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與發展,交際教學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廣泛應用以交際法為主導的語言教學的今天,交際性語言測試的形式應運而生。在交際測試理論下,能從口語測試、主客觀題比例、完整的語境、綜合技能測試和評分標準這幾個方面更有效、更科學地指導和促進大學英語試題的設計。
關鍵詞:交際測試;大學英語;試題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3-0284-02
一、交際語言測試理論
(一)交際語言測試的產生
交際語言測試是在心理語言學、社會語言學時期產生的一種測試模式。20世紀90年代,美國應用語言學家Bachman提出了一個新的交際語言能力測試模式,該模式在當時的美國測試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被認為是語言測試史上的一個里程碑。Bachman認為,語言交際能力就是把語言知識和語言使用的場景特征結合起來,創造并解釋意義的能力。它由語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機制三部分組成。語言能力指具體的語言知識,指進行語言交際的運用語言知識;策略能力指運用語言知識的心理能力,是將語言知識運用于交際目的的手段;心理生理機制指語言交際時所涉及的神經和心理過程。它不僅指出交際能力應當包括語言能力、語篇能力和語用能力等范疇,而且指出它們之間不是一個簡單的并列關系,而是一種互動的關系。也就是說,語言的使用是一個動態的過程。Bachman的這一模式不僅較為全面地解釋了交際語言能力所包含的基本因素,而且說明了各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這為交際語言測試理論模式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交際語言測試的主要特征
交際語言測試是一種行為測試,是在真實或接近真實的情景中通過完成實際的交際任務來測量考生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因此,交際語言測試應體現三個原則,即交際原則、任務原則和意義原則。其特征具體表現為:
1.交際語言測試強調語言交際功能這一本質,而不是語言的形式和結構。如BEC口試,安排考生2—3人為一組,根據實際需要分析,確定考生話題,使得每一位考生都有明確的實際對象和交際目的。
2.交際語言測試雖然也測試語言知識,但更側重對語言行為的測試。試卷中規定若干具體的任務,任務的設計基于現實生活的需要,以檢測考生運用語言完成所規定的交際任務的能力。因此,考生不僅要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而且要具備正確理解各種交際情景,并能在不同的語境中恰當地運用所掌握的語言知識的能力。
3.交際語言測試材料力求真實,且具有代表性,體現在真實生活中以及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進行交際時使用語言的一些主要特征。
4.交際語言測試強調聽、說、讀、寫四種技能在語篇層次上的綜合運用能力,這顯然比結構主義離散的、脫離語境的測試形式又進了一步。因為語言在實際使用中各種技能之間是相互交織、相互轉化的,一種技能不可能孤立地使用,而獨立于其他技能之外。
5.在測試方法上,交際語言測試更注重于語言測試的效度而不是信度。這種測試雖然難以提供客觀、可靠的量化數據,但測試效度很高,可以更加直接地測量考生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
(三)評分的方法
1.Hughes的兩種評判途徑
交際性測試的主觀題的評判可以采用Hughes提出的兩種評判途徑:一是整體評判,即評分者根據對受試者表現的整體印象一次性評判。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評判迅速,一份試卷可由幾位評分者分別評分, 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證評分信度。二是分析性評判,即評分者根據特定評判標準對于測試任務的不同方面分別評分,然后綜合評定。這種評判方法的優點,一是可以促使受試者語言技能的均衡發展,二是評判者對一份試卷可給出多個分數,因而往往能保證測試的信度;其缺點是花費時間。為了彌補這些缺陷,有時需再進行一次整體性評判。
2.Bachman,Palmer和Farhady的評分方法
Bachman和Palmer認為,由于測試的目的不同,測試中涉及的任務量也是不同的。因而有很多種具體的評分方法,但概括起來可歸納為兩種:一是把成績看做成功完成的測試任務的數量,即把受試者答對的題的分數加起來。這種方法主要用于選擇或表達受限制的題項。具體實施這種方法一般有兩個步驟: 第一,確定構成“成功完成任務”的標準,即判斷正誤的尺度。第二,確定按對錯打分還是按不同的正確程度打分。如Farhady設計的多項選擇題的四個選項中,一項是既語法正確又符合社會習慣,選擇此項可得滿分2分;另外兩項是部分正確選項,即語言正確或得體各具其一,選擇這兩項中的任何之一者可得1分;最后一項是語言既不正確也不得體,選此項不得分。
Farhady設計的測試克服了交際性測試過去忽視語言準確性的缺點,吸取了分立式測試測驗語言項目的特點,并將其體現在評分要求中,從而使交際性測試與分立式測試有機地結合起來,發揮了兩者的長處。同時,可確定不同的語言能力等級,根據這些等級評判考試測試任務完成的情況。這種方法主要用來評判那些激勵型的題項,如口頭回答問題、作文等。
二、大學英語試題設計
1.口語測試
既然口語技能是交際能力中非常重要的技能之一,那么在大學英語正式考試中,將口語考試排除在外,這對于全面發展學生的交際能力是不可取的。交際性口語測試具有真實性、功能性、交互性、情景性和綜合性等特點。其常見模式有雙向交互式和多向交互式;常用的方法有角色扮演、面談和討論等。如果大規模考試的可行性能得以解決,那么口語考試將是正式考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許多大學,老師建議若能解決主觀性評分和大規模舉辦所帶來的諸多問題,口語測試應盡可能早地列入到大學英語專業考試(TEM)中去。1994年,南京大學已率先完成了對專業英語四級口語測試可行性的研究,且現行大學英語考試中的口語測試正在我國一些城市和省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2.主客觀題比例
