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內和諧是政黨關系和諧的主體,也是促進政黨關系和諧的主因,要實現政黨關系和諧首先應該實現黨內和諧。黨內和諧對民主黨派內部和諧具有示范和引領作用,黨內和諧與民主黨派內部和諧雙向互動必然促進政黨關系和諧。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政黨關系和諧主要是通過黨內思想和諧、組織和諧、制度和諧與行為和諧來實現的。
關鍵詞:和諧;黨內和諧;政黨關系;民主黨派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10)08-0051-05
在我國的政黨關系之中,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之間的關系構成了政黨關系的本質內容。政黨關系和諧就是指共產黨與民主黨派之間關系的最優狀態。而共產黨和民主黨派之間的和諧離不開各自內部和諧的推動作用,正是有了共產黨內部的和諧,以及由此引領的民主黨派內部的和諧,才為政黨關系和諧的實現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一、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政黨關系和諧的提出
所謂黨內和諧,特指中國共產黨內部的和諧,主要體現在黨內關系和善融洽、黨內結構均衡穩定、黨內生活健康民主、黨員權利充分保障、黨的建設漸進有序、黨的行為監督制約。其中。黨內關系和諧是貫穿黨內和諧始終的一條紅線,也是黨內和諧的靈魂所在。在某種意義上說,黨內和諧就是黨內關系和諧。對此,毛澤東曾指出:“黨內的關系如何,關系極大,關系到能不能團結全國人民、團結世界人民?!本唧w而言,黨內和諧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一是黨員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和諧。黨員是黨組織的細胞,是共產黨內部的最小組成部分。因而實現黨員個體之間的和諧,是實現黨內和諧的基點。在共產黨內部,只有分工不同,各級黨員干部地位都是平等的,上下級之間要互相尊重,“不論是擔負領導工作的黨員,或者是普通黨員,都應以平等態度互相對待,都平等地享有一切應當享有的權利,履行一切應當履行的義務?!绷硗?,領導班子內部成員間的和諧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這種和諧關系不僅起著重要的示范作用,也直接影響到共產黨的領導能力。二是共產黨內部組織與黨員個體之間的和諧。黨員個體與黨內組織之間的和諧是實現共產黨內部和諧的關鍵。所以,要妥善地處理好黨組織利益與黨員個人利益之間的關系?!懊恳粋€黨員,每一種局部工作,每一項言論或行動,都必須以全黨利益為出發點,絕對不許可違反這個原則?!秉h員個體要服從組織安排,維護組織權威,履行黨員義務。同時,各級黨組織也要充分保障和尊重黨員權利,發揮黨員個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三是共產黨內部組織與組織之間的和諧。共產黨內部由一個個組織構成,各組織間是否形成和諧關系對于黨內和諧至關重要。因而共產黨需要處理好中央組織與地方組織的關系,實現上下級組織間的和諧。我國是中央集權制國家,中央領導地方、地方從屬于中央,中央與地方是上級與下級、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同時,“應當在鞏固中央統一領導的前提下,擴大一點地方的權力,給地方更多的獨立性,讓地方辦更多的事情?!蔽ㄓ腥绱?,才能實現中央與地方組織關系的和諧。
所謂政黨關系和諧,是指共產黨與民主黨派之間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彼此融洽的一種最優關系狀態。政黨關系和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既保證了監督與制約,又保持了團結與合作?!爱斎?,這種監督不是一般的民主監督。它是民主黨派在團結合作的政黨關系基礎上,通過民主的方式對共產黨實行的一種政治監督,是一種非國家權力性質的監督,是以幫助共產黨更好地執政為目的的監督。”同時,共產黨與民主黨派之間始終保持政治方向一致、根本利益一致、奮斗目標一致,互相支持、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因而能夠形成和諧的政黨關系。二是既保證了穩定與秩序,又保持了差異與活力。“政治穩定的先決條件在于有一個能夠同化現代化過程所產生出來的新興社會勢力的政黨制度?!焙且哉f,政黨關系和諧為有效疏導和利用新階層的政治參與熱情,從而確保政局穩定和社會秩序提供了有效渠道。同時,和諧政黨關系也能夠充分地保持政黨之間的差異與活力。三是既保證了集中與效率,又保持了協商與參與。共產黨掌握國家政權,通過民主集中的形式運行權力,做到執政為民,而各民主黨派則參與國家政權,通過協商民主的形式行使權力,做到參政為民。
黨內和諧是政黨關系和諧的構成主體,離開了黨內和諧也就構不成政黨關系和諧。實際上,政黨關系和諧是由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兩個部分構成的,強調共產黨與民主黨派之間關系的最優狀態。共產黨是執政黨而民主黨派是參政黨。顯然在這種和諧政黨關系中共產黨處于主體地位。也就是說,共產黨在實現政黨關系和諧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主導作用。因此,要實現政黨關系和諧首先應該實現黨內和諧,黨內和諧是政黨關系和諧的主要推動因素。此外,黨內和諧對于民主黨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領作用。通過黨內和諧也可以充分激勵民主黨派不斷加強自身建設與提高參政能力,實現民主黨派內部和諧。增進黨內和諧必然帶動民主黨派內部和諧,而共產黨與民主黨派自身不斷趨于和諧也必然帶動兩者之間關系更加和諧,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相互幫襯、相互依托的過程??傊獙崿F政黨關系和諧。首先要增進黨內和諧,黨內和諧是牽動政黨關系和諧的火車頭。
