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研究女性旅游動機,用SPSS117.0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著重分析了不同女性特征下旅游動機的差異及其原因,得出欣賞風景、緩解壓力、購物等是現代女性的主要動機,并據此對女性旅游產品的開發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旅游動機;女性旅游者;個人特征
中圖分類號:F59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5-0173-03
一、研究意義
《中國旅游年鑒》近年來的統計數據表明,這幾年來,中國女性旅游者的數量一直呈增長趨勢,而且一直高于男性。隨著女性經濟的到來,女性就業率的上升、經濟地位的獨立以及傳統觀念的改變等原因使得越來越多的女性擁有足夠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閑暇時間來旅游。然而,作為一名女性消費者,能深切體會到現在市場上為女性所提供的旅游產品的不足,產品的單調性和同一性不能夠引起女性消費者想立即消費的欲望。因此,本文通過實證調查研究探討了現代女性的旅游動機,并對現代女性旅游產品的設計提出了幾點建議。
二、研究方法與數據收集
(一)旅游動機變量選取
本文首先從眾多國內外相關文獻中提取與女性旅游動機有關因素和指標。然后隨機抽取10名女性進行試驗性調研,最后針對試驗性調查的結果整理得出以下22項旅游動機(如表1所示)。
(二)問卷設計
問卷主要包括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被訪者的個人特性和人口學特征的調查,主要是用來分析不同特征下的個體在旅游動機上的差異。第二部分是旅游動機指標的測量,列出22個旅游動機指標,每個指標的測量采取利克特量表五級評分法,選項由非常同意、同意、無法確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項組成。其中,5代表非常同意,4代表同意,3代表無法確定,2代表不同意,1代表非常不同意。平均得點越高,表明該項動機越符合女性的出游目的。
(三)數據收集
問卷調查采取隨機抽樣調查,于2010年2月寒假期間,在廈門鼓浪嶼,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82份,其中有效問卷為176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別為91%和88%,達到了研究分析的要求。
(四)分析方法
本文使用SPSS11.7軟件。第一步是先對對問卷的第一、二部分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第二步對不同女性特征下旅游動機的差異進行歸納分析。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分析
1.人口統計學特征描述性統計分析。在年齡分布上,19~24歲的女性游客比例最高,為28.6%,這可能受調查時間的影響,本次調查時間選在寒假。25~44歲女性游客比例達46.2%。隨著女性就業人數的增加,經濟收入隨之增加,可支配收入加大,這使女性具備了購買旅游產品的經濟能力。55歲以上老年女性游客的比例最小,僅占11%。
在文化程度上,由于旅游是一種文化行為,要從旅游目的地中體驗出新的文化,要求旅游者有更高的文化修養和審美觀,因此高學歷旅游者是目的地的主體客源,調查結果中,大專及以上的女性游客占65.6%。
在月收入水平上,低收入者占絕大部分比重,這是因為青年女性及中青年女性游客的比例多,她們要么是學生無收入,要么是剛剛出來工作收入不高。調查中,1 000元以下的占28.7%;1 000元~2 000元收入的人群占37.8%;2 001元~3 000元收入者也占相當比重,達到23.3%,3 000元以上收入的占29%。與之相對應的是出游者的職業構成,學生占31.2%,其次是公司職員占25.6%,教育人員及政府人員比例相當,分別為12.4%和12%,其他職業的人數比例也有18.8%。
2.旅游動機特征描述性統計分析。表2反映了女性旅游動機調查結果。從中可看出,欣賞美麗的自然風景是女性外出旅游的主要動機,緩解生活和學習壓力的動機居于其次地位。“游覽著名的風景名勝地”,“旅游能緩和緊張的工作學習與生活壓力”,“在心情沮喪的情況下,旅游可以調節心情” 以及“游覽著名的歷史古跡”動機,得分點均高于4,分別為4.26、4.21、4.15、4.02,而且80%以上的人都贊同上述四項符合他們的出游目的。
