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文化是以企業管理哲學和企業精神為核心,凝聚企業員工歸宿感、積極性和創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論,它具有凝聚功能、導向功能、激勵功能、約束功能和塑造形象作用。企業文化建設在企業的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推動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決定著企業的興衰,已成為企業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靈魂。
關鍵詞:企業文化;人本管理;可持續發展;經濟全球化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1-0027-02
一、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靈魂
21世紀,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文化的競爭。俗話說,一個沒有優秀文化的民族,不能自強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樣,一個沒有優秀企業文化的企業,也很難自強于市場競爭之中。世界上著名的長壽公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他們都有一套堅持不懈的核心價值觀,有其獨特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作為嶄新的現代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已成為企業競爭力的基石,決定著企業的興衰和可持續發展。
1.關于企業文化的定義和內涵。企業文化是以企業管理哲學和企業精神為核心,凝聚企業員工的歸宿感、積極性和創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論,是企業全體員工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培養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及行為規范。它是一種管理文化。企業文化理論強調把對人的管理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動規律基礎上,以尊重人、重視人與塑造人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重視職工需要,調動職工積極性,不斷提高職工素質,引導企業員工為企業和社會的發展而努力,并通過各種渠道對社會文化的大環境產生重要作用。
企業文化不僅具有文化現象的內容,還具有作為管理手段的內涵。首先,企業文化是以企業管理主體意識為主導、追求和實現一定企業目的的文化形態,并不是企業內部所有人員的思想、觀念等文化形態的大雜燴。其次,企業文化是一種組織文化,有自己的共同目標、群體意識與之相適應的組織機構和制度。最后,企業文化是一種“經濟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和企業職工在經營生產過程和管理活動中逐步形成的。
企業文化具有凝聚功能導向功能、激勵功能、約束功能、塑造形象作用。
2.企業文化推動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的內容簡單明確,價值觀得到員工的廣泛認同,在這種價值觀指導下的企業實踐活動中,企業的主要員工會產生使命感,對企業及企業的領導人、企業形象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從而在企業理念、企業價值觀等方面產生使命感,激發創新能力,為企業的長遠目標努力,使企業文化成為企業發展內在動力的基礎。
3.企業文化促使企業可持續發展。眾所周知,物質資源總有一天會枯竭。但是企業文化是生生不息的,它會成為支撐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支柱。
二、企業文化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聯系
1.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企業可持續發展,即指在可預見的未來中,企業能在更大的規模和范圍上支配資源,謀求并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和市場占有率,戰勝自我的局限和約束,從而取得比先前更好的發展環境和更多的收益。
(1)企業可持續發展是存在可預見的未來的約束的。(2)更大規模更大范圍的支配資源。資源是企業運營的基礎。企業除了通過內部開發及管理方式、方法的提高來擴大自身資源的支配規模和范圍之外,更要采取產運營的手段進一步利用、支配他人的資源。(3)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企業的發展要求市場空間的不斷擴大,要求企業擁有更多的顧客。只有不斷地提高市場占有率,才能支撐企業的不斷發展。(4)追求超越、創新。企業發展是實現超越的結果,而超越又是創新所至。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不斷的超越。發展的可持續性要求企業在超越上創新,在創新中超越,使企業發展的勢頭能夠持久得以保持。(5)全面協調的發展。這主要體現為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以及所帶來的良好的財務業績。
2.企業文化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聯系。企業文化對企業的影響無所不在,影響著職工的素質、管理的方式和水平、技術的水平和運用、產品的開發、市場的開拓等方面,影響著企業的生產力,影響著企業的價值觀,影響著企業目標的制定和實現,影響著企業的深化改革。為企業發展創造良性的循環環境,成為推動企業發展和持續發展的動力、基石和靈魂。
三、影響企業持續發展的因素分析
(1) 品牌效應使企業可持續發展擱淺。(2)制度的缺陷拖延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3)文化缺失阻礙企業可持續發展。(4)管理理念的滯后影響著企業可持續發展。(5)人員素質影響著企業可持續發展。(6)員工行為的習慣性制約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建設企業文化促進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21世紀的競爭將會因經濟全球化而加劇,超強的世界經濟的競爭,對企業的經營思想、價值觀念、思想道德、制度建設和行為規范,都將是一種嚴峻的考驗。因此,要想在經濟全球化中生存并有所作為,不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就難以在世界大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企業競爭具體表現為產品的競爭,產品競爭的背后實際上是企業文化的較量。企業文化較量的實體是企業高素質的員工隊伍,高素質的企業員工隊伍來自于比較完善的企業用人機制和良好的企業用人環境。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這個國家的文化,一個企業的發展同樣離不開這個企業的文化。建立新世紀企業文化,是創造和諧的企業氛圍的優良的企業環境,使企業能夠在新世紀的機遇和挑戰面前得以穩定、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
1.企業文化必須服務于企業經營。企業文化不能脫離企業的經營孤立地存在,企業文化的形成、發展和完善必須依附于、服務于企業的經營活動。
2.以健康發展為目標,建設符合自身實際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一個團隊在完成一項事業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由于企業文化具有靈魂、凝聚、約束、向導、激勵等方面的作用,因此,也就決定了企業文化其實就是一種以做大做強企業為基本內容的企業發展觀點和經營理念。企業文化只有緊緊圍繞這一中心,搞好生產經營和服務,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使企業健康、穩步地持續發展,這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根本所在。
3.以素質管理為基礎,建設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企業只有具備一流的素質,才能創造出一流的產品。凡是人本企業都有它明顯的管理特征:一是在信任員工的基礎上激發員工的創造性和能動性;二是倡導員工進行有效學習,推動企業整體素質的提高;三是培養有利于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的價值觀。
4.以正確的價值觀為方向,追求企業文化建設的最高層次。價值觀是關于價值的一定信念、傾向、主張和態度。說白了,價值觀就是人的追求。要什么不要什么,追求什么反對什么,喜歡什么討厭什么,都屬于是價值觀的傾向的范疇。價值觀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靈魂,是員工心中的燈塔,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依靠。任何建設都是以某種價值觀的傾向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建設也不例外。經營思想的革新、企業綜合素質的提高都要以某種價值觀為指導,中外企業概莫能外。
參考文獻:
[1]王馳.當代企業文化導論[M].長沙:湖南出版社,2000.
[2]祝慧燁.發現企業文化前沿地帶30家中國企業文化優秀案例[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3.
[3]陳春花.高成長企業的組織與文化創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4]張波.中國式管理的38個關鍵細節[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6.
[5]張秀玉.企業戰略管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6]周施恩.企業文化:理論與實務[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3.
[7]王吉鵬.企業文化的建設[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5.
[責任編輯 吳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