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分析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發展農產品貿易的優勢,說明發展中吉農產品貿易的必要性;其次,通過分析2007—2009年中吉兩國各自農產品出口額,得出兩國各自的農產品出口結構;然后,利用顯性比較優勢指數來定量分析中吉兩國農產品的互競性;最后,就中吉兩國如何更好地發展農產品貿易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農產品;貿易;中國;吉爾吉斯斯坦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1-0198-02
吉爾吉斯斯坦是中亞五國中唯一世貿組織成員,是目前中亞國家中開放度最高、對外貿易依賴度較高的國家,也是與中國的貿易尤其是農產品貿易往來最頻繁的國家之一。因此進一步加強與吉爾吉斯斯坦在農產品貿易方面的合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文采用的數據主要來源于COMTRADE的統計。WTO農產品協議所指的農產品主要是HS分類中的1~24章的產品,本文便采用這種農產品的定義,分析中運用的農產品貿易數額是上述24章產品的匯總。《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統計商品目錄》將農產品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活動物、動物產品(對應HS的01~05章);第二類是植物產品(對應HS的06~14章);第三類是動植物油脂及其分解產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動植物蠟(對應HS的15章);第四類是食品、飲料、酒及醋、煙草及煙草替代品的制品(對應HS的16~24章)。
一、發展中吉農產品貿易的現實基礎
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自1992年建交以來,兩國經貿合作得到迅速發展。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第一,地緣優勢是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開展貿易的最基本的現實條件,吉爾吉斯斯坦東南部與中國新疆接壤,不僅有便利的交通運輸,而且有相近的人文風俗習慣。第二,上海合作組織內農業經貿合作的加強,為中國和吉爾吉斯斯坦開展農產品貿易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第三,中國農業“走出去”戰略和農產品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的實施,為發展外向型農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和政策氛圍。
二、中吉農產品貿易現狀
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的農產品貿易中種類繁多,但各類產品進出口優劣勢不同。其中,中國向吉國出口的第1章活動物;第2章肉、可食的肉腸肚雜碎;第3章魚、甲殼動物、軟體動物及其他水生無脊椎動物;第10章谷物;第23章食品工業殘渣廢料、動物飼料;第24章煙草、煙草及煙草代用品的制品具有絕對優勢。吉國向中國出口的第13章蟲膠、樹膠、樹脂及其他植物液、汁和第14章編結用植物材料、其他植物產品具有絕對優勢。第4章乳品、蛋品、天然蜂蜜、其他食用動物產品;第6章活樹及其他活植物、鱗莖、根及類似品、插花及裝飾用簇葉;第7章食用蔬菜、根及塊莖、第8章食用水果及堅果,甜瓜或柑橘屬水果的果皮;第9章咖啡、茶、馬黛茶及調味香料;第11章制粉工業產品、麥芽、淀粉、菊粉、面筋;第12章油子仁及果實、雜項子仁及果實、工業用或藥用植物、稻草、秸稈及飼料;第15章動、植物油、脂及其分解產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動、植物蠟;第16章肉、魚、甲殼動物、軟體動物及其他水生無脊椎動物的制品;第17章糖及糖食、第18章可可和可可粉;第19章面粉,淀粉,麥片粥,奶產品;第20章蔬菜、水果、堅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第21章混雜的可食用原料;第22章飲料、烈酒和醋類產品中吉兩國之間存在產業內貿易,但中國在該類產品的出口上具有相對優勢。第5章其他動物產品中吉兩國間存在產業內貿易,但吉國在該類產品的出口商具有相對優勢。
通過上述分析,中吉兩國在第4、5、6、7、8、9、11、12、15、16、17、18、19、20、21、22章商品上存在競爭,這與吉國獨有的農業生產條件是分不開的。
三、中吉農產品貿易互競性分析
本文利用Balassa(1989)提出的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RCAkxi=■來定量的說明一國在某類商品出口上的競爭力優勢。(公式中X代表出口,W代表世界,i代表國家,K代表產品分類)。當RCA>1時,表明該國在該類商品上具有比較優勢,RCA>2.5表示具有極強的比較優勢,數值越大,比較優勢越明顯;相反,RCA<1時,則表明該國在該類商品上不具有比較優勢。本文中RCA的指數僅反映產品在貿易中的相對優勢。因為顯性比較優勢指數所揭示的是一國某類產品在流通領域的相對優勢而非生產領域的相對優勢。
1.中吉第一類農產品的競爭力和比較優勢分析。中國第一大類農產品——活動物、動物產品RCA的均小于1,說明中國的活動物、動物產品在世界市場上不具有競爭優勢。其中,中國03類的值除呈逐年下降趨勢,直到2006年其值小于1,到2009年又大于1,說明中國03類產品在世界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05類的RCA值各年均大于1,但也呈現出逐年降低的趨勢,說明中國的05類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但是競爭力不斷下降。此外,中國的01、02、04類商品上的RCA均較小于1,說明中國這幾類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不具有競爭優勢。
