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正在改變傳統教育方式,更加節約資源,覆蓋面更廣,教學形式更豐富,都使之成為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網絡;成本;信息技術;傳統教育
中圖分類號:G5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9-0264-01
一所高校學生人數眾多,而設備條件有限,大多數學校課程只是紙上談兵,只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或演示操作的內容,導致學生信息能力弱、技能差,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進步,這種曾經的遺憾可以通過計算機仿真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加以彌補。
地處美國硅谷核心地帶的圣何塞州立大學在虛擬世界平臺“第二人生”建立了虛擬校園。“第二人生”是時下最受歡迎的三維虛擬世界平臺之一,由總部位于舊金山的林登實驗室開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雖然未在“第二人生”建立虛擬校園,但它的不少課程以網絡播放或網上視頻方式呈現,學生只需使用電腦或MP3播放器就能聽課。菲尼克斯大學自主開發了虛擬系統,比如設立建立融入真實商業信息的虛擬公司,供商學院學生練習實戰分析能力。
推動這場變革的真正動力是市場:網絡課堂費用更低。社區大學和以營利為目的的教育機構已經在試驗開辦無須宿舍也無須 往返聽課的網絡課堂。遠程教育技術不斷進步,也正在改變學生獲得文憑的方式。隨著一些重點大學開始在網上提供基礎課程教學,我們會發現今后網絡教學將日益被大眾所接受。
傳統意義上的報紙和大學都靠出售信息來維持生存。現在網絡日益成為廣告客戶的新寵,這意味著報紙收入的主要來源正在逐漸消失。大學也出售信息,只不過形式不同而已
——學位、更好的工作以及人脈資源。與報紙一樣,現在這些不再是大學的獨有特征。學生們可以在網上找到教學視頻、完整的練習題和課程提綱。再過五年或十年,年輕人(或老年人)就能找到幾十個口碑良好的網絡課堂,在網上完成考試,并免費查看學術著作。
但人們上大學不僅僅是為了學習——他們也希望獲得學位。大學提供網上文憑的成本更低,它們不用租賃教學場地,因此也可以收取更低的學費。即使在經濟衰退前,已經有大量證據表明許多人希望以更低的成本取得大學文憑,這種需求尚未得到滿足。網上文憑成本相對較低,在今后的幾十年里,隨著各所大學在這一領域內展開競爭,費用只會越來越低。
一些社區大學和以營利為目的的教育機構已經在網絡教學方面有所突破。社區大學正通過互聯網,利用有限的資源最大程度地提供教育機會。以營利為目的的教育機構則抓住不少人希望以較低的成本獲得文憑的心理,大力推廣網絡教學。
網絡教育使“課堂”和”大學”不再連為一體。網絡教育的課程主要按學分來計算,而不是像傳統教育那樣由一大群學生到教室上課。
利用遠程教育平臺,同學們可以通過電腦網絡登入相應的教室,開展課程培訓。而某些課程需要相關專業其他學校老師的授課時,老師也再不用驅車趕往外校,只需登入視頻教室授課即可。這個過程只需要一套視頻會議平臺和一個攝像頭。同時,視頻會議平臺提供包括電子白板、文檔共享、文件共享、協同瀏覽、桌面共享、應用程序共享、電子投票、電子舉手、課程安排等諸多數據功能,并提供上課過程中的文字交流和文件實時傳輸。
雖然各高校都成立了網絡教育學院,并由網絡教育學院負責日常網絡教學和管理工作,大多數網絡教育學院由許多不同的學科和專業組成,所以大多沒有自己固定的教師隊伍,任課教師主要來自本校其他院系。顯然僅靠網院自己的力量來完成相關課程的網絡虛擬實驗(室)資源的開發和建設是比較困難的。
對于目前還沒有或僅有少部分網絡虛擬實驗資源的網絡教育學院來說,可以在自己的網站中給學生鏈接可實行部分網絡虛擬實驗的公共網站,如中國教育資源網等。盡管這些網絡虛擬實驗并不是十分完整相對比較簡單,但讓學生先把實驗做起來總比不做要好。但在許多的網絡教育網站中卻看不到有這樣的提示。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對基于網絡教育課程實驗重要性認識不夠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田震清,尹冰心.論信息技術對21世紀教育觀念的影響[J].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
[2]南國農.信息技術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上)[J].電化教育研究,2001,(8).
[3]潘克明.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構建新型教育模式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人民教育,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