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打開高職應用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的新途徑,增添畢業生的素質和競爭力,山東商務職業學院商務外語系以任務為導向,針對專業基礎課程進行一系列改革,以期從根本上解決人才輸出過程中所存在的弊端及不足。
關鍵詞:高職;應用英語教學;任務導向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1-0302-02
一、煙臺市高職應用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鑒于目前高職教育所面臨的困境,高職應用英語專業的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為此,山東商務職業學院商務外語系以煙臺地區職業教育英語專業教學現狀為突破口,主要從社會、學生、企業及學校四方面進行分析,找出目前英語專業發展處于困境的原因,挖出根源,以發現應對措施,達到培養技能型、高素質人才的目標。
(一) 煙臺市情況簡介
煙臺市是一個海濱開放城市,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宜人,為工業、商業、旅游業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條件。煙臺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等優勢促進了經濟的大幅度發展,也為職業人才的就業提供了客觀條件。
(二)煙臺高職應用英語專業教育現狀分析
然而,目前在煙臺市范圍內,傳統職業教育形式仍占主導地位,培養的人才不能滿足企業和社會需求,具有極大的單一性。目前,煙臺共有15所高校,其中職業院校有6所,占了煙臺市高校的40%(如下表所示):
在濃厚的學術氛圍影響下,職業教育本應蓬勃發展。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煙臺的高職類教學仍然滯后。在這6所職業類高校中,煙臺職業學院和山東商務職業學院是綜合類高職院校,其中煙臺職業學院設有14個系、兩個教學部、7個學院,開設74個大專專業,山東商務職業學院設有6個系,1個教學部,開設20多個專業。同時,這兩所高校也只是唯一兩所開設英語專業的職業院校。因此,從數量上來說,煙臺地區高職類英語專業畢業生不占優勢。山東商務職業學院外語系在開設高職應用英語專業的同時,還開辦了五年一貫制的英語專業。
二、對企業、畢業生的調查問卷
為充分了解應用英語專業的發展前景及存在問題,我系做了詳細的調查問卷。問卷通過郵寄和現場的方式進行。針對畢業生的調查在煙臺職業學院和山東商務職業學院07級高職畢業生之間開展。調查人數為120。發放問卷120份,收回114份,有效問卷為112份。針對畢業生的調查在駐煙12家外貿企業的不同用人部門展開,發放問卷48份,收回46份。有效問卷46份。
對企業和畢業生的問卷調查體現出四方面的問題:(1) 畢業生英語基礎差,兩年半五個學期的專業學習不足以提高原有英語基礎。(2)就業形勢嚴峻。(3)社會輿論對專科學歷的認識誤區。(4)高職英語教學投入缺乏。
從這四方面的問題中可以看出,在畢業生的供需環節,畢業生的質量是關鍵。單純的語言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商務英語人才市場,因此必須具備足夠的跨專業知識和技能,才能增強畢業生的競爭能力。人才市場不是不需要畢業生,而是因為大部分畢業生的素質不能滿足人才需求。這就需要加強人才培養。任務型教學在這個環節中將起到重要作用。在任務的引導下,學生可以更高效率的學到和實踐到必要的語言知識和專業知識,使高職英語專業學生成為雙技能的社會人才。
三、任務導向教學改革的實施
(一)任務導向教學改革的實施現狀
任務導向教學就是以工作任務為中心,選擇、組織并學習工作知識的教學模式。是行為導向的一種,也是中國高職高專教學課改的主要方向。
Jane Willis對任務下的定義是:“任務”就是學生為達到某一交際目的,使用目的語來獲得產出的活動。Jane Willis(1996)將任務學習法分為以下三個步驟:(1)前任務:教師引入任務,呈現完成任務所需的知識,介紹任務的要求和實施任務的步驟。(2)任務環:以個人、雙人、小組等形式執行各項任務,小組向班級報告任務完成的情況。(3)后任務:由分析(學生分析并評價其他各組執行任務的情況)和操練(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練習語言難點)兩部分組成。
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過程中,以任務為導向的教學法能夠加強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和動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合作意識。在前任務環節,由教師引入任務,以Presentation的形式,將新課內容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并增強授課的目的性 [1] 。在任務環節,教師要明確任務內容,使學生能夠清楚的領到任務,并為任務的實現作準備。任務的完成不僅需要明確的導向,更需要學生的分組合作和配合。在后任務階段,由學生自己總結執行情況,并落實所掌握的知識點。
(二) 應用英語教學中實施任務教學法的可行性