吉爾吉斯斯坦第一大類農產品——活動物、動物產品的RCA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從2005年開始RCA值均超過了1,說明吉爾吉斯斯坦的活動物、動物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優勢逐漸顯現出來。其中,01類的RCA從2004年就超過了2.5,說明吉爾吉斯斯坦的01類產品在世界市場上極具競爭力。04類的RCA值從2003年開始均大于2.5,說明吉國的此類產品在世界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05類的RCA值從2002年開始均大于1,說明吉國的此類產品在世界市場上也具有比較優勢。
2.中吉第二類農產品的競爭力和比較優勢分析。中國第二大類農產品——植物產品的RCA值呈逐年下降趨勢,并且均沒有超過1,說明中國植物產品在世界市場上不具有競爭優勢。其中,07類產品除2008年外RCA值均超過1,但逐年呈下降趨勢。14類的RCA值均大于1,同樣也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說明了中國的07、14類產品在世界市場上具有比較優勢,但是這種競爭優勢逐年下降。06、08、11類產品的RCA值均小于1,且變化不定,說明中國的這些產品在世界市場不具有比較優勢。09、10、12、13類產品均只有一年的RCA值超過1,同樣也說明中國的該類產品在世界市場上不具有競爭力。
吉爾吉斯斯坦第二大類農產品——植物產品的RCA值均大于1,且從2007年開始RCA值均大于2.5,說明吉國植物產品整體上在世界市場上逐年表現出較強的競爭優勢。其中,07類產品的RCA值均大于3.5,說明吉國的07類產品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08類的RCA值均大于1,且從2006年開始RCA值均超過2.5,說明吉國該類產品在世界市場上逐年表現出較強的競爭優勢。09類的RCA值起伏不定,說明該類商品競爭優勢不斷變化。12類的RCA值呈現出下降的趨勢,說明吉國在該類商品上的競爭優勢逐漸消失。14類的RCA值除2005、2007、2008、2009年小于1外,其他年份均大于3,說明吉國該類產品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但該優勢有逐漸削弱的趨勢。06、10、11、13類商品的RCA值較小,且各年起伏不定。
3.中吉第三類農產品的競爭力和比較優勢分析。中國的第三類農產品——動、植物油、脂及其分解產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動、植物蠟(15類)的RCA值均小于1,說明中國該類商品在世界市場上不具有競爭優勢。吉爾吉斯斯坦的RCA值從2006年開始超過1,且2006年的RCA值為2.79,說明吉國的該類商品的競爭優勢逐漸增強。
4.中吉第四類農產品的競爭力和比較優勢分析。中國第四大類農產品——食品、飲料、酒及醋、煙草及煙草替代品的制品的RCA值均小于1,且有逐年下降的態勢,說明中國的該類產品整體上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優勢在逐漸削弱。其中,16類的RCA值2001—2006年均大于2,說明中國的該類商品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但從2007年開始該類產品的競爭優勢在減弱。20類的RCA值均大于1,說明中國該類產品在世界市場上具有比較競爭優勢。17、18、19、21、22、23、24類產品的RCA值均小于1,且各年變化不定,均不具有競爭優勢。
吉爾吉斯斯坦第四大類農產品——食品、飲料、酒及醋、煙草及煙草替代品的制品的RCA值從2001—2007年均大于1,說明吉該類產品具有比較競爭優勢,但從2008年開始,該優勢有逐年削弱的趨勢。其中,24類產品的RCA值均超過4.5,說明該類產品在世界市場上具有極強的競爭優勢。17類的RCA值除2001年、2008年、2009年外均大于2.5,說明吉國該類產品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但該優勢在逐年削減。18類產品從2007年開始表現出比較競爭優勢。21類的RCA值除2001年、2008年、2009年以外均大于1,說明吉國的該類產品在世界市場上具有比較競爭優勢。18、19、20、22、23類產品只有個別年份的RCA值超過1,說明這些類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不具有競爭優勢。
四、結論與建議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中國的05類產品在世界市場有極強的競爭力,03、07、14、16、20類產品在世界市場上具有競爭力;吉國的01、04、07、08、17、24類產品在世界市場上具有極強的競爭力,05、14、15類產品在世界市場上具有競爭力;通過對比發現中吉兩國只有在05和14兩類產品上均具有競爭力,即兩國在這兩類產品上會有較大的競爭。將國際貿易理論和貿易指數的分析結合,可有一下結論:吉國應出口04、05、08、12、14、15、17、24類產品到中國,中國應出口09、10、11、16、17、20、24類產品到吉國,從上述結論我們發現中吉兩國在第24類產品上產生了產業內貿易,究其原因是兩國消費者偏好不同所致。
參考文獻:
[1]王海燕.吉爾吉斯斯坦經濟發展模式選擇與策略[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08,(4):29-36.
[2]陳軍.發展新疆特色邊境貿易[J].市場貿易,2007,(4):19-20.
[3]凡子.吉國駐華商務參贊談中吉邊境貿易[J].大陸橋視野,2007,(6):74-75.
[4]趙雪冉,倪超軍.中國新疆與中亞五國的貿易關系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7,(9):48-49.
[5]徐慧.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的經貿合作[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07,(7):27-33.
[6]金建新.新疆與中亞及周邊國家市場研究[J].實事求是,2006,(3):37-41.[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