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毀德容易立德難,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財會人員職業道德規范,這既是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整頓經濟秩序的客觀要求,又是中國加入WTO后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也是從源頭上治理腐敗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9-0069-02
會計職業道德是同會計人員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具有自身職業特征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的總和。是一般社會道德在會計人員職業生活中的特殊要求,帶有明顯的行業特征,是對財會工作實踐中具有全局意義的基本道德關系的概括與反映。
一、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1.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核心任務有三條:一是建立法制嚴明、公平競爭的市場體系;二是建立強有力的宏觀調控體系;三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三條都離不開會計工作、會計信息和會計管理。但從會計工作實際情況看,會計造假現象在某些領域、某些環節十分普遍,會計信息嚴重失真。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準偏低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2.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提高會計工作質量和會計隊伍整體素質的需要。會計工作是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信息是企業經營決策、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要提升會計工作質量,提高會計隊伍整體素質,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會計人員就必須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風尚,做德才兼備的理財者和管理者 ,做到“誠信為本、操守為金、堅持準則、不做假賬”。
二、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內涵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是對會計人員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會計行為所提出的道德層面的要求,是會計人員在履行其職責活動應具備的道德品質,也是調整會計人員與國家、不同利益群體或會計人員相互之間的社會關系及社會道德規范的總和,其主要內容如下:
1.愛崗敬業。愛崗敬業就是要求會計人員充分認識本職工作在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到干一行愛一行,一絲不茍,兢兢業業,爭當會計工作的行家里手。
2.廉潔自律。廉潔自律是會計人員的基本品質,包括廉潔奉公和嚴明自律兩個方面。廉潔奉公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其一般意義是潔身自好,為公眾謀事,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嚴明自律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更高層次,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高階段、最高境界,也是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最高目標。
3.客觀公正。客觀公正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靈魂。所謂客觀,是指會計人員在處理會計事務時,必須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如實反映單位的財務狀況,不摻雜個人主觀意愿,不為單位領導的意見所左右;所謂公正,是指會計人員應該具備正直誠實的品質,不偏不倚的對待有關利益各方,做到一碗水端平。客觀公正是會計職業意志的具體體現。要做到客觀公正,必須要保持會計人員從業的獨立性,還要保持公正的從業心態。
4.保守秘密。保守秘密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保守秘密是指會計人員應當保守本單位的商業秘密,不得將從業過程中所獲得的信息為己所用,更不得對外泄露謀取私利,對自己知道的內部信息或情況要守口如瓶,盡可能做到不該知道的事不問,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不為任何誘惑所動。
5.誠實守信。誠實守信是會計人員的基本道德素養。會計人員做不到誠實守信就會導致失真的會計信息,失真的會計信息是影響會計工作質量的關鍵,不僅會誤導投資者與債權人,使其決策失誤,而且會導致國有資產和財政收入大量流失,擾亂國民經濟宏觀調控和市場經濟秩序 。
6.遵守法紀。“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會計規矩就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所遵守的行為規范或具體要求,包括一系列的會計法律、法規和政府規章。遵紀守法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中的重中之重。會計工作涉及社會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為此,必須以會計法律、法規和規章為準繩,正確處理好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關系,把好財務收支合法性、合理性關口,依法理財;必須具備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既不助紂為虐,也不監守自盜,做到立于潮頭而不倒。
7.提高技能。技能是指會計人員應當具有一定的專業勝任能力。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會計工作對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技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提高技能、精通業務是會計人員勝任會計工作的基本條件。所以會計人員必須具有勝任不同層次會計工作的專業技術能力,取得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
8.文明服務。文明服務財會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的時代要求。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和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不斷加快,財會工作的服務功能日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財會人員如何用“會計”這一工具為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提供積極有效的服務,是新時期財會工作者必須研究和實踐的一個重大課題。
