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拓展訓練是一種能有效提升大學生能力,促進大學生全人發展的方法,在高校開展素質拓展訓練,不僅有利于大學生能力提升,也有利于提高高校辦學水平,是高校“育人”理念的回歸。在具體建設素質拓展訓練項目的問題上,筆者通過總結參與建設素質拓展訓練基地的經驗,提出一些具體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字]素質拓展訓練;人才培養;能力提升
一、引論
自上世紀末實施大學擴招以來,社會各界對高等教育的質疑逐步增多,課程設置不合理、學生能力培養欠缺、學生素質降低等等問題日益突出。許多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不太滿意,他們反映一些大學生存在貪圖享受,怕吃苦,動手能力差,職業道德素質低下,缺乏誠信等等問題。
二、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的重要性
素質教育是近些年來,國家、各級部門和社會各界對教育部門提出的新要求,高等院校也一直在尋求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而素質拓展訓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被社會廣泛證明是一種有效的素質培養的方法。在高校中開展素質拓展訓練,對學校和學生都是有益而無害的。
(一)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是高校育人使命的應有之義。
大學的使命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人才,所謂人才,首先必須培養成人,而后才是成才。反觀當今的許多高校,多忙于傳授微末技能,教授各種掙錢法門,卻忽略了學生“做人”的基本素質的養成,只強調課程成績,忽視實務能力、心理健康、人文精神等等更為內在更為根本的東西。實際上知識和技能僅僅是有形資本,意志和精神則是無形能量,若能在高校教育中引入素質拓展訓練,開發出潛藏于大學生身上卻從未被了解過的力量,使有限的知識和技能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則高校必將對造福大學生、造福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要舉措。
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就是要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一方面強調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提高,另一方面強調人民素質的全面提高,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提高人的素質和能力,也通過不斷提高人的素質和能力,推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高校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轉變人才培養模式,把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和最終的培養目標,創新思路,拓展大學生素質,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品學兼優、全面發展的人才。
(三)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是對社會和市場需求的積極回應。
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異常激烈,市場的基本特征是平等性、競爭性、開放性、法治性,優勝劣汰是市場的法則,要在市場經濟中不被淘汰出局,人們必須具備一定的社會適應性,具備創新精神以及學習能力。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實踐已經證明,“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內在迫切要求,人格的轉型是實現我國經濟體制轉型的前提和關鍵,人的素質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基礎,人的素質狀況影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育程度”。
因此,在高等院校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是對市場信號的積極回應,是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產物。
(四)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對提升高校辦學水平具有積極意義。
如今,國內許多高校都在積極響應團中央的號召,推廣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計劃,開發大學生潛能,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盡早引入素質拓展訓練計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利用現有條件,建立領導組織,積極落實,建立素質拓展訓練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這樣才能真正建成服務地方,輻射全國的有影響力的高校,才能真正辦出特色辦出水平,提升高校整體辦學實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校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
(五)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對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市場競爭力有較強的作用。
高校普遍重視對大學生意志力的塑造,重視大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整體提升。適時的引入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項目,促使學生知行合一,將學生培養成知識水平高,動手能力強,具有敬業精神,遵守職業道德,心理健康并且社會適應性強的人才,從而提升高校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的整體競爭力。
三、在高校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的可行性分析
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包括無形的理念、時間、安全等因素和有形的人、財、物等條件。
高校在開展素質拓展訓練方面,具備的優勢有:
1、理念因素。素質拓展訓練不能簡單的看作是做活動,活動僅僅是載體,背后的理念才是精髓所在。關注人格健全,促進全人發展,在身、心、靈等多個層面拓展學生素質。目前,許多高校開設了心理學、社會工作、人力資源管理等相關專業,為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提供了理論支撐。其中,社會工作的宗旨是助人自助,運用專業的方法和技巧,幫助案主度過難關,獲得成長,或者采用各種方法開發案主潛能,將案主培養為合格的社會公民。經過社會工作的專業幫助,可以使平凡的人變得優秀,優秀的人變得杰出。社會工作所采用的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等專業方法,與素質拓展所采納的訓練方法如出一轍。