二、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政黨關系和諧的動因
黨內和諧是實現政黨關系和諧發展的動因,通過增強黨內和諧促進政黨關系和諧是非常必要的。這主要源于:
首先,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政黨關系和諧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當前。政黨業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治舞臺上的主角,同時,政黨關系也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對社會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鑒于此,我國需要充分發揮政黨關系的獨特優勢和功能,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充分的保障。在我國,共產黨長期掌握政權、處于領導地位,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情況、新挑戰、新問題,共產黨要永遠保持先進性,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不斷提升執政能力,不斷增進黨內和諧。唯有如此,才能帶動民主黨派內部不斷和諧,最終實現政黨關系和諧??梢哉f,只有實現了以黨內和諧為后盾的政黨關系和諧,才能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重要保障。
其次,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政黨關系和諧是多黨合作制度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的需要。多黨合作制度是與中國國情相匹配的新型政黨制度。這種政黨制度經受住了歷史與現實的考驗,也承受住了西方多黨競爭制度的挑戰,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同時,這一制度還要依據國情的新變化而不斷與時俱進,唯有如此才能永遠確保政黨制度本身充滿生機與活力。在此背景下,我們提出了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政黨關系和諧的命題,意在通過共產黨內部和諧推動民主黨派內部和諧,在各自和諧的基礎上實現二者相互關系的最優狀態,也就是政黨關系和諧。這也順應了多黨合作制度進一步發展和完善的要求,同時彰顯了多黨合作制度的優越性。
再次,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政黨關系和諧是由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決定的。早在共產黨發出“五一口號”之后,各民主黨派積極響應,認可和支持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的正式確立。在這一多黨合作制度中,共產黨是執政黨,長期掌握國家政權,民主黨派是參政黨,與共產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诠伯a黨的執政地位,如果黨內實現了和諧,共產黨必然在執政活動中將這種和諧帶到國家政治生活中,也就會在共產黨帶動下逐步實現國家政治生活的和諧。同時,國家政治生活的和諧也必然逐步滲透到政黨關系之中,促進政黨關系和諧。由此可見,黨內和諧將帶動國家政治生活和諧,國家政治生活和諧又將促進政黨關系和諧,所以,以黨內和諧促進政黨關系和諧是順理成章的。
最后,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政黨關系和諧是民主黨派能力提升與地位鞏固的需要。政黨關系和諧是由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共同努力實現的。這種和諧政黨關系既離不開作為執政黨的共產黨,也離不開作為參政黨的民主黨派。自從響應“五一口號”以來,民主黨派就與共產黨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積極投身于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當前,民主黨派的參政能力有待提高,參政地位有待鞏固。在實現政黨關系和諧的過程中,提升民主黨派參政能力。鞏固民主黨派參政地位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唯有如此,政黨關系才能夠實現和諧。否則僅僅有共產黨內部的和諧構不成政黨關系和諧。也難于體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的優越性。所以,實現政黨關系和諧要著重從增進黨內和諧人手。逐步提升民主黨派的能力與地位。
三、增進黨內和諧對民主黨派內部和諧的示范
在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召開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胡錦濤希望各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增進參政黨內部和諧,密切同自己所聯系的社會成員的關系”,以民主黨派內部和諧促進政黨關系和諧,最終成為推動政黨關系和諧的積極力量。故此,各民主黨派要參照共產黨增進內部和諧的舉措,不斷增進內部和諧。
第一。黨內和諧為民主黨派內部和諧提供了參照。共產黨歷來重視黨內和諧,并且取得顯著成績,這就為民主黨派內部和諧提供了參照。建國60多年來,共產黨面對國內外形勢變化從容應對。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勝利。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共產黨自始至終都注重增進黨內和諧,不斷保持共產黨內部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積累了豐富的黨內和諧經驗。同時,共產黨歷來重視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并逐步形成了以黨內和諧的經驗引領整個國家政治生活方方面面進步的優良工作方法。比如中共十七大報告指出,“要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梢?,共產黨長期重視黨內和諧,并且重通過執政活動影響和帶動社會和諧。民主黨派要認真吸取共產黨內部和諧的做法,以共產黨內部和諧為參照,不斷推進民主黨派內部和諧。
