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作文教學;生活;創新意識;個性
〔中圖分類號〕 G633.3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0)05(A)—0023—01
《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寫作是運用書面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創新這一富有時代氣息的命題,在時代的高度給語文教師提出了新要求:教師必須在教學中指導學生走向生活,對生活達到真情感悟,敘寫對生活的認識、體察;讓學生擺脫傳統的程式化寫作的束縛,讓學生的個性在不斷的創新和創造中得到張揚,使學生能寫出反映生活、富有真情的創造意義的作文。葉圣陶先生說過,寫作文是為了一輩子學習的需要,是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所以,教師要學習《語文課程標準》全新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活躍的創新思維,獨特的創新方法和獨立的創新人格,同時還要引導學生走向生活,認識社會,求得發展。教師要引導學生打破傳統作文的“規則”,跳出傳統套式的圈子,讓學生實現精神的旅行,為學生提供一個全新的燦爛的陽光地帶,讓學生在自己的原野上自由起舞、縱情歌唱,讓學生的個性化得以實現。下面,筆者就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走向生活,尋源求真
學生的寫作資源就是學生的個人生活,是他們所熟悉的事物,所以,學生要在生活中進行實踐體驗。學生在生活中看到、聽到、想到的內容,恰巧是作文的素材。教師指導學生走向生活,幫助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積累,以獲得足夠的素材,并能夠主動選擇和分析有用的素材,以達到寫作時有話可說、有事可寫的目標。生活是創作的源泉,真實是文章的生命,寫作中,學生要以“真”來反映生活。有教育家曾說過,學生寫作離不開生活,要設法讓學生去尋找作文的源頭,才會不斷地傾瀉出真實的文思之水來。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要把生活引入到教學中來,引導學生捕捉生活中的感動,讓他們積累豐富的生活素材,然后對生活進行真誠的創造。
二、培養創新意識
首先,中學作文創新教學,需要包括全社會在內的共同創設一個創新教學的大氛圍,這個氛圍應該是一個寬松和諧、自由活潑的創新教學環境。在這種環境下,教師和學生的創新意識應該處于寫作的重要位置,教師要加強創新教學理論的學習和研究,進行作文創新教學的實踐和探索,改變陳舊的套式作文教學模式。為了具有作文創新教學的觀念和志趣,教師要善于引導和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產生作文時創新的欲望和信心。所以,教師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創新教學中去,為培養學生的作文創新能力創造條件。
其次,學生有創新心理,教師應該去保護,并引導學生張揚個性,放飛想象,讓學生以更活躍的思維遨游自由的寫作天空,以便創作出文采飛揚的作文。
再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聯想力。有位哲人說過,真正的創造就是藝術想象的活動。想象可以使學生對事物進行挖掘式、深探式的研究和思考,讓思想具有深度和廣度,對現象的認識更清楚。學生在寫作中運用豐富的想象和聯想,將會“鏈接”出很多素材。只要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聯想力,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就會由點而面,由面而有所悟,從而有了寫作的靈感。創新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聯想力,以便讓他們張開“雙翅”自由飛翔。
三、讓寫作體現學生的個性
對學生來說,每一次作文都是一次獨特的生命體驗,都是自己觀察與思考的反映,是自己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展現。因為所寫的都是他的個人生活,是他所熟悉的事物,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有價值的事物,激發他們進行想象與聯想。這會讓學生發現生活中蘊藏的樂趣和從普通平凡中流溢出的人生百味,這也有利于學生寫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
指導學生寫作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去寫。寫作是個人感情活動的一種表達方式,教師要洞悉學生的寫作狀態,觀察學生是否有了寫作準備,素材積累到什么程度等。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以個體的體驗為中心,打開學生的感情閘門。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就會情感飽滿,文筆生動。更重要的是,在這種自由狀態下寫作,學生將會從中發現個體生命的價值,作文將更富生氣,這是一個自由的寫作階段,又有一個自由的寫作空間。安排作文時,教師要求題材開放、形式開放、字數開放,學生必能感到自由寫作的愉快。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對自己的寫作能力有所期待和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