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檢察法律文書釋法說理是當前檢察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它充分反映了司法活動的規律和內在要求,是檢察公開原則的具體體現,有利于保障當事人的知情權、提高檢察人員的素質、規制檢察權的行使。但由于該項機制實施時間不長,存在如說理不透徹、文書形式化、文書制作不標準等諸多問題。因此,要通過提高敘述式文書的比例、規范文書及說明文件的內容、增強檢察人員說理主動性和自覺性等方式,來進一步完善該項機制。
關鍵詞:檢察機關;法律文書;釋法說理
中圖分類號:D91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0-0249-02
人民法院判決書說理問題,已經實行了一段時間。判決說理的主動性,體現了中國社會長久稀缺的公權力的謙遜姿態,所以自它一出現,就幾乎獲得了社會各界的滿堂喝彩。但是,檢察機關的釋法說理問題卻顯得略有滯后,近年來才隨著檢察基礎理論研究的深入,而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一、檢察法律文書釋法說理的意義
檢察法律文書賴以存在的基礎是其合法性、合理性和正當性。釋法說理,就是檢察機關對自身法律監督行為進行法律解釋、舉證說明、以理服人的過程。因此,在檢察法律文書中加強釋法說理對于檢察工作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釋法說理是司法活動的規律和內在要求
檢察機關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各級檢察機關在依法行使檢察權的過程中會大量制作和使用檢察法律文書。檢察法律文書,是各級檢察機關行使檢察權的重要文字憑證,是保證法律事實的重要工具,是辦理案件的客觀記錄。好的法律文書,對于依法懲治犯罪、維護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義。檢察法律文書是檢察機關行使檢察權的重要載體,而檢察權作為國家司法權,要釋法說理,要尊重并保障有關訴訟參加人的知情權和參與權,這是司法活動的重要體現。
(二)在檢察法律文書中進行釋法說理,也將使得檢察機關的職能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威信進一步增強
檢察機關依法作出的決定、提出的建議必須以社會的理解、接受和認同為歸宿,否則,失去民眾支持,這些決定、建議便會失去存在的根基,無法取得實效。細節成就完美。通過加強釋法說理,檢察法律文書可以成為翔實的說理論文,成為普通公民可以用來學習的法律教材。如果檢察法律文書說理透徹、分析精辟、語言精當、法情交融,使人有如“與看好詩詞一樣悅心”的感覺,那么,在保障訴訟順利進行、化解矛盾、教育當事人及修復被破壞的社會關系等方面,一定會發揮更有效的作用。檢察機關是國家法律監督機關,行使法律監督職能,檢察機關自身的執法質量是開展法律監督的重要前提。加強釋法說理,可以使我們的每一個決定,都建立在充分論證和縝密思考的基礎上,保證法律監督工作具有充分的、正當的理由。從這個角度看,加強釋法說理,規范檢察法律文書是落實高檢院“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執法水平和辦案質量”的有效途徑。釋法說理的加強,不僅能有力地促進辦案質量的提高,還將通過良好的執法效果,取信于民,在社會上鞏固檢察機關的良好形象,增強檢察機關的公信力。
(三)在檢察法律文書中進行釋法說理,是檢務公開的要求,是防止檢察權被濫用、促進訴訟和諧的有效途徑
檢察權與其他任何一種公權力一樣,同樣存在被濫用的危險和可能性。為了避免檢察權被濫用,要求檢察機關在進行法律監督工作時加強釋法說理工作,提出并落實有關釋法說理的基本要求,就可以在相當程度上降低檢察機關獨斷專行、濫用權力等不良現象的幾率,這也體現了檢務公開的要求。另外,檢察法律文書的釋法說理工作通過以透明、公開的方式透徹、充分的說理,增進當事人與司法機關之間的溝通與理解,提高當事人對事實和法律的認識,以理服人,和平息訟,促進檢察機關與當事人、檢察機關與其他辦案單位以及檢察機關之間的相互理解,有利于促進和諧訴訟,有效防止上訪、纏訟等現象的發生。
(四)在檢察法律文書中進行釋法說理,是提高檢察人員素質的重要渠道
要做到充分的釋法說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是對檢察人員素質的全面考驗,只有具備過硬的歸納事實能力、全面分析證據能力、法律適用能力、運用政策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才能勝任;可以說釋法說理工作是檢驗檢察人員法律功底的工具之一。檢察人員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鉆研,不斷充實自己,才有可能完成這項工作,故釋法說理工作也是推動檢察人員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的動力和重要渠道。
二、目前檢察法律文書釋法說理概況及缺陷
(一)檢察法律文書基本無說理
即便有說理,也是高度概括,沒有針對性,缺乏邏輯性,采信度不高,無法做到以理服人。表現有多種:(1)文書內容要素不齊全,遺漏必須列舉和分析的證據材料內容;(2)畫蛇添足,將與案件處理無關的事實和所謂的理由予以羅列;(3)說理層次混亂,條理不明,造成漫無中心,甚至令人不知所云;(4)說理程式化,“一句式”說理,該重點闡述時卻淺嘗輒止,或理由缺乏針對性,實際上就等于沒有進行司法說理;(5)文書寫作風格不當,冗長煩瑣或者過于簡潔,讓人難以把握,或者遣詞造句和使用概念不準確。
(二)文書形式僵化,千篇一律
