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紀充滿著挑戰,當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需要解決基本的生存問題之時,又要面對過去因單一的經濟利益驅動而過度開發帶來的環境問題、溫室效應問題、資源危機問題等等,人類要繼續發展下去,就必須面對并盡可能解決這些問題。就解決溫室效應問題而引出的低碳消費話題進行了一次調查問卷。調研獲得的相關結論有助于政府職能部門采取相應政策、措施,引導人們樹立低碳消費理念,倡導低碳消費行為。
關鍵詞:溫室效應;應對策略;低碳經濟;低碳消費
中圖分類號:F124.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1-0215-02
引言
隨著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人類對能源消耗必會持續增長,發達國家是能消耗大國,也是產生溫室效應的主要源頭,加上發展中國家正在謀求走工業化道路以改善民生,全球能源需求必將持續增長,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處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黃金時期,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推進,能源需求總量還將有更大的增長幅度。因此必須重視并妥善解決溫室氣體帶來的環境與資源問題,以解決世界及本國人民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倡導低碳經濟和低碳消費話題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來的。本文就低碳消費問題在江蘇常州地區作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一、調查情況概述
本文從提高人們的低碳經濟意識、尋求低碳消費對策、自覺踐行低碳消費生活方式等問題展開調查,通過調查問卷活動及對相關數據的采集分析與相關結論。目的之一是宣傳關于低碳經濟方面的知識;目的之二將調研得到的有關信息和結論為政府部門制定發展低碳經濟決策提供參考價值。本次調查地點:是選擇常州地區的部分學校、事業單位、企業的員工,調查方式主要采取問卷調查、資料查詢、訪談活動等。調查對象涉及不同年齡、不同學歷、不同職業,反映的情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問卷調查方法采用隨機抽樣法,共發放205份調查問卷,收回198份,有效問卷195份,有效回收率95%,數據采集處理采用Excel統計及圖表處理。
二、調查結果反映出的幾個問題
1.人們對了解低碳消費知識態度是積極的。有55%的人表示會主動去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有36%會在方便或他人影響下去學習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因此,可以肯定絕大多數人是想了解關于低碳經濟方面知識的。
2.人們對低碳經濟的有關信息了解不夠,政府需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人人關注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氛圍。從表1、表2中看到,8%的人沒聽說過,84%的人是聽說過但不是很了解,加起來92%的人對低碳經濟的相關問題是一知半解,64%人不知道對中國當前的碳排放總量排到世界第二,18%的人猜測,卻結論不正確,只有10%的人是正確回答了這個問題,這就反映出人們的低碳經濟的認識是一知半解。也暴露出職能部門對低碳經濟知識宣傳力度遠遠不夠,影響人們參與低碳消費活動的程度。
表1
表2
3.人們參與低碳消費行動需要經濟杠桿與宣傳教育并肩齊用。在選擇何種情況下購買環保產品時,52%的人選擇在價格與普通商品相近時考慮購買,25%的人在環保產品價格高于其他產品價格時仍考慮優先購買環保產品,15%的人在購買商品時沒有考慮環保因素。調查結果顯示,要引導人們采取低碳消費行為除了宣傳教育外還需要用經濟杠桿來調節,即政府制定相關遏止高碳排放、鼓勵低碳消費政策鼓勵人們選擇低碳消費。
4.樹立低碳消費理念,倡導低碳消費行為,需要長時間引導和養成的過程。當問到您遇到別人破壞環境是否會主動勸阻?調查表明,只有6%人對破壞環境的行為自覺主動勸阻,86%的人選擇偶爾勸阻,行為具有不確定性和離散性。說明大多數人尚未形成低碳意識。低碳經濟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文化,是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長遠戰略,這就需要長期培育,以形成一種習俗,一種生活方式,為此,在宣傳教育過程中,要立足長遠、立足社會利益,堅持不懈地做好宣傳與教育工作,以達到兩個目的:一是讓民眾能比較全面地了解關于低碳經濟的相關知識,懂得發展低碳經濟與人們生活、人類生存的關系;二是引導企業改變觀念,把低碳看做企業所從事的事業。
