實證的角度對重慶市房價和地價的關系進行研究分析。結果表明,二者具有一定的正相關關系,且長期內存在著一個穩定的比例關系。
關鍵詞:房價;地價;協整檢驗;回歸分析;重慶市
中圖分類號:F293.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5-0131-02
引言
近年來,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和房價的不斷攀升越來越引起社會的注意,重慶市在2009年更是創下了房價漲幅的最高紀錄,房價已然超出了大多數消費者的承受能力。眾所周知,影響房價的因素眾多,如房地產市場需求巨大,土地壟斷,地價上漲,大量游資炒作,利益集團操縱,不正確輿論導向等,但地價依然是影響房價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房價和地價之間關系也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焦點,是地價決定房價,還是房價決定地價然后又反作用于房價引起房價上漲呢,由于角度不同,利益不同,思想觀念不同,對房價和地價關系觀點也有所不同。
目前,國內已有許多學者對房價與地價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如楊慎(2008)認為,地價上漲必然導致房價上漲;錢忠好(2008)認為,房價和地價的形成既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又具有相互的關聯性。另外,一些學者也試圖通過計量經濟模型和分析工具進行定量分析,如葛紅玲(2008)基于北京市2003年第一季度至2007年第三季度的數據對北京市房價與地價的關系進行了研究,認為北京市房價與地價存在著長期的均衡關系,地價作為成本影響房價,房價提升帶動地價上漲;呂光明(2009)對中國1998年第一季度至2008年第三季度進行了協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檢驗,認為長期內二者存在一個穩定的因果關系,短期內房價變動引致地價變動。在研究方法上,李世蓉(2009)運用SCP范式分析中國房價地價關系,認為雖然地價不是影響房價的唯一因素,但是一個重要因素。
以上表明,雖然眾多學者對房價和地價之間的關系早已有研究,但始終未達成一個共識。為了進一步確認房價和地價之間的關系,本文以重慶市為例從實證角度出發,利用重慶市最新的房價地價數據,以計量經濟學為基礎,運用協整分析對二者之間的定量關系進行實證研究,以此得出回歸模型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一、變量選取與樣本數據說明
本文使用的全部數據來自于國研網,以重慶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HPI)與重慶市土地交易價格指數(LPI)為基礎,時間跨度為2001—2009年的季度數據,由于原始數據采用上年同期增長的環比數據,為了更加真實的反應地價房價長久動態關系,在使用之前,我們先將環比數據化為以2001年第一季度為基準的定基數據,同時為了消除異方差的影響,對房價指數(HPI)和地價指數(LPI)分別取對數,分別表示為LHPI,和LLPI,DLHPI和DLLPI分別表示為二者的一階方差。
二、重慶市房價與地價關系的實證研究
(一)房價與地價關系的協整檢驗
為了避免偽回歸問題,首先對重慶市房價指數(HPI)和重慶市地價指數(LPI)這兩個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平穩性檢驗。一般平穩性檢驗方法有DF檢驗,ADF檢驗,PP檢驗等,本為采用ADF檢驗分析方法,對LHPI,LLPI,以及其一階差分DLPHI,DLLPI進行ADF檢驗。所有的數據計量分析結果均是在計量經濟軟件EViews3.1環境下得到的。檢驗結果如下:
表1HPI和LLPI單位根檢驗結果
結果表明:序列LHPI,LLPI的ADF統計量大于5%顯著性水平下的臨界值,即時間序列含有單位根,是非平穩序列;而一階差分序列DLPHI,DLLPI值小于5%顯著性水平下的臨界值,即此時間序列為平穩序列。協整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非平穩序列的某種線性組合表現出平穩性,就說這些變量之間存在著協整關系。但當變量個數只有兩個時,兩個變量的單整階數必須相同才可能協整。LHPI,LLPI均為一階單整,因此LHPI,LLPI符合I(1)過程,滿足協整的前提。
然后運用Johansen協整檢驗方法進行協整檢驗,結果如下:
結果表明:似然比檢驗統計量的值58.89167大約1%顯著性水平下的臨界值20.04,即LHPI和LLPI存在著協整關系,由此看見LHPI和LLPI在99%的概率水平下存在著長期的均衡關系。
(二)重慶市房價與地價關系的回歸分析
以一年為期來研究重慶市房價與地價之間的關系。
1.地價對房價的影響
本文采用回歸分析法探討地價與房價之間的關系,模型如下:
LHPIt=λ1+iLLPIt-i+μ1t(i=1,2,3,4)