“了解異地他鄉的風土人情或藝術文化”、“選購紀念品,旅游商品,享受在當地的購物體驗”旅游動機也不乏贊成者,得點分達3.87、3.69。“與家人或朋友旅游增進感情”得點雖然只有2.54,但仍有四成的女性認為“與家人或朋友增進感情”很符合或較符合他們的出游目的,這也體現了女性很注重感情培養的一面。
在眾多的旅游動機中,較遭反對的有“一時沖動”,“強身健體”,“在陌生的地方結交新朋友”,“從事考察活動或社會調查”,這說明現代女性旅游主要是觀光、娛樂和放松旅游。
(二)不同女性特征下的旅游動機分析
1.不同年齡的女性。不同年齡的人所處的生活環境不同,所扮演的生活角色不同,社會化的程度也有差異,因而在心理和行為層面有很多區別。
19~25歲的青年女性要么是在校學生,要么是剛剛工作,空余時間相對寬裕,沒有家庭負擔。這些人旅游動機強烈,且她們年輕又活力,好奇心強,但這些人經濟收入有限,其旅游動機多與文化有關。
26~35歲的中青年女性大多是未結婚但已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或者剛結婚尚未有孩子。單身未婚的在職女性大都寄宿在父母家,沒有家庭支出,可自由支配較多。剛結婚尚未有孩子的女性也沒有太大的家庭壓力,總之,這些女性一方面追求時髦,講究時尚,頻繁出入高檔消費場所。她們尤其喜歡購買昂貴的奢侈物品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位,并想贏得別人的羨慕與尊重。另一方面迫于工作壓力需要出來放松心情,緩解工作壓力。因此,旅游動機項目中,“旅游能緩和緊張的工作學習與生活壓力”動機排在首位,“選購紀念品,旅游商品,享受在當地的購物”動機也很靠前,平均值達到3.96。
36~45歲中年女性在生活中得扮演上班族、家庭主婦、好太太、甚至是好媽媽的多重角色,她們一方面通過旅游來暫時逃離現實、放松身心、減輕壓力。另一方面通過家庭游來增進與家人的感情。在旅游動機上,中年女性除了休閑度假、游覽觀光、放松身心外,以增進家人的感情而旅游的比率明顯高于其他各群組的女性。
46~55中老年女性旅游者正處于更年期階段,她們在生理和心理上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家庭生命周期來看,更年期女性正值家庭的“空巢”階段,閑暇時間充裕。從經濟上看,經過年青時期的奮斗,事業已獲得一定成功,有穩定的經濟收入。另外,孩子的獨立也減輕了家庭經濟負擔,可自由支配收入較多。“空巢”家庭中的母親沒有了孩子的束縛,偶爾想擺脫家務勞動外出散散心也成為可能的事情。56歲以上的老年女性游客不多,旅游動機也主要是以休閑度假、強身健體為目的,尤其是強身健體的愿望比其他各群組要強烈得多。
2.不同學歷的女性。調查結果中,學歷在大專及以上的女性的占65.6%,這是因為旅游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象,能夠起到啟蒙、教化、社交、愉悅身心、發展個性和提高文化素養的作用,所以,旅游會被更多的知識女性所接受。另外,旅游過程的本身是一種審美的活動,只有較深的美學方面的修養,才能體會到山川大河、文物古跡的內在美,才能感受到自然、歷史對人心靈上的震撼。因而,旅游的這種特質,對追求知識、完善自我的現代女性來講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和魅力。
隨著社會經濟和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接受教育的女性人數越來越多。文化程度的提高促使女性人格在不斷完善,意識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如購物、增長知識、開闊視野、休閑游憩、觀光游覽、訪友,她們有著強烈的旅游動機。
筆者在對高學歷女性出游動機的調查發現:在22項動機表述中,平均得分最高的是“游覽著名的風景名勝地“,其次是“增長知識和閱歷,提高文化修養”、“了解異地他鄉的風土人情或藝術文化”,得分最低的為“強身健體”、“一時沖動”、“結識新朋友”。此外,“旅游能緩和緊張的工作學習與生活壓力”、“選購紀念品,旅游商品,享受在當地的購物”、“參加會議”、“游覽著名的歷史古跡”、“探親訪友”的得分均在3分以上。總之,高學歷女性旅游動機主要在于放松、知識、文化、觀光。
3.不同收入的女性。從調查中可以看到,低收入人群占相當一部分比例,這可能是因為,被調查人員中,學生、青年女性占絕對數量,而這些青年女性的收入一般是無收入或低收入。收入不同的人,旅游動機水平差異非常顯著,收入越高,旅游動機水平也越高。旅游動機來源于旅游需要,已經產生的旅游需要,要轉化為旅游動機,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個人收入水平就是其中的一個。收入水平不同,人們的旅游支付能力也不同,從而產生水平高低不同的旅游動機。
通過對不同收入女性的旅游動機調查發現,低收入青年女性的旅游動機主要是集中在觀光、知識、新鮮、經濟上,而高收入的女性則更多的是追求品位、時尚、聲望。