三、倡導低碳消費環境的必要性與工作著力點
1.只有營造出低碳消費市場需求才能促進低碳生產。馬克思曾在其著作《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說:“消費的需要決定著生產,不同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每個有機整體都是這樣。”可見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著生產的發展方向與趨勢。企業的目標都是為追求利潤最大化,而消費作為生產的最終目的和再生產新的需求起點,是企業實現利潤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因此只有消費群體接受并實行低碳消費才能從根本推動低碳生產,缺乏低碳消費就無法給低碳生產找到一個最終的出口,那么整個低碳生產也將是空中樓閣,無從談起。因此實現低碳消費不僅僅是消費本身的問題,而且是關系到低碳生產能否順利開展,最終實現的根本性問題。
2.政府要總攬全局,統籌安排,倡導低碳消費,實現低碳生活。實施低碳經濟的關鍵力量是政府宏觀政策與執行和公眾態度與行動。表3調查顯示,大部分人認為,政府公共政策和執行與公眾自主行動是實施低碳經濟中最關鍵的兩種力量,分別占34%和37%。另外,國內行業發起、國際氣候談判分別是19%和15%。
表3
四、發展低碳經濟、激勵低碳消費的對策措施
1.利用多種媒體渠道開展關于低碳經濟知識的宣傳教育。將低碳經濟知識納入市民素質教育中長抓不懈,還應發動社會團體、文化傳媒等力量組織系列化低碳活動,在全社會營造低碳生活氛圍,并有專門的職能部門監督與管理,保證教育活動正常有序地開展。
2.政府通過減免稅費、提供財政補貼等措施引導消費者節能減排,實現低碳生活。70%人主張對低碳經濟產業制定相應的補貼政策,65%人主張制定限制高碳消費的經濟措施,71%的人主張節能知識的宣傳。節能降耗不能僅僅依靠個人道德和認識來體現,應該有一種剛性的制度來約束人們節約能源,如果政府對節能的要求有制度性的保證,那樣將會極大地推進節能措施在政府層面以及企業方面的有效落實。一方面,政府要出臺政策和法規鼓勵企業、公民和社會組織實行低碳消費,如制定獎勵措施,對于開發低碳產品,綜合利用自然能源,投資低碳生產流程的企業,給予支持和鼓勵,并在貸款、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另一方面,抑制消費主體的高碳消費方式,引導消費主體選擇低碳消費模式。
3.規范媒體宣傳行為,避免出現過度渲染“奢侈消費”,過度追求高消費的現象,引導大家做到適度消費、低碳消費。“低碳生活”是提倡大家從自己的生活習慣做起,控制或者注意個人的碳排量,讓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下來。反對和限制盲目消費、過度消費、奢侈浪費和不利于環境保護的消費,徹底改變與節能減排背道而馳的陋習。
4.政府機關自身引領低碳消費,行政職能部門應推出低碳消費行為規范。當前機關事業單位辦公節能和公務用車的節能實在令人驚嘆。據北京市建委和發改委能源審計公示顯示,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接受能耗審計的20個國家機關的36棟建筑,政府公務人員人均年耗電量3 072.5度,是北京居民人均用電量488度的7倍,結果基本一致。大城市如此,小城市也差不多。2009年,湖北省首次公示部分省直機關辦公建筑建筑能源審計結果,包括省建設廳、交通廳、發改委在內的20 個省直機關辦公樓,每年每平方米的平均耗電量為80度,是普通民宅的3~4倍,《長江商報》6月15日)。倡導低碳節能的政府機關如果是個高碳耗能大戶,又怎能引導民眾響應低碳消費呢?
因此,在推進節能減排、低碳經濟和低碳消費中,政府應當知難而進,做全民的表率,從自身辦公節能和公車改革做起,制定并執行合理的人均辦公面積和能耗定額,改革現行的公務用車制度,從政府財政預算和執行上實施硬約束,實現能源和財政資金的雙節約,在民眾中樹立起政府帶頭節能、倡導低碳消費的公仆形象。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7.
[2]人民網,http://su.people.com.cn/GB/154687/154728/11049429.html.
[3]王仕軍.低碳經濟研究綜述[J].開放導報,2009,(5).
[4]鄒驥.論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技術和政策路線圖[N].中國環境報,2010-04-26(8).
[5]鳳凰財經網,http://finance.ifeng.com/news/20100610/2297780.shtml.
[責任編輯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