2、時間因素。目前,許多高校都實施了大學生素質學分計劃,要求大學生在課堂之外綜合利用校內外資源,積極培養自身綜合能力,每學期都有一定的學時要求。將素質學分與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計劃結合起來,未嘗不是一個有益的嘗試。專業的訓練教師團隊和專業的素質拓展器材,更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3、安全因素。素質拓展訓練的一些項目如高空斷橋等等,總是讓人擔心會發生意外。但是,“沒有絕對安全的活動,只有科學的安全保證”,根據美國專業體驗培訓機構Project Adventure的一份統計數據,素質拓展訓練項目的危險系數是所有運動之中危險系數最低的。
專業的素質拓展訓練將安全放在第一位,有嚴密的程序設計、專業的安全器材和技術指導,用科學、專業的手段保證每一個環節的安全性。
4、人的因素。人是素質拓展訓練中的關鍵因素。目前,全國有200多所高校開設了社會工作專業,而心理咨詢師也在逐步的納入各高校的學工體系,各高校應充分整合這兩支力量,集合一批有長期從事社會工作和心理咨詢教學、理論水平較高、具備一定的專業實務經驗的教師團隊,為高校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提供人才隊伍。同時,不斷訓練合格的國家心理咨詢師,不斷從社會上的各種戶外拓展訓練項目中吸收成果,培養適應高校本土的素質拓展訓練師。
5、資金因素。資金因素是制約高校開展素質拓展訓練的關鍵性因素,許多高校限于資金壓力,對學生的投入上往往注重教學條件、生活設施等方面,真正用于開發學生潛能、拓展學生素質的投入極少。應當看到,開展素質教育,多投資多回報,少投資少回報,要認識到素質拓展計劃的重要性,針對具體情況,合理規劃,有步驟、分階段的進行素質拓展項目規劃投資。
四、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的內容和體系
隨著研究 和探索的不斷發展,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的具體內容也在不斷更新。
團中央在2002年聯合教育部、全國學聯首次提出要在高校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計劃,并隨即在全國6所高校開展試點,它的基本內容是“以大學生人力資源為著眼點,進一步整合深化教學主渠道外有助于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各種活動和工作項目,在思想政治與道德修養、社會實踐與支援服務、科技學術與創新創業、文化藝術與身心發展、社團活動與社會工作、技能培訓等六方面引導和幫助廣大學生完善智能結構,主動全面成長成材”。一些學校還為此專門制定了素質拓展學分計劃,并配發素質拓展證書。
但是,部分高校的實踐也表明,這套計劃的實施狀況和效果離團中央的要求相去甚遠,預期目標并未達到,實施過程流于形式,開展的活動很多,真正幫助學生提高素質的較少。
進入新世紀以來,社會轉型進一步加深,市場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市場和社會對大學生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從而為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的方向和內容提供了一些指引。
總結起來,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的內容應該包括以下幾點:
大學生素質拓展項目的類別:
從個體層面看,可分為心理素質訓練和行為素質訓練;
從個人和社會層面看,可分為個人素質訓練和團隊(社會)素質訓練;
從育人的角度看,可分為人格塑造、價值觀澄清和修正、能力結構調整、職業倫理和敬業精神培育、創新精神塑造和潛能開發、團隊能力建設、公民素質培養、成才培養等等。
筆者在參與設計本校素質拓展訓練基地的時候,主要考慮了以下內容:
一是大學生個人素質方面,包括心理訓練、興趣訓練、情緒管理訓練、性格訓練、挫折訓練、思維訓練、領導力訓練、創新能力訓練、學習能力訓練、職業倫理訓練、職業規劃和創業能力訓練等等;
二是大學生團隊素質方面,包括溝通能力訓練、協作能力訓練、認同和信任訓練、團隊精神訓練等等。
在具體的項目和形式方面,筆者認為,應當整合社會工作、心理咨詢等專業,運用專業手法,如社會工作中的個案工作、小組工作,心理咨詢中的個案咨詢、團隊輔導等,在現有的社會工作實訓場地基礎上,擴建專業的素質拓展訓練場地,引進戶外拓展理念,建設室內外多種適合高校師生的拓展項目。
五、對高校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的一些建議
首先,各級各部門應當重視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項目開展的重要性。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不僅有利于大學生全面發展,提升高校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也有利于高校綜合辦學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構建一只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
其次,與專業師生隊伍合作。高校應充分利用一些在素質拓展領域已經具備一定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實務經驗的專業(如社會工作、心理咨詢等),加強與這些專業教師團隊合作,開發適合本校師生的全校性素質拓展訓練課程,以便于更好的為師生服務。
最后,開展大學生素質拓展訓練計劃,必須建立優化長效管理機制和運行機制。素質拓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各級各部門通力合作,建立相應的操作性強的管理制度,為學生配備專門的素質導師,立足于時代特征、開發出具有創新性、時效性的培訓項目,這樣才能使素質拓展真正落到實處,才能真正將大學生培養成一個“整全的人”、一個合格的公民和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參考文獻:
[1]于海印,關于大學生素質拓展的實施現狀及對策研究,今日科苑,2009/08;
[2]商臺萍,青年素質拓展,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3]周妮笛 李 毅 劉俊峰,科學發展觀視角下的大學生素質拓展活動教育研究——以湖南農業大學“六求”素質拓展活動教育實踐為例,當代教育論壇,2009.8;
[4]王捷二,拓展訓練在高校學生素質培養中的應用,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2;
[5]孫璞,蘇榮海,王振軍,拓展訓練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影響的研究,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9.4;
[6]劉妍,開展素質拓展訓練 培育創新型人才,思想教育研究,2009.6;
作者簡介:張恒(1983—),男,重慶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助理實驗師,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社會工作碩士(MSW)在讀碩士,主要研究領域: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社會工作實驗室管理開發等;
周欣(1981—),重慶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助理實驗師,專業與研究方向:英語、日語,多媒體輔助實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