語言考試中,所有考試題型不應都是客觀的,主客觀題的比例應加以適當的調整。然而,一旦在我國現行大學英語考試中增加了主觀題,就會出現評分者在打分時標準各有所不同的情況。所以,一方面,我們要對評分者進行培訓,以應用雙重評分原則(double scoring)來減少評分差異,保持評分的可信度;另一方面,我們在小規模的考試中,如進步考試(progress tests)和學業成就考試(achievement tests),可多采用主觀試題,在大規模考試中,如大學英語考試(CET),可適當控制主觀題的數量以避免因評分標準的差異所帶來的諸多困難。
3.完整的語境
在語篇的層面上,對應試者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水平應進行測試。我們以完型填空(cloze)為例,它選擇相對完整的文章,為應試者提供一定豐富的語境。現行大學英語考試中,一些含有完整語境的交際性測試題已正在被廣泛應用。例如:
Bill falls down on the ground from his bicycle and his leg hurts. He tells Dick the telephone number of his father's office and asks him to phone his father to come at once. Bill tells Dick not to ride too fast. Complete the five sentences in the following blanks. Don't Ride Too Fast
Bill: _____
Dick: I'm sorry to hear it. 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
Bill: _____
Dick: Is he in his office or at home?
Bill: _____
Dick: 553246. I've got it done. Now I'll run to the nearest public phone. Wait for me here.
Bill: _____It'll save time.
Dick: That's a good idea. I'll be back soon.
Bill: _____
Dick: Don't worry. I won't.
這種試題可以幫助學生將訓練語言表達能力作為重點,不僅要求應試者要理解上下文的邏輯關系、中心思想和對話中雙方的態度,而且要求懂得英語地道的表達方式以及文化差異。這種類型的試題可增加整個考試的有效性,因而,可以彌補在大學英語考試中將口語排除在外所帶來的弊端。
4.綜合技能測試
綜合測試法主張測試題應處于更大的語境框架中,從單詞擴展到連貫的語篇,同時,綜合考核應試者幾個語言特點的掌握情況和為交際服務的語言使用能力及語言運用能力。在一個完整的交流語場中,聽與說是密切相連的。然而,目前客觀性較強的聽力考試只注重聽的能力和對信息的接受能力,而在口語表達方面并無顧及。因此,在大規模的考試中,應在原有的客觀性較強的聽力試題上多加入口語表達的內容,使聽與說能得到更好的結合。例如:
Listening content:
M: Did you go to the English evening yesterday?
W: Yes, I did. I went there with some of my classmates.
M: I heard it was a great success.
W: _____
Choices given: _____
A: Yes, of course. It lasted more than two hours.
B: Why not? We danced till midnight.
C: Yes, it was. We all enjoyed the performance very much.
D: Oh, what a great time we had.
為選擇出正確的應答選項,應試者不僅要理解前句,更要清楚在真實語境中應答的適度性。因此,一定的語境交際知識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在現行的大學英語考試中,一些閱讀和寫作題對語言的理解和應用能力的測試仍具有局限性。所以,語言應用試題應趨向于對讀與寫的考查。這種題型的優點在于它向應試者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環境,幫助他們能用英語組織和表達自己的觀點。將語言理解和表達寓于讀寫,是書面交際的一個完整過程。此類題型可指導我們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以便學生們在將來的工作領域中能用英語寫好筆記、書面報告以及論文等。
三、結論
隨著交際教學法的不斷深入和擴大,實施交際性測試已刻不容緩。然而,交際性測試需要的不僅僅是在理論上的改進,在其可靠性、實效性、收集和采納考試結果以及評分標準等方面也需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當我們將大學英語考試的一些理論付諸于實踐時,我們應采取一些務實的態度。為了更好地明確在現行大學英語考試發展階段我們該如何做,我們就必須得進行調查、研究和深入的分析。無論怎樣,學習一門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實踐中應用,而且現行大學英語考試也是為了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測試。這樣看來,隨著交際性測試一些具體問題的逐步解決,交際性測試的前途將一片光明。
參考文獻:
[1] 陳曉扣.論英語客觀試題猜測的是與非及衡量方法[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1).
[2] 郭麗.大學英語校內測試模式的調查與分析[J].外語界,2003,(2).
[3] 孔文,李清華.大規模語言測試的走向:計算機適應性語言測試[J].外語界,2002,(2).
[4] 韓寶成.語言測試的新進展:基于任務的語言測試[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5).
[5] 何高大.外語測試的發展趨勢[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12).
[6] 李桔元.現代語言測試之我見[J].外語教學,2001,(6).
[7] 藺長旺.教育測試新理論——IRT的研究與應用[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5).
[8] 原萍.成就測試對外語教學的正面反撥效應[J].外語教學,2002(4).
[9] 曾葡初.論語用觀的語言測試[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3).
[10] 鄒申.語言教學大綱與語言測試的銜接——TEM8的設計與實施[J].外語界,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