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聯網作為當前迅猛發展的新技術,已經成為當前的熱點話題。物聯網技術必將帶來一場深刻的科技變革,帶來人類科技文明的飛躍。但是,作為新興的產業存在,發展物聯網產業存在各個方面的問題。從物聯網的概念和應用領域入手,認為發展物聯網產業存在政策法規、技術方面以及商業模式方面的問題。借此分析,期望對物聯網產業的發展產生借鑒作用。
關鍵詞:物聯網;產業問題;應用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3-0186-02
一、物聯網的概念
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物聯網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
這里的“物”要滿足以下條件才能夠被納入“物聯網”的范圍:要有相應信息的接收器;要有數據傳輸通路;要有一定的存儲功能;要有CPU;要有操作系統;要有專門的應用程序;要有數據發送器;遵循物聯網的通信協議;有在世界網絡中有可被識別的唯一編號。
歐洲聯盟對物聯網的定義:物聯網是一個動態的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它具有基于標準和互操作通信協議的自組織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虛擬的“物”具有身份標識、物理屬性、虛擬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與信息網絡無縫整合。物聯網將與媒體互聯網、服務互聯網和企業互聯網一道,構成未來互聯網。
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將是一場新的科技革命,人類科技文明的一次飛躍。
二、物聯網的應用領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家電工電子示范中心主任趙國安認為:“物聯網前景非常廣闊,它將極大地改變我們目前的生活方式。”業內專家表示,物聯網把我們的生活擬人化了,萬物成了人的同類。在這個物物相聯的世界中,物品(商品)能夠彼此進行“交流”,而無需人的干預。物聯網利用射頻自動識別(RFID)技術,通過計算機互聯網實現物品(商品)的自動識別和信息的互聯與共享。可以說,物聯網描繪的是充滿智能化的世界。在物聯網的世界里,物物相連、天羅地網。
2008年11月在北京大學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移動政務“知識社會與創新2.0”研討會上,專家們提出移動技術、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帶動了經濟社會形態、創新形態的變革,推動了面向知識社會的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下一代創新(創新2.0)形態的形成,創新與發展更加關注用戶、注重以人為本。
有研究機構預計10年內物聯網就可能大規模普及,這一技術將會發展成為一個上萬億元規模的高科技市場,其產業要比互聯網大30倍。
據悉,物聯網產業鏈可以細分為標識、感知、處理和信息傳送四個環節,每個環節的關鍵技術分別為RFID、傳感器、智能芯片和電信運營商的無線傳輸網絡。EPOSS在《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報告中分析預測,未來物聯網的發展將經歷四個階段:2010年之前RFID被廣泛應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藥領域,2010—2015年物體互聯,2015—2020年物體進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體進入全智能化。
作為物聯網發展的排頭兵,RFID成為了市場最為關注的技術。數據顯示,2008年全球RFID市場規模已從2007年的49.3億美元上升到52.9億美元,這個數字覆蓋了RFID市場的方方面面,包括標簽、閱讀器、其他基礎設施、軟件和服務等。RFID卡和卡相關基礎設施將占市場的57.3%,達30.3億美元。來自金融、安防行業的應用將推動RFID卡類市場的增長。
三、發展物聯網產業存在的問題
(一)物聯網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技術方面的問題
1.技術標準不同的問題
世界各國存在不同的標準。中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于2006年成立了無線傳感器網絡標準項目組。2009年9月,傳感器網絡標準工作組正式成立了PG1(國際標準化)、PG2(標準體系與系統架構)、PG3(通信與信息交互)、PG4(協同信息處理)、PG5(標識)、PG6(安全)、PG7(接口)和PG8(電力行業應用調研)等八個專項組,開展具體的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
2.信息安全方面存在問題
信息采集頻繁,其數據安全也必須重點考慮。
3.協議統一方面的問題
物聯網是互聯網的延伸,在物聯網核心層面是基于TCP/IP, 但在接入面, 協議類別五花八門, GPRS/CDMA、短信、傳感器、有線等多種通道,物聯網需要一個統一的協議棧。
4.IP地址缺乏和兼容的問題
每個物品都需要在物聯網中被尋址,就需要一個地址。物聯網需要更多的IP地址,IPv4資源即將耗盡,就需要IPv6來支撐。IPv4向IPv6過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物聯網一旦使用IPv6地址,就必然會存在IPv4的兼容性問題。