第二,黨內和諧引領了民主黨派內部和諧的方向。在多黨合作制度中,共產黨與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共同致力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了“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的基本特征。共產黨內部和諧引領了民主黨派內部和諧的方向,民主黨派應當參照共產黨內和諧模式加強自身建設。黨的建設是一項新的偉大工程,在長期執政過程中共產黨在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充分體現出黨的先進性和凝聚力。民主黨派也要把自身建設作為一項重要政治責任,以思想建設為核心、以組織建設為基礎、以制度建設為保證,推進民主黨派內部和諧。當然,除了參照共產黨內部和諧的有益經驗外,民主黨派還應在堅持共產黨領導下積極探索適合于自身和諧特點的有效途徑,這樣才能真正提升自身能力。一言以蔽之,黨內和諧就是一面旗幟,為民主黨派內部和諧指明了方向。
第三,黨內和諧與民主黨派內部和諧間雙向互動。共產黨內部和諧為民主黨派內部和諧起著示范與引領作用,同時民主黨派內部和諧的實現,反過來也有助于推進共產黨內部和諧的發展。實際上,政黨關系和諧的實現就是在共產黨內部和諧與民主黨派內部和諧的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彼此幫襯下實現的。就此,胡錦濤指出:“鞏固和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政黨關系,實現我國政黨關系長期和諧,……既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又要促進多黨派團結合作;既要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又要發揮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作用;既要重視做好民主黨派的思想引導工作,又要真誠接受他們的民主監督;既要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又要積極支持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使執政黨建設與參政黨建設相互促進,更好地統一于多黨合作、共創偉業的歷史進程中?!笨梢姟Uh關系和諧的實現離不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共同努力,只有二者齊心合力、相互提攜,才能真正發揮我國和諧政黨關系的顯著優勢與獨特價值。
第四,通過增進民主黨派內部和諧促進政黨關系和諧。共產黨內部和諧對于民主黨派內部和諧起著重要的示范與引領作用,而以增進共產黨內部和諧又促進著政黨關系和諧的實現。同樣,通過增進民主黨派內部和諧也可以促進政黨關系和諧的實現。所謂民主黨派內部和諧就是八個民主黨派在共同的歷史使命與價值基礎下,不斷加強各民主黨派之間的政治溝通與團結合作,逐步完成政治交接與自身建設,共同履行好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職能。具體而言。通過增進民主黨派內部和諧促進政黨關系和諧需要做好以下四項工作:一是增強各民主黨派對共同的歷史使命與價值基礎的認同,加強各民主黨派之間的凝聚力。新世紀各民主黨派所共同面臨的歷史使命是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與此同時,民主黨派的進步性與廣泛性是民主黨派長期存在的理由,也是各民主黨派共同的價值基礎所在。二是加強各民主黨派之間的政治溝通與團結合作。通過加強各民主黨派間有效的政治溝通,有助于各民主黨派之間增進了解、消除分歧、鞏固協作、形成合力,從而實現民主黨派內部和諧。三是完成民主黨派的政治交接與加強民主黨派的自身建設。民主黨派的政治交接,實際是與時俱進地不斷提高民主黨派綜合政治素質的責任交接。因而搞好民主黨派的政治交接,就要提高民主黨派的整體綜合政治素質,這是通過民主黨派的自身建設來實現的。四是共同履行好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的職能。這是通過增進民主黨派內部和諧促進政黨關系和諧的關鍵。
四、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政黨關系和諧的途徑
黨內和諧是政黨關系和諧的構成主體,增進黨內和諧可以有效地促進政黨關系和諧。因此,我們應該積極探尋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政黨關系和諧的途徑,從而實現政黨關系和諧。
第一,通過增進黨內思想和諧促進政黨關系和諧。共產黨歷來重視思想建設,這是黨的建設的根本所在?!爸貜乃枷肷辖h是我們黨的一個特點和優點,也是我們黨加強黨的團結增進黨內和諧的一個重要法寶。”因此,黨內思想和諧就成為了黨內和諧的首要問題。只有首先實現了黨內思想和諧,才能有效地發揮黨內和諧的示范與引領作用,更好地促進政黨關系和諧。具體而言,實現黨內思想和諧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著力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黨內思想和諧的實現,需要黨員與干部按照建設學習型政黨的要求,深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加強黨員與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使其成為增進黨內和諧的實踐者,成為政黨關系和諧的促進者,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排頭兵。