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鐘祥市的大豆(黃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在中南地區獨樹一幟,可以和東北媲美。首先,其主要原動力是鐘祥市有一支遍及全國各地的豆腐制作大軍,他們需要大量的高蛋白大豆作原料。其次,種植大豆投工少、效益高,農民可以一邊打工一邊種植,兩不誤、雙豐收。同時,長時間大面積的種植使當地大豆的產供銷形成規模,更加促進了大豆產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大豆;種植;調查;鐘祥市
中圖分類號:F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6-0046-02
大豆在鐘祥市春夏播作物中一直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自2005年以來,實際種植面積一直持續在30萬畝以上,在鐘祥市春夏播作物種植面積中,僅次于水稻(70萬畝),位居第二;每年的種子供應量、種植面積、產量在湖北乃至中南地區的縣市中首屈一指,其種植規模可以與東北媲美。為什么鐘祥人鐘愛大豆種植?2010年大豆播種季節,我們對此進行了一番調查。
一、豆腐加工是原動力
鐘祥是全國馳名的豆腐之鄉,早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做豆皮豆腐“過年”就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無論是當時的生產隊集體,還是農戶的自留地,都要種植一定數量的大豆作為“春節物資”。改革開放后,以石牌鎮為主體的農民紛紛變成“豆腐郎”,走出家門,走出國門,把豆皮豆腐打到國內外1 000多個城市。因為,中南地區生產的大豆比東北等地的大豆蛋白質含量高,加工豆腐等制品產出比大,加之對家鄉的眷戀,鐘祥便成了這支擁有6萬余名“豆腐郎”大軍的原料供給基地。現在,伴隨著交通、物流地進步、發展,這種態勢更將日益增強。
二、比較優勢是催生劑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腳踏實地的農民追求利潤是其本能,當然,他們在完全自愿的條件下選擇種植大豆更是如此。鐘祥市春夏播旱地作物主要是棉花、西瓜、花生、玉米、大豆等五類作物,其中棉花生育期長,投肥、投藥、投工多,許多地方枯黃萎病嚴重;西瓜次之;花生收割全靠人工撥蔸和摘粒;玉米是人工收割,機械脫粒。
相比之下,大豆一是田間管理簡便。在肥料方面僅施一次以磷鉀為主的底肥,個別地方(如磷礦等地)甚至不施肥,僅在苗期追施少量尿素。另外就是出苗前用除草劑滅草和花期噴施多效唑等,很少防病治蟲;二是用工少、勞動強度小。播種和收割都是機械化操作,無須肩挑背扛。一般情況下,在田頭直接把大豆賣給收購的“販子”,產品不進家門就變為現金;三是生育期短、播種期長。鐘祥市以種植夏大豆為主,與油菜、小麥互為前后茬,生育期在100天左右,4月、5月、6月均可播種,可以很好地與其他作物錯開農時;四是養地。現在,農田復種指數高,耕地迫切需要增加有機質,農民在實踐中充分認識到種植大豆的養地功能,特別是實行機械化收割,豆稈被粉碎直接撒在田中,更是增加了大豆的養地效果。
另外,從產出效益看。目前,鐘祥市大豆畝產大多在350~400斤,按現行1.9元/斤單價計算,除去投入之外,每畝收益在600元左右,直接經濟效益與玉米等同季旱地作物相當。
三、打工經濟是助推手
鐘祥大豆種植主要集中在豐樂、磷礦、文集、石牌、柴湖、舊口等鄉鎮的漢江沿岸。這些地區,不僅地勢平坦、土質沙壤疏松、土層深厚適宜大豆生長,而且人多地少。不說是年輕人全部外出打工,就是留守的中老年人,或做生意,或在周邊城鎮幫工,其家庭創收重心已從種田轉為打工和經商。因此,盡量減少田間勞動強度和用工時間已成為他們重要選擇,大豆這種可以輕簡栽培作物正好滿足了要求。耕種收獲時回家照看幾天就可以再去打工,兩不誤、雙豐收。
四、規模化是鍵身器
前已所述,鐘祥種植大豆已是傳統習慣,并且積累了較豐富的種植經驗。周圍鄰里都種大豆,常會影響和帶動其他農民種植同一種作物,這樣,他們在勞動中相互幫助和交流更為便利。由此以來,大豆種植規模自然擴大到一個村落、一片耕地、一個鄉鎮……大豆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促進了種子供應、機械播種收割、產品收購等服務體系地發展和提高。至今,在種植大豆的農民和遍及國內外的“豆腐郎”之間還活躍著一大批中堅人員,他們鏈接和強化著這個產業鏈,并在這個產業鏈上生活、發財、致富。
服務體系完善和提高又進一步促進了大豆種植發展。近幾年,鐘祥的一些農民成百上千畝地租種沙洋農場含沙量很大的農田種植大豆,除看中大豆養地外,就是借助于鐘祥大豆產業的規模化。雖然目前筆者還難于準確全面表述大豆的規模化程度,但鐘祥大豆種植服務體系業已成熟毋庸置疑。
1.有一支完整良種供給網絡。由于氣候等因素,鐘祥自產的大豆種子發芽率往往較低,加之農民圖省事、常換種,所需種子主要依靠購買,鐘祥市現在種子經營戶遍及全市鄉村,每年上市品種不少20個,種子銷售數量400余萬斤。并且上市的都是經過兩年以上的試驗種植后逐步推廣的優質品種和種子,即使出現用種糾紛,經營、農技、管理等相關人員會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依法妥善處理。
2.播種機、收割機和收購場所遍及各地。像水稻和小麥一樣,均可隨叫隨到,隨到隨收,絕大多數收購人員可利用感觀辨別大豆水分、蛋白質含量高低等。
鐘祥的大豆種植在發展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1)品種供不應求。實踐反復證明,許多湖北繁育的品種在鐘祥種植不能獲得理想收成,甚至還會出現比較大的用種糾紛。目前在鐘祥使用的許多是山東河南等偏北方地區生產的品種和種子,這些品種油脂含量較高,加工豆腐等制品并不十分理想。在湖北繁育的品種中,鄂豆8號(沔537)能滿足種植產量高、蛋白質含量高的要求,但該品種在鐘祥已種植了近十個年頭,急需更新換代。(2)重茬、迎茬嚴重。在鐘祥種植大豆的都是人多地少的地方,許多耕地年年種大豆,而大豆又是懼怕重茬、迎茬的作物。長此以往,勢必不利于大豆種植可持續發展。(3)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大豆從生產到加工已是鐘祥經濟的一支重要產業,這是鐘祥人在市場經濟發展中自我選擇的特色經濟,但在這個“鐘祥特色經濟”缺乏足夠的政策支持。比如:東北實行大豆種植補貼,但種植規模與之相當的鐘祥沒有;目前,國家正在著手實施對湖北的花生大田種植和良種繁育給予補貼,但大豆沒有。如果鐘祥的大豆產業能有一些優惠政策,必將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