三、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措施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強化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的關鍵是把會計職業道德內化為會計從業人員的自覺行動,使其成為一種內在的精神力量;同時要著力構建會計誠信體系,打造為經濟建設服務的高素質會計隊伍。具體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加強宣傳教育。個人道德修養,一方面依靠自我教育,另一方面還要依據社會教育來強化。目前中國會計職業道德基本處于放任階段,不能指望良好道德在短期內能自發形成,而應該下大力氣狠抓落實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對此,筆者有如下建議:一是各類設有會計專業的學校,應開設“會計職業道德”課程;二是重視會計教師的師德建設,言傳身教;三是在職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中應理所當然地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并且要擺在突出位置;四是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內容中應包括會計職業道德內容。
2.抓好會計人員“自律”。所謂“自律”就是會計人員應按照職業道德的要求,堅持不懈地進行自我對照和自我調整,不斷提高自身覺悟和修養。職業道德是非強制性的、以內心力量起作用的社會規范。會計工作質量的高低,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及其對決策的有用性,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會計信息的提供者——會計人員本身的職業道德水準。就此而言,會計人員必須在職業生活中對自己的思想品質、思想意識方面進行自我鍛煉、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要把履行會計職責轉變為自覺遵守的道德行業準則。
3.凈化社會環境。在當前一個道德意識淡薄,公共意識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社會環境下,我們必須從整個社會背景中去認識和解決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問題,通過長期艱苦細致的工作來營造出良好的社會環境。凈化環境,不是光靠會計職業界的努力能做到的,而要依托于社會各方面的變革與協調,尤其是應與法律、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同步,才能做好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4.推行榜樣示范。即通過對先進典型的宣傳來影響財會領域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行為。應在不同單位、不同行業、不同會計崗位中選擇同齡人中的先進典型進行立體示范,同時應盡可能組織先進典型現身說法,在榜樣示范中,既要注意對先進典型加以愛護和培養,又不能人為地拔高,要在開發與挖掘中正確把握好新、老典型的宣傳效果,當然,也可以有目的地利用一些反面典型進行公開曝光和揭露,以幫助廣大財會人員從中吸取教訓,加強職業道德修養。
5.采取“法、范”結合,建立健全會計職業道德評價體系。即通過法規建設和職業道德規范的建立來約束、制約和激勵財會從業人員的道德行為,做到“有法可依、有規可循”。會計職業道德的監測評價系統是會計職業道德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首先,應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跟蹤監測系統,判斷會計職業道德意識所處的階段,及時發現會計職業道德狀況的新動向;其次,在建立健全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系統時,建議在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學會等會計組織內成立道德委員會來履行這一職責。
6.實行目標管理。即根據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會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總體目標,按階段對其進行分解、跟蹤和調節,使之達到預期效果。首先,要分地區、分階段、分崗位制定具體的分目標和若干具體方案以及分解落實的計劃,從而形成科學的縱向銜接、橫向關聯、縱橫溝通的目標網絡體系。其次,要通過職業道德建設的內容劃分和建設手段的配合運用,主要環節的督查檢驗以及其他形式的有機結合,盡量保持職業道德建設的最佳狀態,及時排除外界干擾,消除職業道德建設與目標的偏差。
7.深化內外監督。一方面,財政、稅務、審計、監察等社會監督部門,要秉公執法,認真履行自己的崗位職責,幫助會計人員正確理解和執行國家財經制度,防弊就錯,提高會計工作的水平和職業道德建設;另一方面,單位內部,通過內部控制制度,財務不相容職務的分離和制約,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決策等重要經濟業務事項的集體決定,基建工程、大型儀器設備、庫存物資采購的招(投)標,財產清查制度、內部審計制度建立和完善,從內部體制上對會計人員日常工作活動進行監察和督導,強化財務工作者的他律性。此外,還要加大對違反會計法規的處罰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8.嚴格考核評價制度。建議各級財政部門結合當地實際出臺對會計人員的考核辦法,以年度為考核周期,從會計職業道德、會計職業行為、會計監督、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等幾方面對會計人員進行考核評價。對考核成績優秀者可作為評比先進會計工作者的條件,各級會計管理部門應予表彰和獎勵,對其中的典型案例應予大力宣傳;對不合格的會計人員集中進行學習和培訓,仍然不合格者年檢不予通過 ,考核結果分別由會計人員主管部門及財政部門建立會計從業資格檔案。對違反國家財經法規、制度,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會計人員,應給予必要的處罰,情節嚴重的,由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其會計從業資格,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總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客觀上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根據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自身特征,從宏觀和微觀,即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多方主體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方能在全社會形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賬、參與管理、強化服務”的會計職業道德風尚。
參考文獻:
[1]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輔導教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2009年度全國高級會計師資格考試輔導教材.高級會計實務[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