4.不同職業的女性。不同職業女性,旅游動機也存在顯著的差異。因為不同職業的人,在工作性質和經濟收入方面差異很大,從而他們具有不同水平的旅游動機。如從事某些職業的人,工作性質要求他們經常出差,工作和旅游密切地結合在一起,他們要經常到各地進行商務活動或參加各種會議,旅游的機會和經歷較多,因此,比從事其他職業的人有更高水平的旅游動機。再如從事教育工作的,平時時間要求緊,工資收入低,他們的旅游動機水平相應就較低。而青年女學生雖然旅游動機最強烈,但限于經濟條件,旅游業只能局限于觀光、文化等動機上,出游時間也較多選擇在暑假和寒假。
本次調查結果中,學生旅游動機強烈,尤其以“游覽著名的風景名勝地”、“游覽著名的歷史古跡”等觀光類的旅游動機靠前,得分均在4分以上。而公司職員的旅游動機在“旅游能緩和緊張的工作學習與生活壓力”、“參加會議”旅游動機上有比較靠前的排名。
四、結論和建議
1.結論。隨著“女性經濟”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女性熱衷于旅游,她們因具有不同的性格、興趣、愛好,處于不同的經濟背景、家庭生命周期和職業而使得她們在旅游動機上表現出多樣性特征。但是不管何種類型的女性,她們在以下幾個方面是共同的:首先,欣賞美麗的自然風景仍然是所有女性的主要旅游動機。其次,購物上的愿望是所有年齡段女性中比較強烈的。再次,旅游動機中“旅游能緩和緊張的工作學習與生活壓力”在45歲以下的女性中有比較靠前的排名,在有些女性(如中青年女性)中甚至視為是最首要的動機。最后,縱觀女性旅游動機,大多都比較集中于觀光、放松、休閑娛樂等方面。
2.建議。女性旅游市場不僅是一個現實的市場,而且還是一個潛力很大的市場。旅游企業需要對女性的旅游動機進行激發,開發出適合女性旅游的產品和服務。
首先,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開發出具有可觀賞價值的自然風景,做到名副其實的宣傳,不要過分夸大。其次,購物逛街是女性的天性,因此可在目的地推出女性旅游購物店、購物街等。再次,從心理學角度上看,女性比男性更具感情化,因此,可以開展一些與親情、愛情、友情有關的活動。針對未婚青年女性可以推出“姐妹談心游”或“情侶游”,而對已婚女性可以推出家庭旅游,設計“全家溫馨度假游”、“母女游”、“父子游”等產品。另外,還可以在“三八”婦女節中,專為婦女節設計“婦女路線”,為女性提供一些免費或打折的旅游產品,這對中老年女性尤其具有吸引力。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越來越多的女性將旅游歸結為壓力釋放的一種方式。這是因為女性尤其是現代女性都肩負著“雙份工作”:一方面承受著事業的壓力;另一方面又周旋于家庭瑣事,加上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大著女性的精神壓力,使女性在精神和心理上產生高度緊張和倦怠。為擺脫工作和生活帶來的緊張與疲倦,女性常常希望借外出旅游暫時逃離現實,放松身心。為此,應大力開展女性休閑旅游,以緩解現代女性壓力。比如,可推出“走進綠色森林,享受天然氧吧”森林生態游、海濱風情游、篝火晚會等完全休閑型的女性旅游新形式,也可以設計一條如“清靜幽雅的散步街” 、溫泉游、SPA專項游等。
參考文獻:
[1]鄭向敏,范向麗.論“女性經濟”時代的女性旅游市場開發[J].旅游科學,2007,(3):65-71.
[2]范向麗,鄭向敏.女性旅游市場細分及其特征分析[J].經濟論壇,2009,(17):80-84.
[3]謝江紅.中國女性旅游市場開發初探[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6,(2):63-66.
[4]陸恒芹,蘇勤,陳麗榮.女性旅游者行為特征分析及其動機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6,(4):396-398.
[5]孫惠春.現代人旅游動機的心理學分析[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3,(2):102-104.
[6]鄧敏,李豐生.中國女性旅游消費市場初探[J].社會科學家,2003,(11):97-100.
[7]金平斌,郎富平.大學生旅游行為特征分析[J].旅游學刊,2004,(4):19-22.
[8]鄭昌江.女性旅游消費動因的分析[J].商業研究,2002,(5):143-144.
[9]李永紅.上海女性旅游消費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旅游管理碩士學位論文,2004.[責任編輯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