5.終端多樣化需求的問題
物聯網終端除具有本身功能外,還擁有傳感器和網絡接入等功能,且不同行業需求千差萬別,如何滿足終端產品的多樣化需求,對廠商來說是一大挑戰。
(二)物聯網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國家安全、政策法規方面的問題
1.國家安全方面存在問題
中國大型企業、政府機構如果與國外機構進行項目合作,如何確保企業商業機密、國家機密不被泄漏?這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而且還涉及到國家安全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2.隱私方面存在問題
射頻識別技術是在物聯網絡中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在射頻識別系統中,標簽如果預先被嵌入任何物品中,比如人們的日常生活物品中,但該物品(如衣物)的擁有者,如果不能覺察該物品預先已嵌入有電子標簽以及自身可能不受控制地被掃描、定位和追蹤,這勢必會使個人的隱私受到侵犯。因此,如何確保標簽物的擁有者個人隱私不受侵犯,便成為射頻識別技術以至物聯網推廣的關鍵問題。而且,這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還涉及到政治和法律問題。這個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并從技術上和法律上予以解決。
3.政策和法律法規方面存在問題
物聯網涉及到的方面極為廣泛,它牽涉到各個行業、各個產業,需要多種力量的整合。這就需要國家的產業政策和立法上要走在前面,要制定出適合這個行業發展的政策和法規,保證行業的正常發展。
因此,對于復雜的物聯網必須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必須要有專門人和專門的機構來研究和協調,物聯網才能有真正意義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專門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和法律界定。
(三)物聯網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商業模式、產業鏈方面的問題
1.行業應用成為主要的商業模式,需要整體的解決方案
由于物聯網的新生事物的特點,物聯網商業模式必然存在不成熟、不完善的問題。現在只有小規模的行業應用案例和模式,這不能代表物聯網的“物聯”概念,然而,建立一個全國性的、龐大的、綜合的業務管理平臺,把各種傳感信息進行收集,進行分門別類的管理,進行有指向性的傳輸,這就是一個大問題。一個小企業甚至都可以開發出傳感技術,開發出傳感應用。但一個小企業沒有辦法建立起一個全國性高效率的網絡。沒有這個平臺,各自為政的結果一定是效率低、成本高,很難發展起來,也很難收到效果。
2.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器件成本高
物聯網發展過程中,傳感、傳輸、應用各個層面會有大量的技術出現,會采用不同的技術方案。如果各行其是,那結果是災難的,大量的小而簡陋的專用網絡,相互之間無法連通,不能進行聯網,不能形成規模經濟,不能形成整合的商業模式,也不能降低研發成本。因此,物聯網的產業鏈的完整性將成為整個產業更好發展的一個基礎。這個基礎將隨著物聯網行業應用的發展以及整個物聯網產業的規模發展而成長,并隨之降低成本。
Analysis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development
YIN Li-li 1,HU Wei-cheng 2
(1.Harbin branch,China UNICOM ,Harbin 150001,China;
2.Harbin office,Zhongxing communication shareholding co.,ltd,Harbin 150001,China)
Abstract: Of networking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hot topic. currently, networking technology will bring a profound revol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ap in human civilization. but, as a rising industry exist and develop its on-line industry in all aspects of the problem. Networking from the concept of object and application domain, as networking is believ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technology and commercial pattern of that analysis and look forward to an object of using the internet industry.
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industry problem;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