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生計算能力訓練和提高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本文探討了通過激發興趣,誘發學生的計算學習主動性為主體,以教師的巧練習和嚴要求為主導在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方面的實踐和思考。
[關鍵詞]小學生;計算能力;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貫穿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始終,學習時間最長、份量也最重。在每份數學試卷中,計算內容都大約占到70%以上。但是,由于有的學生對提高運算能力缺乏足夠認識,對計算器過于依賴,從而忽視對計算的基本訓練;也有的老師只重視解題方法和思路的引導,而忽視對運算過程的必要指導,導致學生計算能力普遍較差。計算是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基礎,能培養學生的數感,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靈活、快速的解決問題提供幫助,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應該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頭戲。那么,如何幫助學生提高計算能力呢?下面談幾點自己的拙見及做法,與同仁商榷。
一、激情趣,誘發學生計算沖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當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使干巴巴的計算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樂于學、樂于做,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去主動探索新的知識。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采取給學生講解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或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小故事,以激發學生興趣。例如:在教學簡便運算前,我首先給學生講解了數學家高斯創造性地解答“1+2+3+……+99+100”這100個自然數之和的故事,學生躍躍一試,不禁產生了要和數學家比一比的念頭。由此,學生審題比以往認真了,對題目的特點分析比以前仔細了,并能靈活利用有關定律、法則,找出解題規律,學習的興趣增強了。此外,有效的評價也是激趣的途徑之一。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的確,通過多渠道、多手段、多層次地對學生進行有效評價,能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同時還能讓學生不斷感受到探索和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增強上進心,收到拓展思路之功效。在教學實踐中,我經常組織口算比賽、簡便計算比賽,對成績優秀的學生給予表揚和獎勵,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進行鼓勵,使其不失去學習的信心。
二、巧練習,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練習是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數學學習離不開解題練習,計算能力的培養更離不開練習,只講不練或講多練少都不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但是,計算練習也并非越多越好,“泛泛地練習”使學生陷于題海之中,反而會挫傷學生學習興趣,效果也不會很理想。因此,教師要注意優化練習設計。在教學實踐中,我主要偏愛以下幾種練習方式:一是口算訓練。每天用5分鐘時間對學生進行口算訓練,單項的計算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重點練,對于學生難掌握易出錯之處突出練。注重口算訓練形式的多樣性,例如:低年級采用“開火車”、“找朋友”、“找門牌號”、“送信”、“對口令”、“奪紅旗”、“闖關”等方式;中年級采用口算板、口算表、卡片、幻燈片或游戲等方式;高年級采取指名答、搶答、齊答、聽算、視算等方式,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二是估算訓練。估算是根據具體條件及有關知識對事物的數量或算式的結果作出的大概推斷或估計,它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一種近似的口算。由于學生思維水平的高低,使得估算策略不同,估算結果也不同。三是對比練習。將易混易錯的題目放在一起,讓學生區分比較,通過有目的練習,使學生糾正錯誤以提高辨析能力,并及時評價學生的作業,糾正錯誤。四是改錯練習。及時發現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典型問題,收集錯題,定期上一節糾正計算錯誤課,將學生作業中的典型錯誤板書出來,讓學生會診,當“錯題醫生”,指出錯誤之處,說明產生錯誤的原因,并改正過來。
三、嚴要求,確保學生計算效果
如果學生僅有計算的興趣,而沒有端正的計算態度,總是以“粗心”、“馬虎”作為出錯的借口,練習效果就會很差,計算能力也得不到真正提高。因此,必須嚴格要求,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一是重視書寫。要求學生認真按格式書寫數字和運算符號,字跡要端正,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看錯”毛病的發生。教師要率先垂范,批改作業要及時、規范、認真;教學板書要清晰分明,不出差錯。二是認真審題。這是計算正確的首要條件,審題要審數字和符號,觀察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還要審運算順序,明確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更要審計算方法,能簡便算的要簡算,做題前要做到心中有數。三是細心校對。要求學生凡是抄寫下來的部分都要校對。學生作完題后,再一次校對計算過程的準確性,做到不漏不錯。四是仔細驗算。驗算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習慣。要把驗算作為計算過程的重要環節來嚴格要求,教師對驗算要有明確和有力的措施,消除學生計算后再去驗算感覺厭煩和抵觸情緒。
總之,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成績的有力保障,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當自覺地把它和目前新課標所倡導的生活實際、情感態度等結合起來,不斷思考,不斷探索,使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煥發活力。
參考文獻:
[1]劉鳳翥主編.《小學數學教學與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張佩玲,郁軍.數學文化價值與小學數學教育,貴州教育,2005,(17)。
作者簡介:鄺四蓮(1959—),江西吉安人,吉安市萬安縣芙蓉中心小學教師。職稱:小教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