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學生;課業(yè)負擔;觀念;
課堂效率;課程設置;
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
05(A)—0012—01
一、轉變教學思想、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素質是減輕中小學生課業(yè)負擔過重的根本保證
1. 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教師不應把學生看作是灌輸知識的容器,而應把他們當成自主學習的主體,培養(yǎng)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精神和興趣,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教師應找出學生的不同特點及差異,發(fā)展他們的特長,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打好基礎。為此我們利用寒暑假時間通過舉辦培訓班、理論研討班和觀摩交流活動,讓廣大教師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素質教育經(jīng)驗、現(xiàn)代教育技術以及教育教學法規(guī)、文件等。在全校形成一種良性互動的素質教育氛圍,引導廣大教師逐漸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思想,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真正明確素質教育的要義。讓教師認識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出路不是加班加點補課,不是搞題海戰(zhàn)術,也不是“吃小灶”請家教,而是進行教育內(nèi)部改革。改革課程和課型,改革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技術手段,改革師生評價標準和方式,改革考試評價內(nèi)容與手段,改革師生交往方式等等。
2. 加強培訓交流,加快教師知識更新。教師的知識結構直接決定了他們對教材的理解程度,對新教法的認識程度,決定了他們的教育科研能力,對信息的敏銳捕捉能力和吸收消化能力。當今社會已處于知識爆炸時代,一部分教師知識結構嚴重失調(diào),已成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最大障礙。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應加強對現(xiàn)代教育理論的學習,加強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拓寬知識面,逐步提高使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能力,以適應素質教育對教師的要求。教師的自身素質提高了,“減負”就有了根本保證。
3. 健全監(jiān)督機制,把減負落到實處。學校通過教務處、教科研室組織力量在校領導的帶領下,要經(jīng)常深入課堂,深入教研組,深入班級,了解教學實際情況,糾正不良傾向;同時,要建立班主任、任課教師量化管理條例,建立“班務日志”、“校長信箱”等督查系統(tǒng),讓學生和家長對教師教育教學是否合乎素質教育的要求、是否加重學生負擔等情況進行全面監(jiān)督。
二、提高課堂效率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主要渠道
1.高質量的教案是向45分鐘要效率的基本保證。教學決不能打無準備之仗,一定要備好課。在教學實踐活動中,要走特色之路,根據(jù)學生的特點,結合自己教學特點,設計出新穎而富有活力的高質量教案。高質量的教案設計要達到以下目的:目標要引導學生自主完成,重點要讓學生牢牢掌握,難點能使學生徹底解決。
2. 高超的教學藝術是向45分鐘要效率的關鍵。要真正減輕學生學業(yè)負擔,關鍵是上好課。試想,課上得不好,學生學得身心疲憊,本身就加重了學生的負擔。如果一堂課生動而充滿了活力,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思維活躍,能夠與教師緊密配合,這樣,學生學起來輕松快樂,效果也好,怎么會加重學生的負擔?
三、科學設置課程,讓學生既能學又樂學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現(xiàn)實途徑
1. 嚴格控制學生在校活動時間。在控制學生在校活動時間方面,學校領導和教師要齊抓共管,做到層層落實。任何人都不能私自加重學生的負擔,必須把學生的在校時間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nèi),絕對不能超越。要做到不拖堂、不補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學生的過重負擔減下來。
2. 科學安排課程表與作息時間表。科學的課程表與作息時間表也可以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在時間安排上,文科與理科的合理搭配,活動課與文化課的科學組合,學習時間與休息時間的有機結合等,都可以使學生在學得好的同時,又能使大腦得到充分調(diào)節(jié)與休息。
3. 堅決杜絕補課。補課現(xiàn)象的普遍存在無疑使學生的負擔“雪上加霜”。堅決杜絕亂補課,扎扎實實地上好每一節(jié)課,才是我們真正減輕學生負擔的根本出路,靠補課來提高學生成績的做法本身就是違背科學規(guī)律的。
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推行素質教育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有效方法
1. 重思維培養(yǎng),輕題海戰(zhàn)術。我們必須放棄題海戰(zhàn)術,應著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上下工夫。不能只會教學生做大量的作業(yè),而要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能力和興趣,教會他們思維的方法,掌握解題的思路、方法、步驟,提高他們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
2. 重能力考查,輕頻繁考試。當前,在很多學校里分數(shù)成了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大大加重了學生的負擔,而實際收效并不理想。所以,我們必須要改變頻繁考試的做法,改變用單一分數(shù)衡量學生、老師的做法。把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擺在首要的位置,關注教師的師德和教學動態(tài)過程,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這樣才能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從而達到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