不可否認,現行的檢察法律文書繁簡不分,不管哪類案件,也不管具體案件具體情況,要么高度概括,要么不分巨細,使得辦案人員在司法實踐中不得要領,無所適從,嚴重影響司法的公信力。
(三)文書制作不標準
即便是在填充式文書中,也存在填寫不規范、不完整等常規性錯誤。填充文書太隨意。檢察機關現行159種文書格式中,除刑事起訴書、民行抗訴書等十余種法律文書外,90%以上均為填充式文書,承辦人員只須援引法條,填寫當事人概況、案件性質等要素即可制作完成。填充式文書結構過于簡單,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文化需求已不相適應。而且,即便是在填充式法律文書中,也存在諸多問題:(1)填寫文書不完整,包括填寫法律文書缺項漏項突出、引用法律條文不準確、適用對象和范圍不正確等錯誤。(2)填寫文書不規范,包括日期、法律條文、文書編號等項目的書寫不規范等一般公文寫作中的常見錯誤。
三、改進辦法
(一)改革檢察法律文書,提高敘述式文書的比例
檢察法律文書是檢察機關行使檢察權的重要載體,檢察法律文書在形式上可以劃分為填充式和敘述式文書兩種。但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檢察法律文書格式來看,填充式法律文書占了絕大多數的比例,達到90%以上。而敘述式法律文書所占比例不到10%。這嚴重影響到檢察法律文書釋法說理工作的開展。在法律文書中進行說理,就必須給釋法說理留出一定的空間,而填充式檢察文書不能做到這一點,只有敘述時法律文書才有可能對案件的事實認定、證據分析、行為定性和法律適用等問題進行詳細、深入的闡述。故筆者建議,在檢察法律文書中提高敘述式法律文書的比例,對須要釋法說理的文書盡可能制作敘述式文書。
(二)規范檢察法律文書及說明文件的內容
檢察法律文書增加釋疑說理內容,不能隨心所欲,而是要有所遵循,要講究格式規范。在現今填充式檢察文書占據大半壁江山的情況下,另附說明文件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但是如何制作說明文件,說明文件的法律性質又是什么,對于不同的法律文書是否適用相同的說理格式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是亟待規范的問題,都應該通過規范來解決。只有解決了這些形式上的要件,釋疑說理工作才能得到根本的保障。
(三)培植檢察人員正確的司法理念,增強釋法說理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事在人為,一切工作都是需要靠人的行為去完成。檢察法律文書的釋法說理工作只有通過檢察人員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才能完成。必須要強化全體檢察人員的說理意識。缺乏說理意識,就無法加強說理。所以,有必要進一步培植檢察人員正確的司法理念,促使他們樹立以“加強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為核心的司法理念,使每位檢察人員有司法為民、程序正義、以人為本的意識,杜絕特權思想、霸道思想,在工作中以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務實的作風,認真對待群眾訴求,文明執法,依法正確行使職權,維護法律尊嚴。同時要有落實檢務公開,增強工作透明度的意識,將合理范圍的法律監督過程自覺置于群體的視線中,主動、自覺說理,以此加強自我監督,規范檢察司法行為。
Analysis of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law in the prosecution legal instrument
ZHANG Wei-ya
(Wenzhou people's procuratorate ,Wenzhou 325027,China)
Abstract: The legal instrument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ocuratorial reform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it fully reflects the judicial activities of the laws and inherence request and the public of the principle, beneficial to the concrete guarantee of the parties to know,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curatorial and procuratorial powers independently exercise. But because of the mechanism for time not long, as he is not fully formalize, documents and document production problems such as standard. therefore, to improve the instrument by the story of the standardized instrument, and that the content and enhance procuratorial reasoning initiative and do so, to further improve the mechanism.
Key words:procuratorate organs; legal instrum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