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使用體育活動等級量表和自制問卷對海南省1 396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所得運動量與2006年海南省大學生的運動量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發現海南省大學生2009年的運動量遠遠低于2006年的運動量,同時,對海南省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方式、主要內容、遇到的困難等進行調查,以進一步分析海南省大學生的運動情況,達到科學健身的效果。
關鍵詞:海南省;大學生;體育鍛煉;運動量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5-0259-02
前言
體育鍛煉是運用各種體育手段,結合自然因素和衛生措施來增進健康、增強體質、調節精神和豐富文化生活的身體活動過程。科學實驗和實踐證明,體育鍛煉在人體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是維持和加強生命活動、延緩人體衰老、促進人類進化的有效手段;體育鍛煉對人體有良好的健身、健心、健美作用。因此,研究海南省大學生體育鍛煉情況有著極大的意義。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海南師范大學、海南大學、瓊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海口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共1396人,其中男656人,女74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先后查閱了相關書籍、期刊資料等,收集了研究課題所需要的有價值的資料,綜合參考多方面的研究結果,為本研究的選題和有關理論支持奠定了基礎。
2.專家訪談法 :在本研究中,從選題開始,到自變量表設計、統計方法的采用、統計結果的分析及小結部分,都向有關專家進行咨詢請教,力求正確。
3.問卷調查法:對學生體育鍛煉的評定采用體育活動等級量表,該量表有三個項目,分別從參加身體鍛煉的強度、時間、頻率三個方面來考察。每個方面分為五個等級,強度與頻率從一至五等級分別計1~5分,時間從一至五等級分別計0~4分。計分方法為:運動量=頻率×強度×時間。運動量最高得分為100分,最低得分為0分。其運動量的制定標準如下:小運動量≤19分;中等運動量為20~42分;大運動量≥43分。
本研究共發放問卷1 500份,收回1 428份,剔除無效問卷后,有效問卷數為1 396份,有效率為98%。
4.數理統計法:將所測試的數據用SPSS FOR WINDOW 11.5統計軟件建立數據庫。
二、結果分析
(一)海南省大學生體育鍛煉情況動態分析
表1海南省大學生體育鍛煉情況動態分析表
從表1可看出,海南省大學生2009年的運動量處于中等運動量的低位,尤其是女生的運動量較低,體育鍛煉的負荷較小。建議學校要積極倡導學生的課外體育鍛煉,特別要加強女生體育鍛煉。
我們把2009年調查的海南省大學生運動量的平均值以及男、女大學生運動量的平均值與2006年調查的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表明,2009年海南省大學生運動量的平均值比2006年運動量的平均值低9.30(P<0.001),男大學生的運動量低7.39(P<0.001),女大學生的運動量低8.08(P<0.001),表明海南省大學生的平均運動量在逐年降低。提示有關部門,特別是海南省高校體育教育部門對此現象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二)海南省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方式調查
表2海南省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方式調查
體育鍛煉可以彌補現代生活方式給人體健康帶來的不利影響,能調節和改善由于飲食、作息等長期不合理而形成的健康隱患。當今大學生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忽視了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見表2),學習時間組織參加體育鍛煉的占46.2%,學習時間自發的占7.9%,業余時間組織的占24.7%,業余時間自發去鍛煉的占20.8%。從調查結果可看出,海南省大學生自覺鍛煉的積極性還不夠,在業余時間組織參加體育活動的比例也不是很高。建議海南省高校進一步加大體育教學及課外體育鍛煉的改革與管理力度,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體育行為習慣及體育觀念,真正地使體育鍛煉成為學生重要的生活方式。
(三)海南省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內容調查
從運動醫學的立場來看,以增進健康為目的所進行的運動應考慮以下三種條件:(1)恒常運動;(2)有一定節律的持續運動,無呼吸紊亂或憋氣現象;(3)近于全身運動,不是局部運動。
我們對海南省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內容進行了調查(見表3),發現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內容依次是:羽毛球、籃球、慢跑、乒乓球、健美操、其他、排球、足球、徒手體操、武術、技擊類、體育舞蹈、民族舞蹈。體育鍛煉的內容很多,在選擇鍛煉內容時,建議首先應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只有從事喜歡的運動,才容易堅持下去;其次要考慮到可行性和安全性。
(四)海南省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遇到的主要困難調查
表4 海南省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遇到的主要困難
我們對海南省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遇到的主要困難設計了一個多項選擇題,對該問題的回答情況(如表4所示):遇到的主要困難依次是無時間、無場地器材、本人無興趣、缺乏技術指導、經濟困難、社會有壓力。從調查中可看出,大學生由于多種因素忽略了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其中無時間、無場地器材、無興趣的問題比較突出。建議海南省高校體育教育要進一步落實“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精神,讓學生從心理上重視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希望學校主管部門對場地器材缺乏的問題引起高度重視,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教育部的具體要求,盡快解決海南省高校體育場地設施不足、條件較差的具體問題。
小結與建議
(一)小結
1.海南省大學生2009年的運動量遠遠低于2006年的運動量,并具有顯著性差異,表明海南省大學生的平均運動量在逐年降低。
2.海南省大學生自覺鍛煉的積極性不夠,在業余時間組織參加體育活動的比例也不是很高。
3.學生對體育鍛煉中遇到的困難,排在前幾位的依次為:無時間、無場地器材、無興趣等。
(二)建議
1.建議海南省高校體育教育部門對此現象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要加強女生體育鍛煉。
2.建議海南省高校進一步加大體育教學及課外體育鍛煉的改革與管理力度,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體育行為習慣及體育觀念,培養體育鍛煉興趣,真正地使體育鍛煉成為學生重要的生活方式。
3.建議有關部門對海南省高校的場館建設應引起足夠的重視,確實落實場地設施差的這種現狀。
參考文獻:
[1]郝文亭.大學體育教育教程[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7.
[2]黃茂武,陳智勇,等.大學體育理論與實踐教程[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
[3]袁存柱,等.對海南省高校體育教學狀況的調查與分析[J].廣西體育科技,2004,(12).
[4]吳亞敏.河南省高校大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06,(7).
[5]袁存柱,等.對海南省大學生體育運動量和體育鍛煉感覺的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6).
[責任編輯 陳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