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計算機及其網絡的發展在改變著人們的經濟模式和文化觀念的同時,對英語教學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相對傳統“一張嘴,一支筆,一塊黑板,一本書,一套單詞卡”的教學環境而言,網絡以其信息量大,開放性強、靈活、快捷、交互性強等優勢為我們的教學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探索空間。它能使教師獲得更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新穎的教育教學知識、有效靈活的教學方法,更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學習要求,隨時隨地搜索想要的資料,擴大知識面。
[關鍵詞]小學英語;語言教學;網絡運用;
一、運用互聯網進行英語教學勢在必行。
《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積極開發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是英語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課程資源包括英語教材以及有利于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學習材料和輔助設施。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書外,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絡。網絡上的各種媒體資源以及專門為英語教學服務的網站為各個層次的英語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另外,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又為個性化學習和自主學習創造了條件。《課程標準》中還指出,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空間;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 寫的綜合語言技能;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計算機及其網絡的應用,無疑為學生們提供了這樣一個舞臺。
二、實施網絡教學的先決條件
網絡教學媒體只有為先進的教育思想服務,它才具有目標和出發點,具有自由廣闊的創作天地,具有活的靈魂。因此我們必須擯棄落后的教學思想和陳舊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情景式課堂教學,課前教師要做好充分準備,有意識地精選課堂教學內容,突出重點,根據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尋找適合學習的網站;課上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用學生對網絡的強烈好奇心緊緊抓住他們的思維為學習服務,而不能放任自流,浪費課堂時間。
三、嘗試運用英特網進行英語教學的課例
運用英特網進行教學特別適合知識更新和隨時在教學中增補學術前沿的內容,對于學生而言,通過網絡來了解西方文化及各種風俗習慣是一條很好的途徑。《牛津小學英語 5A》第四單元是一篇有關“Halloween”(萬圣節)的對話,由于中國孩子對于“萬圣節”這一節日并不是十分熟悉,因此網絡在這一單元就有了用武之地。這一單元,我是這樣設計的:
課前,尋找幾個有關“萬圣節”介紹的兒童網站;制作一個簡單的CAI。課上,在導入新課時關閉教室燈光,運用事先做好的CAI,讓投影屏幕上出現一個“鬼”,同時配上較為恐怖的音樂,把學生帶入萬圣節的氣氛中,讓學生的思想隨音樂和恐怖畫面集中起來,盡情感受萬圣節到來的氣氛。接著,我讓學生上因特網進入我事先選定的網址,讓學生自己查找并閱讀有關“萬圣節”的幾段簡單的英文介紹,然后完成幾道我事先設計好的選擇題。這種通過網絡進行的選擇并非是提供“A, B, C”等選項的,而是進入另一個游戲站點,當學生閱讀完有關萬圣節常識的短文后,他們將根據文字介紹和自身的理解,選擇他們認為萬圣節有用的東西,用鼠標獎選好的圖片拖至規定區域。這時,學生初步接觸了一下新課的單詞。為了讓學生學習“What do we need? We need…”這個句型,學生必須通過網絡來玩一個“購物”的游戲,在這個游戲中,教師先介紹課文中需要購物的人Ben和他媽媽,請兩個學生上臺做一下示范,然后下面的學生一個充當營業員,另外一到兩個充當顧客。“顧客”可以通過鼠標點擊,隨意挑選自己需要的東西放進“購物籃”,并且和營業員完成一個完整的對話。在這個游戲當中,學生能真正體會到購物的樂趣,因為“柜臺”上的“商品”可以根據需要移動至“購物籃”里,他們會很樂意和“營業員”交流。在幾次示范后,學生對新單詞和句型 ‘What do we need? We need…’有了進一步了解 。下面的學生則通過網絡游戲模仿購物,操練重點句型和交際用語,同時掌握新單詞。這個虛擬的購物場景將把學生帶到一個萬圣節購物商店,在“商店里”,“顧客”可以任意挑選自己需要的東西;“營業員”將熱情招呼他們。學生與學生合作,一個或兩個充當顧客,另一個當營業員,用所學句型進行交際。教師則在學生操練的過程中發現學生發音的錯誤及時糾正。需要操練的句型有:It’s Halloween tomorrow. What do we need? We need…Let’s buy … Can I help you? Yes, we need… What else do you need?How much are they?
當然,通過網絡課僅僅操練書本上的詞匯和句型是低估了網絡的作用,所以我們必須再次利用起網絡來,給學生提供更多適合學習內容的網站來擴充學生的詞匯量,更多地補充有關“萬圣節”的單詞,真正發揮網絡的優勢。
此外,也可讓學生自主上網,通過搜索引擎來查找“萬圣節”,再通過互發E-mail來補充別人發現而自己缺失的那部分知識。
一起跑點上,網絡資源的多樣化、豐富性為解決這一矛盾提供了可能。他們時而閱讀,時而思索,時而動手操作,直到自己滿意為止,在這里每個孩子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多媒體計算機網絡信息儲量大,學生每一次探索都能獲得認知和創造的樂趣。這樣,學生不僅對知識本身產生了興趣,同樣也對探索過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可見通過圖、文、聲、像并茂的因特網資源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四、運用Internet進行英語教學的弊端及注意點
網絡在給我們提供大量教學資源的同時也有其自身的弊端。課堂上,每個學生面對一臺電腦,學生個體如同被孤立開來了,給必要的交流和操練帶來了麻煩。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關注每一個學生,決不能讓上網本身沖淡了教學內容,教師要通過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景,幫助學生建構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為了使意義建構更有效,教師應在盡可能的條件下,運用多種形式及方法,組織協作學習,如: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開展“模仿秀”,組織小型辯論賽,學生在閱讀時碰到生詞互幫互住,查閱電子辭典,共同完成練習,或者閱讀短文之后,幾個同學合作用自己的話概括故事、續寫故事等等。總之,我們教師需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發揮網絡教學的最大優勢,讓網絡真正為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現代教育技術對教學過程各要素的影響》. 《中國電化教育》.1999.(8)
作者簡介:馬丹,蘇州市吳中區木瀆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