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認為應該重視對外漢語語音教學,并將其貫穿始終,而非只在初期進行短暫的、內容過于集中的灌輸,在學習好聲韻之余要注重聲調,但不應過分強調聲調的重要性。
[關鍵詞]對外漢語; 普通話; 語音
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是構成語言的三要素——語音、詞匯、語法之一。任何語言教學都離不開語音教學,而且要把語音教學放在語言教學的首位,對外漢語教學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它的性質是語言教學,語音教學既是對外漢語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
傳統對外漢語語音教學都集中在初級階段的前期進行,有些學校開設語音課,但絕大部分院校都集中在綜合課的語音部分進行教學,時間集中,多則一個月,少則兩三周,此后語音的學習便少之又少。
W.F.麥基在《語言教學分析》一書中指出,在學生練習口頭表達之前,重要是使他們形成語言的發音。這點最好在一開始就做到,因為學生每學一個詞都會加深他的發音習慣。如果他一旦形成了錯誤的發音,將極難糾正。即使能糾正,也是很費時間的。我們都知道初期語音的集中學習和糾正非常必要,但是在后期的學習過程,往往忽視了語音教學、學習的連貫性和重要性。結束初期集中的語音教學后,對外漢語中高級階段語音的教學目標及內容都不夠明確,甚至被忽略,這樣的結果是導致語音教學質量的滑坡,所以應該重視語音的教學,并將語音教學貫穿整個學習過程,而非只在初期進行短暫的、內容過于集中的學習。
有人認為,教語音就是教拼音,讓外國學生把《漢語拼音方案》學會弄懂就完成任務了,其實不然。標注漢語的《漢語拼音方案》是語音教學最重要的輔助工具,但以此認為拼音就是語音教學的全部則走進了教學的誤區,因為除了聲韻調以及拼寫規則等,語音教學還要涉及音變、停頓、輕重音、語調等語句韻律。
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外國學生不少語音偏誤就是來自《漢語拼音方案》。如€氖÷裕逗河鍥匆舴槳浮飯娑ǎ詟返腦夏贛雑qx組合成音節時,可以省略兩點,寫成u。這種省寫對初級階段的留學生而言,往往是一個錯誤信號,他們會直接把jqx后面的[y]發成了[u]。按照漢語拼音方案拼寫規則的規定,三合復韻母iou、uei和uen在拼寫時可以簡化為iu、ui和un。在陰平和陽平音節中,它們的韻腹有丟失的現象,而這種現象在上聲和去聲音節中沒有,為了減少書寫負擔,采用了省寫。因為省略掉的正是這幾個三合復韻母的韻腹,拼寫可以省略,而發音時又決不能省略,這種人為的誤導,往往會給留學生增加額外的學習負擔。此外,《漢語拼音方案》中用i兼表舌面前高不圓唇元音、舌尖前不圓唇元音,和舌尖后不圓唇元音,這些都讓外國學生迷糊,導致誤讀,教師只有熟練掌握和理解《漢語拼音方案》才能教好學生。有些學生單個字詞讀得不錯,可是一朗讀起課文或者說話,“洋腔語調”就出來了,可見要說好漢語普通話,光是讀準聲母和韻母是不行的,還要練習聲調、輕重音、語調等。
聲調是漢語語音系統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漢語聲調具有區別意義的作用。如 “鞋子”和“寫字”;“憐惜”和“練習”;“杯子”和“被子”等等,聲母、韻母相同,但是聲調不同,意義就有差異。而在英語中,某個特定的詞音高的變化不會引起意義改變,區別意義的是音強和音長,漢語中輕聲的作用雖然也有辨義的功能,這與詞重音有些相似,但是漢語輕聲是用輕讀來弱化音節而非增強音節,還是有區別的。
有學者認為聲調是普通話語音最顯著最基本的特征,當然也是各種方言語音的最顯著最基本的特征,我們承認聲調確實體現了普通話語音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面貌,但是因此強調聲調教學,說“聲韻中心論”及“聲韻中心教學法”沒有客觀反映漢語語音本質特征,是對普通話語音教學的誤導這一說法則有待商榷。東北、內蒙古東部、河北、天津等地方的人說的雖然是方言,但互相交流應該是沒有問題的,語言的交際功能同樣能夠達到。所以王漢衛提出漢語是聲調語言,聲調的別義功能雖然十分強大,但還遠不能與聲母、韻母相比。 柴俊星也從不應把元音、輔音教學與聲母、韻母教學相糅合這個切入點論述了對外漢語語音教學應該以聲母、韻母為主。
在不考慮語境的情況下,聲調確實是重要的,但是在交際語境中,聲調的重要性就有所降低,如“床上放著一床beizi”,即使沒有聲調,在語境下的作用下,人們很容易聯想到“beizi”是指“被子”而非“杯子”。聲調是漢語語音教學的重要內容,但由于其難度和語境中的相對寬容度,對于初級階段的留學生不必過于苛求,否則適得其反,讓學生“談調色變”,反而不利于學生的進步。
總而言之,在對外漢語教學當中,我們應該重視語音的教學,并將其貫穿始終,而非只在初期進行短暫的、內容過于集中的灌輸。在學習好聲韻之余要注重聲調,但不應過分強調聲調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程棠.對外漢語語音教學中的幾個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6,(3)
[2]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高等學校外國留學生漢語言專業教學大綱(附件二).[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P204--P209
[3]王群生.語音的困惑和對外漢語語音教學改革[J].荊州師范學院學2003,(6)
[4]王漢衛.“標準”與“基礎”——基礎階段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的新思考[J].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2(2)
[5]柴俊星.對外漢語語音教學有效途徑的選擇[J].語言文字應用,2005年,(3)
作者簡介:劉娟,廣西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