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變化是一生中最復雜的時期,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關鍵時期。長期的體育鍛煉對學生心理健康具有促進的作用,本文就此問題進行論述。
[關鍵詞]學校體育;學生;心理發展;心理健康
國家教委的調查資料表明:1997年底,全國在校的中專生患心理疾病率已達到20%左右,而且從最近幾年的資料來看,發病率還呈上升趨勢。我國目前正處在經濟快速發展時期,競爭機制越來越激烈,社會上的各種觀點和現象不斷影響到校園,而現在的中專學生大部分是嬌生慣養,意志薄弱,承受能力差。針對學生存在的諸多心理健康問題,結合中等職業學校發展特點,筆者認為體育教育由于其身體機能的調動性,會形成較好的動力,達到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
一、促進智力與能力的發展
學校體育本身是一項創造性的活動,也是一種心理活動。從從事體育活動不僅有助于生理健康,也對心理健康有積極的作用。蘊涵著豐富的開發智力、培養創造力的內容,對全面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廣泛訓練記憶能力、啟迪誘導想像力和提高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證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達到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的目的。通過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可以促進學生大腦的發育和改善神經系統的工作能力,為智力的開發奠定生物基礎。參加體育活動,可以改善大腦供血、供氧情況,促使大腦皮層興奮性增強,神經系統的均衡性和靈活性加強,對體外刺激的反應更加迅速、準確,使人頭腦清醒、思維敏捷、分析綜合能力加強。另外,體育鍛煉所引起的一些非智力成分的良好變化,如情緒穩定、性格開朗、疲勞感下降等均對智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調節情緒,緩解心理壓力
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情緒狀態是衡量心理健康最主要的指標。學生在緊張的學習過程中,經常會因學習、生活、同學關系、就業頂崗實習等產生緊張、憂愁、壓抑、悲觀等不良情緒反應。體育活動則是改善不良情緒的一種非常適當的方法。在體育鍛煉過程中由于大腦處于較強的活動狀態,體溫升高以及腦內啡呔釋放等原因,可以轉移個體不愉快的意識、情緒和行為,降低焦慮,消除憂郁,把脫痛苦和煩惱,分散注意力,緩解心理壓力。另外,參加體育鍛煉對改善孤獨、膽怯、優柔寡斷、缺乏信心等心理缺陷也具有積極作用。
三、有助于情感的發展
人的情感是在活動中產生、變化和發生的。體育鍛煉對情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體育運動項目的多樣性、運動過程的趣味性、運動環境的復雜性,能發展學生的愉快、樂觀、友愛、同情等多種多樣的情感。其次,運動的集體性,可以使學生的情感社會化,養成熱愛集體互助互諒的集體主義情感。再次,運動的競爭性,可以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勇敢奮戰的樂觀主義情感,成為奪取勝利的推動力。此外,體育鍛煉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美感和理智等。
四、鍛煉意志,增強進取心
意志是指自覺確定目的,根據目的支配和調節自己的行為并克服各種困難,從而達到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意志品質指學生的果斷性、堅韌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頑強和主動獨立等精神。一個人的意志既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又是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培養起來的。體育鍛煉是鍛煉學生的意志,促進其意志發展的最優活動之一。無論是體育教學還是運動競賽,都要求學生具有明確的目的,為實現目的而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戰勝強敵的勇氣,在瞬間萬變的運動環境中迅速選擇應變措施的決斷力,長期艱苦鍛煉的堅韌性,遵守比賽規則和為了集體利益而克服個人欲望的自制力等。體育鍛煉的獨特環境條件,對于培養學生不斷地在活動中克服客觀和主觀困難,在克服種種困難之中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并使這些品質遷移到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增強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進去心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五、培養與形成健康的個性
所謂健康的個性,從內部的心理機制來說,是一種身心和諧發展的個性。從外部活動的效能來說,是一種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創造性的個性。就學校中的各種體育活動而言,都是學生身心處于動態之中的各種身體活動、游戲及教學比賽。這些活動和練習具有競爭性、娛樂性、規則性、不確定性等特點學生在激烈的對抗中,身體不但給機體施加刺激,還在頭腦中引起各種心理感受,其思維活動與機體活動緊密結合,使個性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顯示和發展。學生可以在從體育鍛煉中嘗試成功的喜悅和得到尊重的心理滿足,證明自己的能力,增強其信心與自尊,使個性得到發展,形成良好健康的個性品質。
六、認識和尊重個性差異,發展學生個性
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個性,首先,要善于認識與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在體育活動中,學生最能表現自己的個性,在認識與理解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尊重個性差異的存在,并以此為前提對學生施加引導和教育。其次,要努力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意識的核心內容,標志著個性的形成與發展的水平。在體育活動中,支配學生身體運動的自我意識,滲透著社會、學校、家庭等因素的影響。并有目的的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以高尚的、有效的社會影響因素作為支配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內驅力,為個性的發展創造一個理想的環境。最后,正確處理統一要求與區別對待的關系,正規的體育運動項目的場地、器材、規則等都有統一要求,運動動作完成的質量與水平也都是非常顯性的,容易導致整齊劃一、“齊步走”的現象。
參考文獻:
[1]潘寧敏.淺談高校體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育科技.2002.2
[2]潘紹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6
作者簡介:李玉萍(1981—),女,廣西岑溪人,廣西紡織工業學校教師,職稱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