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本管理是煤炭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重要環節,是煤炭企業參與平等競爭的重要前提,是反映企業工作質量和勞動成果的綜合性指標。企業成本水平的高低決定著企業參與競爭的成敗,所以降低成本是提高煤炭企業經濟效益的根本途徑。
關鍵詞:煤炭企業 成本管理 成本核算
一、煤炭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煤炭成本是制度性不完全成本
1.煤炭成本沒有反映煤炭資源成本。計劃經濟時期,國家包攬了煤炭所有的地質勘探工作,煤礦只要在指定的地點建井開采就行了。市場經濟以后,企業新建礦井不僅需要出資取得探礦權和采礦權,并且還需要自己投資對資源進行進一步勘察,才能進行礦井設計和施工。這些獲得資源支出和勘察設計等前期費用需要通過成本核算進行補償,而現有的煤炭成本核算體系中并未反映這部分資源成本。
2.煤炭成本沒有完全反映環境治理費。煤炭企業應該承擔因煤炭開采而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治理和補償費用,有些費用沒有納入煤炭成本項目中,有些費用因企業困難長期拖欠,導致煤炭成本中的環境治理費缺失比較多。
煤炭成本沒有反映煤礦轉產成本。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資源,煤礦必將隨資源枯竭而關閉退出。煤炭企業需要大量資金用于轉產和人員安置,而這些費用企業不能預先提取計入成本,所需資金沒有來源。近幾年,國家不得不動用大量財力,對資源枯竭和扭虧無望的原國有重點國有煤礦進行政策性破產。今后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這項政策將逐步淡出,煤炭企業必須積累這部分退出轉產資金。
3.提取費用標準規定的過死。煤炭成本是煤炭生產實際耗費的反映,按照市場經濟要求,生產過程的投入是企業自主經營的基本內容,投入多少應由企業根據實際需要自主決定。煤礦開采條件差異較大,不同企業所采用的開采技術、設備和人員投入不同,從而導致不同企業的煤炭產品成本也不盡相同。因此,要求企業成本核算必須如實反映其生產過程中的實際支出,不應該強制規定一些核算項目系數,這是現代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現行的煤炭成本核算管理辦法對煤礦的維簡費和沉陷治理費用等提取標準規定的過死,盡管也考慮了不同礦井開采條件的差異性,分類別地指定了標準,但于實際需要仍有較大差距。這些制度性煤炭成本缺失,導致煤礦企業成本外部化。
(二) 煤炭成本機制性的不合理
1.煤炭價格和成本形成機制不匹配。我國尚未形成以成本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的煤炭價格形成機制,煤炭成本受價格制約,按照價格倒求成本,導致煤炭成本畸形發展,隨著煤炭價格的波動而升降,使煤炭成本失去真實性。
2.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完善。煤炭是大宗貨物,受流通環節制約,導致煤炭成本不合理。以煤炭為主要對象收取鐵路建設基金和港口建設費,主要用煤鐵路干線實行特殊運價,還收取過口費、點裝費等多種費用,嚴重制約著煤炭企業的健康發展。
3.煤礦職工工資和社會保障水平低。煤炭價格和成本波動影響最大的是企業職工收入。當煤炭市場疲軟、煤價下滑時,職工收入就會降低,使職工成為最大的受害者。近幾年,隨著煤炭經濟形勢好轉,煤礦職工收入有了較大的恢復性增長,但仍與煤炭基礎產業地位和煤礦工人勞動貢獻不相適應,煤礦職工的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等社會保障水平也很低。煤炭企業的工資分配和核算辦法隨意性較強,有些企業把煤礦工人艱苦崗位津貼與勞動工資合并計算納入計件或承包工資,扣除津貼后的工資還達不到當地最低工資水平,難以建立起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管理機制和運行機制。
二、 降低煤炭成本的主要對策
(一)嚴格控制煤礦建設規模,加大關閉、整合小煤礦的力度