二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黨內思想和諧的實現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這就需要黨的思想理論不斷與時俱進,進行理論創新。理論創新是理論自身永葆生命力的不竭源泉。唯有不斷進行理論創新,才能確保共產黨的先進性,始終引領政黨關系和諧的前進方向。三是實現政治思想上的團結統一。全黨政治思想統一是黨內思想和諧的重要保障。這種政治思想的統一建立在黨員對黨的綱領、路線和方針自覺認同與堅決擁護之上。“全黨政治思想上的統一,政治信念上的堅定,是全黨組織上行動上的統一和具有強大凝聚力戰斗力的前提和基礎?!彼氖钦_認識黨內思想斗爭。黨內思想和諧不是否認現實中的思想斗爭,“黨內如果沒有矛盾和解決矛盾的思想斗爭,黨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敝挥姓_地認識、對待和開展黨內思想斗爭,才能維護和實現黨內思想和諧。
第二,通過增進黨內組織和諧促進政黨關系和諧。如果說黨內思想和諧是黨內和諧無形的前提,那么,黨內組織和諧就是黨內和諧有形的前提。只有具備黨內組織和諧,才能為共產黨凝聚與形成戰斗力提供組織依托,才能有效發揮共產黨的模范帶頭作用,推動政黨關系和諧不斷前進。增進黨內組織和諧,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黨組織是由干部和黨員組成的,其中,黨的干部是黨組織的核心和靈魂,是實現黨內組織和諧的關鍵。“建設一支能夠擔當重任、經得起風浪考驗的高素質的領導干部隊伍”,是確保黨內組織和諧的基本要求。二是加強黨內民主建設。黨內民主是黨內組織和諧的主要內容,也是增進黨內和諧的重要條件。如果沒有黨內民主,就談不上黨內和諧。因而增進黨內和諧的最根本途徑就是要加強黨內民主建設。只有不斷地強化和發展黨內民主建設,才能充分地發揮廣大黨員和各級黨組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能更好地增進黨內和諧,而一個團結一致和充滿活力的執政黨是促進政黨關系和諧的主要力量。三是增進黨內團結統一。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要實現黨內組織和諧務必增進黨內團結統一,這是黨內組織和諧的基本保障。對此,鄧小平1956年在《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中指出:“黨的團結和統一是黨的建設的最重要問題之一。正如黨章草案的總綱所說:‘黨的團結和統一,是黨的生命,是黨的力量的所在。經常注意維護黨的團結,鞏固黨的統一,是每一個黨員的神圣職責?!?/p>
第三,通過增進黨內制度和諧促進政黨關系和諧。制度是帶有根本性的問題。只有實現黨內制度和諧,才能從根本上保障黨內和諧。鄧小平指出:“我們過去發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為重要。……不是說個人沒有責任,而是說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這種制度問題,關系到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必須引起全黨的高度重視?!痹鰪婞h內制度和諧,需要不斷推進制度化建設。制度建設是剛性的,通過剛性制度可以更好地規范黨員干部的行為,確保黨的權力科學合理運行。圍繞增進黨內制度和諧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江澤民指出:“黨的性質、黨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所處的地位、黨肩負的歷史使命,要求我們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治黨始終堅強有力,治國必會正確有效?!秉h要管黨、從嚴治黨是實現黨內制度和諧的必然要求。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確保黨內和諧,最終實現政黨關系和諧。二是完善黨內批評制度。建立完善的黨內批評制度是繼承共產黨優良傳統與作風的重要措施,也是實現黨內制度和諧的主要手段,更是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政黨關系和諧的基本途徑。針對黨員干部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通過批判與自我批評的方法加以解決。這樣既有利于解決問題,又能夠保證黨內和諧。這種方式也為民主黨派監督共產黨行為提供了借鑒,從而能有效地促進政黨關系和諧。三是樹立制度的權威性。只有這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增進黨內制度和諧,為促進政黨關系和諧提供堅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四,通過增進黨內行為和諧促進政黨關系和諧。黨內和諧主要是通過共產黨內部行為和諧而實現的,黨內行為和諧是促進政黨關系和諧的主要環節。黨內行為和諧需要對共產黨權力運行進行有效的監督和制約,并且逐步納入法制化的軌道。就此,中共十七大報告指出:“確保權力正確行使,必須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睂崿F黨內行為和諧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下功夫:一方面加強黨內權力監督與制約。這樣才能保證黨內權力的健康有序運行,防止由于濫用權力而導致腐敗現象發生。另一方面推進黨內行為和諧的法制化。通過法制化來逐步規范黨內行為和諧,是以增進黨內和諧促進政黨關系和諧的法制保障。目前,這種規范主要是通過依法執政實現的。依法執政意味著共產黨依照憲法的規定,以法定程序進入國家政權組織,并且按照憲法規定進行政治活動,而不能超越憲法,凌駕于國家政權機關之上行使權力。這樣也就從憲法的高度規制了黨內行為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