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師;心理健康;問題
〔中圖分類號〕 G40-0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5(A)—0019—01
人們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園丁。說到教師這個職業(yè),人們就會想到無私奉獻。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對教師的期望也很高,教師面臨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但是很少有人關注教師自身的心理和精神壓力,以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有調查顯示,近年來有近30%的教師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并且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導致教師亞健康的主要原因不是身體健康問題,而是心理健康問題。 有人說,心理問題就像“感冒”一樣,幾乎人人都會遇到。而據(jù)調查,教師的心理障礙發(fā)生率要高于一般人群。教師從事的是塑造人類靈魂的職業(yè),一旦教師心理上出現(xiàn)疾患,受傷害最大的則是學生。研究表明,心理不健康的教師會源源不斷地“制造”出心理健康低下,甚至有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的學生。有關專家提出,在學生心理健康越來越得到社會關注的同時,也應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教師存在的心理問題若得不到及時地疏導和調整,不僅影響教師個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還會影響到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影響到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所以,促進教師的心理健康,培養(yǎng)教師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學校領導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工作。那么,應如何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呢?
第一,優(yōu)化學校的人際關系。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或超負荷工作時,往往產(chǎn)生一種焦慮、憤怒、沮喪或失意的心理狀態(tài)。此時如果處理不當,將會引發(fā)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所以學校領導應深入教學第一線了解教師,多與教師交流溝通,從而增進人際關系的和諧。
如果教師在人際關系上或生活上遇到各種困難,就容易滋生消沉、妒忌、埋怨、畏怯等不良心理,從而影響其心理健康,甚至導致個別教師情緒失控。學校領導要支持教師的工作,盡可能為他們創(chuàng)造工作條件,如舒適的工作環(huán)境、合理的人員配備、適度的工作任務等。制定合理的工作目標值,不人為地增加壓力。讓教師在工作上有個寬松的環(huán)境,引導教師善于接納他人,善于同他人溝通交流。
第二,學校中領導與教師、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之間都有可能產(chǎn)生矛盾沖突。這些矛盾沖突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教師必然心情沉重。學校領導要及時處理領導與教師或教師之間發(fā)生的矛盾沖突,保持冷靜的頭腦,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尋找最佳的辦法,及時解決矛盾沖突。要以誠相待,坦率寬容,這樣才能增進理解、消除矛盾。
第三,只有在輕松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中,廣大教師才能克服工作上的壓力,避免心理問題的出現(xiàn)。因此,學校領導必須深入了解和研究每個教師的需要,整體把握學校教師的心理需求,適度滿足教師的需要,使教師在事業(yè)上有成就感、生活上有滿足感、精神上有舒暢感。
建立科學、公正、公平的教師工作績效評估制度,激發(fā)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他們朝著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努力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