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農村小學英語的現狀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師資問題、群眾觀念與農村環境、教學問題。這些普遍存在的現象阻礙了我國農村小學英語教育的發展,影響了我國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步伐。面臨農村小學英語的現狀,必須找到相應的措施,將我國農村小學英語教育和城市小學英語教育達到和諧,穩定的向前發展。
[關鍵詞]農村;小學;英語教育;現狀;對策
21世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一個需要創新的紀元里,我們呼喚著新教育。在21世紀發展的今天,科技的日新月異,教育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經濟的飛速發展,尤其體現了教育的重要性。而英語作為溝通世界的橋梁,又成為了教育的重中之重。然而,小學英語似乎沒有受到什么優待,農村小學英語更是不盡人意。
一、目前農村小學開設英語課的現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農村義務教育的不斷發展,我國已在城市和農村中小學逐步開設了英語課程。如今,城市小學英語教育雖然起步較晚,但總體上成效尚好。然而,由于經濟、觀念的落后,設備、條件的缺陷,農村小學英語教育還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起步,課程沒有開設或者開設后不見成效。
(一)農村教育觀念,影響了英語教育的重視
由于農村孩子的父母自身文化水平低,整天忙于農活或外出打工,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許多孩子由爺爺奶奶看管,更是無力關注。農村孩子和學生家長認識不到英語的重要性。據調查結果顯示:農村大約只有15%的家長認為小學英語很重要,只有10%的家長會經常詢問孩子的英語學習情況,只有2%的學生會參加英語課外輔導。另外,學校方面缺少關心;小學領導特別是村小教師往往年紀偏大;懂英語者少;對小學英語也不夠了解和重視。這樣就從心理上影響了小學英語教師的積極性。
(二)農村教育環境,影響了英語教學的氛圍
語言環境是學習語言的關鍵因素。在我國農村的特殊環境,有關英語語言的媒體和信息幾乎沒有,你不可能在這些地方找到一本英語雜志或報刊,你不可能聽到有人用英語進行交流。城里的孩子見面說:“Hello, how are you?”而農村的孩子見面說:“吃飯了沒有?”城里孩子出門看“MCDONALDS”等就像看見自己的衣服一樣常見,而農村孩子要查字典才知道是什么意思。當城市少年聽著優美的英文歌曲,發各種夾雜著英語的E-mail,而農村孩子們在跟著父母做農活。
(三)農村教育模式,影響了英語教學的質量
傳統的教育模式,注重“師道尊嚴,照本宣科”。在這種模式的影響下,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只注重教師“教”,學生“學”,只是盲目地“照本宣科”,“灌輸知識”,“從概念到概念,從書本到書本”,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據調查,現在農村幾乎沒有一所學校排有除課堂教學之外的任何學習英語的活動形式。這無疑是對農村小學英語教育雪上加霜。學校對這門新課程的不重視,出現漏課現象,阻礙了學年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有的老師甚至把英語課作為兼職的豆芽課,在不能完成語數科目課程時,私自占用英語課。
(四)農村教育資源制約了英語教育的發展
以前,受到“分級辦學,分級管理”的影解響,農村教育投入嚴重不足;當前,“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受到縣鄉財力的限制,對教育的投入也相對不足。結果導致教育教學設施設備落后,英語教學條件缺失。另一方面,由于教育資源的配置存在“由農村向城市集中”的趨勢,導致農村教育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據統計,我國在校農村中小學生為6600萬名,而教師僅有800萬人,由此可見“量少質差”的師資問題集中表現在農村基礎教育。一是教師數量不足。二是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強,造成教師“得過且過”。三是教師自身素質不高。當前,教師學歷普遍偏低,大部分教師都是中專水平,而且是民轉公教師居多。許多老師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空白,不能根據小學兒童的心理年齡特征進行教學。普通話及英語口語的語音語調不達標,這樣將孩子們的英語學習帶入了很大的誤區。
綜上所述,目前農村小學英語教育條件欠缺,農村孩子和城市孩子英語學習的不均衡性。這不得不引起我們對農村小學英語教育的關注。
二、目前農村小學開設英語課的對策
(一)轉變陳舊觀念,重視英語教育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校要針對小學英語教學的特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作為學校的各層領導,首先要提高自身對英語這門學科的認識,在學校開展教研工作時,要大力向老師宣傳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教師應經常與家長交流,適時進行公開宣傳,將城市學習英語的積極氛圍引入到農村學校,深入到每個學生,每個家庭中去。在當今信息時代,采用媒體向廣大群眾宣傳和倡導學習英語的必要性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國家教育部門要通過電視,廣播、宣傳車等方式鼓勵農村小學生認真學英語,同時改變家長對英語冷漠的態度。
(二)拓寬經費渠道,加大教育投入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的公平是社會最大的公平。教育的問題是廣大群眾普遍關注的“民生”問題。現在公辦學校的經費渠道主要是政府撥款。政府撥款包括教師人員經費和日常公用經費。在以“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下,要加快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增大政府投入,改善辦學條件。與此同時,要積極倡導全體社會關注農村小學英語教育,發動社會捐助,投資辦法。英語教育只有在物質保證的條件下才能開出精神之花。
(三)推進課程改革,研究教學策略
要加快推進新課程改革,積極研究教育策略,努力改進教學方法,對英語教學進行精心設計。在課時設置上,可采取長課與短課相結合的辦法,每周長課不少于兩課時,每課時四十分鐘;短課不少于三課時,每課時二十分鐘,讓學生每天都有機會接觸英語材料。在教學方法上,不要作為一門學科知識進行簡單的灌輸,讓學生去背單詞,記語法,而要讓學生多聽,多說,在活動中接觸語言信息。教師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學習。例如:pen等學習用品是學生學習中最常用到的,而像apple等水果或mother等又都是反映他們的周圍環境和社會生活的,學生在學過這些后可以在自己生活中靈活運用。
(四)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高師資整體水平
師資是教育的關鍵,也是瓶頸。針對農村師資問題,我認為首先,學校應到師范院校選拔優秀應屆畢業生,特別是那些在英語口語、語音、語調、敬業精神等方面突出的畢業生到農村小學。其次,農村小學應加大教師培訓力度,采用“送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辦法,利用教研員、英語骨干教師對小學教師進行全員培訓,使全員教師都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再次, 要加強農村小學教研工作。農村的英語教學無人關注,學校里沒有教研小組,這樣的英語教學很難。教師們應互相交流,合作,碰撞才會產生教育的火花。
總之,在目前這個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時代,教育必須面向全社會,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然而農村小學英語教育更是我國教育的重大任務。教育因為有了學生學習的能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而充滿挑戰。有挑戰才會有創新,在政府和全社會的關心支持下,我國小學英語教育正在穩步向前發展,農村學生也看到了能學習英語的曙光。我相信小學英語教育的未來是十分樂觀的,中國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工作必定會在萬眾矚目下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道義 《小學英語教學特點與小學英語面臨的挑戰》人民教育出版 2001年第八版
[2]陳治安《英語教學的現狀與發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3]黃濟、勞凱聲、檀傳寶《小學教育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12月版
[4]宋興川、李少斌《教育心理學》南海出版公司 2005年7月 第二版
作者簡介:鄧建蘭(1979—),女,四川廣安,四川省廣安職業技術學院外語系,大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