要以嚴格控制新井建設規模和加大關閉整合小煤礦力度為重點,強化煤炭行業宏觀調控政策,保障煤炭工業平穩較快發展,為建立煤炭完全成本核算體系和制度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和行政手段,依法打擊非法辦礦和非法采煤等違法行為,關閉不具備完全生產條件的礦井,加大小煤礦整合改造力度,是調整優化煤炭產業結構、實現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和根本措施,加大整頓關閉不具備完全生產條件和非法煤礦的力度,鼓勵大型煤炭企業集團采取收購、兼并、聯合等形式整合改造小煤礦,提高小煤礦整體素質。嚴格煤炭行業準入條件,提高小煤礦設計能力和技術裝備水平。
(二)以科技進步降低原煤成本
煤炭企業應加強技術進步和生產管理,力求技術經濟合理,做好開采前的地質勘測工作。準確的地質資料是降低成本的首要環節,是合理利用資源提高資源回收率的關鍵,是避免決策失誤、降低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前提。要把先進、合理、可行的采煤工藝和技術運用到降低成本中去,并且要因地制宜地提高機械化程度,這是集約化生產之路,是高產高效的必然要求。同時,要加強安全教育,保證安全措施和安全工程的必要資金和物資,消滅一切不安全隱患,減少生產中不必要的停工次數和停工時間,保證降低生產成本。
(三)加強材料消耗管理,做好修舊利廢工作
一是搞好材料、配件等的綜合管理,發揮監督部門的監督工作。領用材料必須先經監察部門蓋章,并審查領料的范圍和品種,對公私兼用的消費性材料嚴格控制。二是發揮內部銀行的結算作用。對抗木、火工品按定額結算;對大型材料、配件和工作面安裝和撤用料按計劃結算;對輔助材料按財務部門下達的控制指標實行限額結算。三是實行單耗和材料目標管理雙向控制。在單耗管理上,根據經營承包方案中規定的單耗限額,對區隊實行月度考核,季度結算,按超降額度的百分比對等獎罰。在材料目標管理上,根據全礦目標成本分解的材料費目標,按照坑木、坑代、火工、大型材料、配件、專用工具、自用煤、其他材料等大項目再分解的明細項目,責任到分管礦領導、分管部門領導、分管部門責任人,實行月度考核、季度兌現、獎罰分明。四是挖掘內部潛力,抓好回收復用修舊利廢工作,做到物盡其用。
(四)發展煤炭循環經濟,開發新型產業,降低煤炭成本
循環經濟是運用生態學規律,把經濟活動整合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再生產品”的反饋式閉環流程,實際上形成了對資源的“低度開采、高度利用、低度排放”為主要特征的循環利用經濟發展模式。目前,大同煤礦集團公司對煤矸石的綜合利用已經形成三個循環經濟鏈條,煤矸石用作電廠發電的原料,電廠產生的熱量用來解決當地居民的冬季采暖,電廠廢渣用來生產水泥,洗選后的煤矸石經過深加工變成高嶺土,用來生產陶瓷和增白劑,還可利用煤矸石的物理特性進行新型制磚。該企業還利用廢棄礦井開發了“煤礦井下探秘游”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受到了業內人士的廣大好評,大大增強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五)改革完善相關財稅政策
調整稅費結構,設施煤炭資源礦業權有償使用后取消煤炭資源勘查資源補償費,或將資源補償費和資源稅合并。建立煤炭資源勘查專項資金,資金的主要來源是財政預算資金和煤炭資源礦業權轉讓收入。對煤炭進出口實施平等國民待遇,宜出則出,宜進則進,充分發揮國內外兩個煤炭資源和市場的調節作用。繼續執行原中央財政煤炭企業所得稅返還政策和財政補貼政策。
(六)制定完善煤炭成本實施方案,有序分步實施
落實科學發展觀、完善煤炭成本核算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不可一蹴而就,應統籌兼顧、慎重決策、分步實施、有序推進、逐步完善。建議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改革、完善煤炭成本核算制度方案,統籌考慮各方面關系,兼顧各方面利益,充分考慮社會和企業的承受能力,積極穩妥地推進煤炭成本改革。
參考文獻:
[1]張瑞,郝傳波,循環經濟與中國煤炭產業發展[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9
[2]張友棠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成本控制問題. 北京. 中國操作經濟出版社2001(6)
(作者單位:大同煤礦集團公司晉華宮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