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的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脫節的,寫作是閱讀的附庸。本文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如何還寫作以應有的位置,使閱讀、寫作共進,促進高中新課改的進行是學生更快提高英語水平。
[關鍵詞]閱讀;寫作;讀寫結合
眾所周知,凡是寫得好的人,都讀得多,說明讀與寫緊密相連;讀是吸收,寫是輸出;讀是源,寫是流;源遠方能流長。對于英語學習,此道理更明顯。
我們處在瞬息萬變的時代。英語成了必不可少的工具。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課標對學生各種能力都分別有明確的規定。讀和寫能力的提高是當務之急。在此重壓下,老師不得不反思自己的閱讀和寫作的教學,沒有改革創新的教學思路那是難以成功的。 教師講學生聽背這一陳舊的教學模式早已過時。如何\"既注重結果,更重視過程\"。如何在學生閱讀中加以助燃,在學生寫作中加以點撥,真正提高寫作水平,值得我們深思。 筆者通過多年的實踐,主要做法是將大綱規定的教學總體目標分解為閱讀、寫作教學的具體目標,通過強化讀寫的合作意識和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監控。一改過去寫作是閱讀的附庸的現象,還寫作以應有的位置,使閱讀、寫作共進。
首先關鍵的一步是教師集體備課,共同繪制\"讀寫互促\"的總體\"藍圖\"。閱讀須備有\"以寫促讀\"的訓練內容;寫作須備有\"以讀促寫\"的訓練內容。
更重要的一步是上課。一要注重\"合作教學\";精選文章,即訓練閱讀技能,又挖掘寫作技巧。二是教師在鉆研教材的基礎上,一節課選定幾篇只做泛讀處理,拓寬學生視野,激發興趣,擴大詞匯量。在用一節課選取寫作技法典型的課文精講,供教師為寫而教,著眼于表達。
最后,不能忽視的環節是作業。課后布置適當閱讀理解性寫作片段練習;布置總結寫作方法的有關閱讀,依據閱讀文章擬出的寫作題目。
師師合作也是成功與否的關鍵。教師要熟練駕馭寫作課的各種課型,要當堂點評學生習作。
但在實際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也引發我們思考,一是閱讀和寫作聯系緊密,但又相對獨立,讀寫互相遷移的能力是有限的,怎樣在基本完成讀寫各自任務的前提下,探尋二者的最佳結合點進行教學,希望同仁們一起對讀寫關系進行理論方面的研究,促進實驗發展。二是長期以來,教學是采取\"重讀輕寫\"的體制,在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等方面難有以有新的突破,其利弊在何處?我們還不能更好回答。
總之,讀寫互相促進的教學模式\"必將推動教改的深化,必將使成績整體提高,也必將有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