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我校05級、06級、07級、08級共五個本科班為研究對象,進行本科生導師式教育模式研究與實踐,以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個性發展、綜合能力的發展、心理健康水平為數據分析的依據。經過本課題組近三年的實踐研究,可知本科生導師式教育模式對提高本科生上述能力產生積極的效果。
關鍵詞:本科生;導師式教育模式;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36-0300-03
本科生導師式教育模式起源于英國牛津大學[1]。導師式教育模式對于高校實施質量工程,培養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2~3]。
本科生導師式教育模式的基本內容:(1)導師由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專業老師擔任,通常具有副高級職稱或具有博士學位。(2)導師與被指導學生實行雙向選擇。(3)一名導師指導20~30名本科學生。(4)多樣化的指導形式。可以利用課堂、班會或答疑。(5)全面的評價監督機制。采用校、院、學生三級監督評價的基礎上,增加導師與被指導學生座談的機會,根據上述反饋信息使本科導師調整指導內容,不斷提高指導效果 [4~5]。
本課題組的成員經過近三年的研究與實踐,獲得了本科生導師式教育模式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方面的相關數據與結論,具體內容如下。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以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05、06、07、08級共12個班級為研究對象,其中七個班級為對照班級。實施上述的本科生導師式教育模式的具體措施,以學習能力(以食品工程原理課程或各科的平均成績為檢驗指標)、實踐能力(以食品工程原理課程設計為檢驗指標)、創新能力(以畢業論文為檢驗指標)、個性發展(以學生參加班委會、學生會、各種學生組織的情況為檢測指標)、綜合能力的發展(以學生獲得各種獎勵的情況為檢測指標)為數據分析的依據。
二、結果與分析
(一)本科生導師式教育模式對學習能力的影響
1.單科學習成績數據
本科生導師式教育模式對學習能力(以食品工程原理課程成績為檢測指標)的影響,以食品科學與工程(4)班、食品科學與工程畜產班、食品科學與工程(2)班為研究對象、食品科學與工程05(3)班、食品科學與工程06糧油班、糧食工程07為對照對象,前者實施導師式教育模式,后者采用常規教育模式。具體數據(見表1)。
2.各科總成績數據
本科生導師式教育模式對學習能力(以各科總平均成績為例)的影響,以食品質量與安全08(3)L班為研究對象、食品質量與安全06(2)L班為對照對象,上述兩個本科班級均為聯合辦學類型的學生,因此具有可比性。前者實施導師式教育模式,后者采用常規教育模式。具體數據(見下頁表2)。
(二)本科生導師式教育模式對實踐能力的影響
本科生導師式教育模式對實踐能力(以食品工程原理課程設計成績為檢驗指標)的影響,以食品科學與工程05(4)班、食品科學與工程06畜產、食品科學與工程07(2)為研究對象、食品科學與工程05(3)班、食品科學與工程06糧油、糧食工程07為對照對象,前者實施導師式教育模式,后者采用常規教育模式。具體數據(見表3)。
(三)本科生導師式教育模式對創新能力的影響
本科生導師式教育模式對創新能力(以畢業論文成績為檢驗指標)的影響,以食品科學與工程05(3)班為研究對象,食品科學與工程05(1)班、食品科學與工程05(4)班為對照對象,前者實施導師式教育模式,后者采用常規教育模式。具體數據(見表4)。
(四)本科生導師式教育模式對學生個性發展的影響
本科生導師式教育模式對學生個性發展(以學生參加班委會、學生會及各種學生組織等情況為檢驗指標)的影響。以食品質量與安全08(3)L班為研究對象,食品科學與工程08(7)L班、食品質量與安全06(2)L班為對照對象,前者實施導師式教育模式,后者采用常規教育模式。具體數據(見表5)。
(五)本科生導師式教育模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影響
本科生導師式教育模式對學生綜合能力(以學生獲得各種綜合性獎勵等情況為檢驗指標)的影響,以食品質量與安全08(3)L班為研究對象,我院08級班級(我院08級共12個班級)為對照對象,前者實施導師式教育模式,后者采用常規教育模式。食品質量與安全08(3)L班在我院、我校各方面表現均較好,并于2009年底獲得校優秀班級,我院08級只有這個班獲得這一榮譽。
(六)本科生導師式教育模式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本科生導師式教育模式對學生心理健康(以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所占比率為檢驗指標)的影響,以食品質量與安全08(3)L班為研究對象,我院其他班級(我院08級共12個班級)為對照對象,前者實施導師式教育模式,后者采用常規教育模式。食品質量與安全08(3)L班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所占比率為0,我院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所占比率為0.2%。
三、結論
通過以上的數據分析可知,本科生導師式教育模式對本科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個性的發展、綜合能力的提高均有明顯的效果,該模式是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曹琳.本科生導師制下的高校綠色教育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7,(4):65-66.
[2]亞伯拉罕·弗萊克斯納.現代大學論——美英德大學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41.
[3]羅國基,周敏丹,王迎娜.近年來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研究綜述[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2007,(4):430-434.
[4]馬丁·特羅.從英才向大眾高等教育轉變中的問題[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06-107.
[5]尹鑫.新形勢下導師對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探索[J].高教論壇,2004,(3):61-64.
Effects Analysis of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the Tutor Model
WU Da-wei,YANG Hong-zhi,ZHANG Chun-zhi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onology ,Hei Long Jing Bayi Agriculture University,Daqing 163319,China)
Abstract: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thetutor model is carried out with the five undergraduate classes from 05,06,07 and 08 Grade in our university.The researchers analyse the data of theabilities of study,practice,blazing new trails,developing individuality,multipl and level of psychology health. It takes The researchers three years.The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the tutor model produce active effects to the abilities.
Key words: undergraduate;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the tutor model;effects,analysis[責任編輯 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