回歸結果如下:
LHPI=0.246672-0.145222LLPI(-1)+0.524913LLPI(-2)+ 0.335536LLPI(-3)+0.238278LLPI(-4)
(0.710542) (-1.269299)(4.322719)(2.591604) (1.998530)
R2=0.887357 調整后R2=0.870669,F=53.17366
由以上可以看出,在5%的顯著水平下變量的t檢驗值不太理想,但方程整體的擬合程度較好,可推知各解釋變量存在多重共線性。故采用逐步回歸法進行調整,最終模型為:
LHPI=0.320320+0.412886LLPI(-2)+0.524077LLPI(-3)
(1)
(1.025719)(4.740514)(5.802192)
R2=0.878835,調整后R2=0.870758,D.W=1.874626,
F=108.7986
方程整體擬合情況較好,且變量間不存在正相關關系。由模型(1)可以看出滯后2—3期的地價對房價有正向影響,也就是說本期地價對滯后2—3期的房價有明顯的拉升作用。
2.房價對地價的影響
本文采用回歸分析法探討房價與地價之間的關系,模型如下:
LLPIt=λ2+ β iLLPIt-i+μu2t(i=1,2,3,4)
LLPI=0.251087+0.539481LHPI(-1)+0.654759LHPI(-2)- 0.419417LHPI(-3)+0.186782LHPI(-4)
(0.555682)(2.946117)(3.533417)(-2.247045)(1.012174)
R2=0.826956,調整后 R2=0.801320,D.W=1.727404,F=32.2575,在5%的顯著水平下變量的t檢驗值不太理想,經進一步調整后,最終模型為:
LLPI=0.620028LHPI(-1)+0.404280LHPI(-2) (2)
(4.043928 ) (2.683482)
R2=0.814820,調整后 R2=0.802873,D.W=1.888166,
F=68.20224
方程擬合程度較好,且不存在自相關。由模型(2)可以看出,當期地價受滯后1—2期的房價影響,換言之,本期房價對滯后1—2期的地價有正向影響。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上述研究表明:選定的樣本LHPI,LLPI為非平穩序列,但經過一階差分之后變成平穩序列。回歸分析結果顯示:
(一)重慶市房價與地價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從模型(1)可以看出重慶市滯后2期的地價每上漲1%,當期房價會上漲41%左右,而滯后3期地價每上漲1%,當期房價則上漲52%,滯后2—3期地價對當期房價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滯后3期的影響程度最大。從模型(2)可以看出,重慶市滯后1期的房價每上漲1%,當期地價會上漲62%,滯后2期的房價每上漲1%,當期地價會上漲40%,滯后1—2期房價共同影響當期地價。地價作為房地產開發商成本必定會影響房價,而房價的提高又增加了房地產廠商的可獲利性,轉而尋求更大規模的投資,繼而增大了地價上漲的可能性。房價和地價相互促進,營造了一個共同增長的趨勢。
(二)通過Johansen檢驗結果可以看出,重慶市房價和地價之間存在著協整關系,二者在長期內(一年以上)是相互影響的,二者在99%概率水平下具有一個長期的穩定比例關系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1.適當增加土地供應,嚴格控制住房用地價格。地價是影響房價的重要因素,只有增大住房用地的供給,才有可能降低土地價格,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價的上漲。
2.提高居民收入。國家通過宏觀調控體系抑制房價的過快增長,同時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只有個人收入增漲幅度和房價增漲幅度相匹配,消費者的實際購買力才有可能增加。
3.杜絕非法炒房現象。大量流動資產的介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房價。介于此,政府建立健全監督管理制度,統籌運用經濟行政手段保證房地產市場的良性運行,杜絕非法囤房炒房現象,已顯得迫切必要。
參考文獻:
[1][美]達爾摩爾#8226;N.古扎拉蒂.計量經濟學基礎[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2]李子奈,潘文卿.計量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葛紅玲.地價與房價關系研究[J].中國物價,2008,(9).
[4]錢忠好.中國高房價與高地價的關系之謎[J].經濟學研究,2008,(5).
[5]呂光明.中國房價與地價關系的多用途視角研究[J].城市發展研究,2009,(5).[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