應用英語的教學過程從語言學習開始,以實用英語和技能教學為目的,是語言應用與專業知識緊密結合的課程。在應用英語中,既包括語言學知識,又涉及某一特定的專業知識,該課程的設置主要以社會需求和崗位要求為依據 [2]。其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在一定工作環境中運用英語開展工作的能力。商務英語、會展英語、旅游英語、英語教育等專業都是應用英語所涉及的范圍。
(三)實行任務教學模式所需達到的標準
任務教學模式對培養目標、師資力量、教學資源、教學環境、教材、教法都有極高的要求。要想完成原有教學模式的改革,實行以任務教學為導向的教學改革,必須在這些方面加大改革力度,達到一定的水平。我系在實行任務教學模式改革中具有的優勢:
1.復合型外語人才的培養理念。復合型英語人才可以被定義“掌握一門外語,一門專業或幾門相關學科”的人才。但是從本質上講,應用英語人才不僅應該是知識復合,而且應該能力復合、思維復合,不僅做到知識融合,還要做到學科交叉和技術集成。高職英語教學就是培養復合型創造性英語人才的一條有效途徑。
2.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目前山東商務職業學院商務外語系的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語言功底好、開拓意識強、學術水平高、職稱和學歷層次合理、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現有專業教師30人,其中副教授7人,講師10人,助教10人,外籍教師3人,專業教師中85%以上具有碩士學位,并有一批從海外歸來的青年教師,在學科教學中發揮著骨干作用。
3.合理的班級設置。任務教學法,適宜于小班教育,但目前中國高職院校,由于大學擴招,班級人數一般都定在50人左右,因此,全面開展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存在著一定難度。山東商務職業學院商務外語系堅持小班授課,擺脫利益驅動,一切以教學質量為導向,班級人數固定在35~40人,適合教師進行分組活動和任務教學。
4.完善的教學資源配備。任務教學對教學資源要求較高。(如教室、討論室、練習室、器械、網絡圖書資源等)山東商務職業學院在硬件設施上達到了全省一流水平,語音室、實驗室、視聽教室、一體化教室一應俱全,教學樓中配有50%的多媒體教室,保證英語教學中的試聽講結合,能更好的保證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
5.新穎、實用的教材及課程設置。商務外語系在豐富的教學經驗基礎上,大力度整合教材,彌補新視野綜合英語和牛津大學英語等優秀教材中的不足,鎖定其具有創造性和實用性的部分,取長補短,形成更為實用更貼合目前高職教學的校本教材。在課程改革方面,在打破以往的單一教學的同時,要從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材設置、考核方法等方面實現教學的立體化,將培養目標定位為立體化復合型人才,滿足社會的需求 [3]。
6.先進的教學理念。我系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拓展,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突出學生技能強化訓練。根據我系的特點,積極探索外向型的發展道路,目前已同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的教育機構合作建立了出國留學機制,為學生的留學和就業創造廣闊的平臺。經過三年系統的學習,學生畢業后可在國內外企事業單位、涉外經濟管理部門、對外貿易企業、旅游等各類行業從事商務往來、管理、翻譯等工作。
四、對實施任務導向教學法的思考
任務教學法不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法,而是各種以能力為本的教學方法的統稱。我們把它定義為: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行為能力為目標,在教師的行為引導下,通過多種不定型的活動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和興趣,使學生主動地使用腦、心、手進行學習的教學方法。這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是提高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創造性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五、結論
隨著全球化社會和數字化社會的到來,瞬息萬變的社會和不斷更新的技術需要每個人都能及時地去捕捉和學會自己需要的知識,高職院校必須運用適應現代化規模生產對技術工人提出的個性化需求的教學方法,因此學校應該培養學生學會學習,隨時尋找對自己有用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工作能力。行為導向教學法正是適應了這種要求,可以更好地提高人才培養的有效率,為社會輸送更多優秀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任愛珍,劉榮才.高職教育課程設置體系的建構[J].職業技術教育,2007,(1).
[2]黃妍.關于實施“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成才之路,2008,(28).
[3]呂爾欣.淺談高職應用英語專業課程設置改革的實踐[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07,(5):49.
[責任編輯 陳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