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數學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運算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33.6〔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05(A)—0031—01
觀察能力的培養
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應注意:聯系實際、多角度觀察、觀察要有深度。在學生觀察之時,教師首先要讓他們觀察所學的知識哪些在實際中見到過或與實際有聯系,有何特征,從而讓他們對觀察對象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再引導他們對事物多角度地進行觀察,特別要讓他們觀察在不同角度事物所呈現出的相同或不同的特征,進而讓他們從事物的表面去認識它們的實質,從而達到對事物的真正認識。
例如:在講解“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時,我先拿出各種教具讓學生觀察,然后讓他們說一說在現實生活中是否見到過這些物體,這些物體又有哪些特點。在肯定了他們對物體的初步認識后,再讓他們觀察哪些物體具有相同的特征,從而得出柱體、錐體、球體的概念。之后,再次讓他們觀察柱體(或錐體),讓他們進行分類,進而得出棱柱、圓柱(或棱錐、圓錐)等概念。若讓他們繼續觀察,可對棱柱進行更細的分類,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思維能力的培養
知識是思維活動的結果,又是思維的工具。在數學基礎知識教學中,教師應加強概念、法則、定律等形成過程的教學,這也是對學生進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在教每一點新知識時都應盡可能地復習有關的舊知識,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來搭橋鋪路,引導學生運用知識遷移規律,在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通過示范、引導、指導潛移默化地使學生獲得一些思維的方法,也可精心設計問題,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思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在思維的活躍狀態中,才能得到有效的發展。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思維的外殼,故而加強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語言訓練,特別是口頭說理訓練,也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好辦法。
運算能力的培養
數學運算能力是一項基本功,其他能力都要經過運算的表現形式得出,因此,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尤為重要。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運算能力,一是要讓學生理解有關運算的基本知識和運算技能,二是要將運算技能上升到運算能力,三是要在各種應用中,進一步提高運算能力。要完成從知識到技能的過渡,重點是準確理解有關知識,熟練有關運算的方法、步驟,并本著“先慢后快”、“先死后活”的原則。隨著運算技能的形成,應逐漸簡化運算步驟,強調靈活運用法則、公式。計算能力的形成,還必須在今后的應用中得到鞏固、發展和深化。在應用過程中,運算的目的不一定是追求一個簡化的結果,而是要為一定的推理、演繹、判斷來服務。
數學實踐能力的培養
數學來源于生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引出數學知識,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自己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問題,自己的生活實際與數學知識本身就是融為一體的。例如,可運用一次方程的有關知識來研究和解決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安裝電話的初裝費和月租費,還有每分鐘的通話費用的高低問題;運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來解決現實生活中有關測高、測距的實際問題;運用統計的方法對班級成績在全校所處的地位進行分析、研究、處理等等。
教師不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把生活問題數學化,而且要善于把書本上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把數學問題生活化,以實現通過知識的運用、實際問題的解決,又能反向促進學生對知識更深層理解的目的,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總之,觀察能力是學習數學(也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思維能力是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的根本,運算能力是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的重要手段,實踐能力是數學學習的結果。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傳授知識,讓學生學習、理解、掌握數學知識,更要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能力,這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