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民生之本。近年來,安陽師范學院認真貫徹落實省委“重在為民”的要求,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的根本原則,狠抓學生就業競爭力,強化學生就業創業指導,搭建就業服務平臺,積極拓展就業市場,千方百計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畢業生就業率連年保持在90%以上,走出了一條暢通的畢業生就業之路,被評為“河南省高校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一、以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為核心,加大就業素質培養力度,做到“就業關口前移”
就業的關鍵實際上是畢業生的能力和素質。因此,提高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增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始終是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
1.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方案堅持以社會需求、市場需求、就業需求為導向,加大實踐環節和課時比例,立足學生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構建了以“通識為基、能力為本、人文為魂、專業為用”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2.重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學校設立了“大學生創新基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術科技等創新活動,收到了可喜的成效。2009年,學校立項資助54個學生創新項目,其中1項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1項獲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二等獎、1項獲河南省“挑戰杯”大學生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
3.創建學生“品牌活動”。學校根據大學生素質拓展與成長成才需求,注重結合各專業學生的培養途徑、學習方式、思維訓練的特色,精心打造了23項學生“品牌活動”。“品牌活動”塑造了“品牌學生”,參與“品牌活動”的學生以良好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受到了用人單位的青睞。
二、以引導畢業生基層就業和自主創業為導向,加大就業指導力度,培養正確的擇業觀
1.組建就業講師團。學校聘請82名專兼職教師,建立了一支具備職業指導、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融合背景的就業指導講師團,針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應試技巧以及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就業政策等開設講座,講師團每學年為畢業生開設各類就業指導講座200余場。
2.加強就業觀念指導。學校積極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鼓勵畢業生參加“大學生村干部”“三支一扶”“西部計劃”“農村義務教師特崗計劃”以及參軍入伍等就業項目。2009年,學校畢業生參加“農村義務教師特崗計劃”548人,“三支一扶”和“西部計劃”43人,參軍入伍105人。2010年畢業生預征入伍報名518人,已經成為學校新的就業增長點。
3.加大自主創業的引導。學校積極推進大學生創業教育,以創業帶動就業。學校與安陽市勞動保障服務中心聯合舉辦“創業大講堂”,邀請大學生創業典型主講;開辦“SYB”創業培訓班,對有創業意向的學生進行免費培訓。同時,學校還成立了“大學生創業基金”,每年設立不少于30萬元的專項資金,根據學生申請項目的科技含量、經濟與社會效益、市場前景等選擇資助對象,無償提供啟動資金,幫助和指導大學生開展創業實踐活動。
三、以創建“畢業生滿意工程”為目標,加大就業服務力度,搭建就業服務平臺
1.搭建供需“雙選”平臺。按照“大型招聘會有規模、專場招聘會有特色”的工作思路,采取學校主辦、校企聯辦等多種方式組織畢業生供需見面會50多場。
2.搭建就業信息傳送平臺。開通學校就業信息網、衛星專網、飛途導航網,及時更新招聘信息,開通畢業生手機短信服務平臺實現就業信息“點到點”服務。各院系還設立了就業信息員,負責將招聘信息第一時間傳遞給畢業生。
3.搭建畢業生手續辦理服務平臺。學校實現了“‘一站式’接待、‘一條龍’辦理、‘一攬子’解決”的工作模式,為畢業生方便、快捷辦理畢業手續提供了“綠色通道”。
4.搭建全員參與平臺。學校設立“就業特殊貢獻獎”,動員全校教職工和校友群策群力積極參與就業工作。在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就業異常困難的情況下,資源環境與旅游學院李俊民老師先后為50多名畢業生聯系到就業崗位,被譽為畢業生的“貼心人”。
5.搭建就業困難幫扶平臺。學校每年投入45萬元,專項資助就業困難的學生。對經濟困難的學生、心理壓力過大的學生等畢業生特殊群體,建立了幫扶機制,配備“就業導師”,進行“一對一”的個性化指導,最大限度地幫助他們實現就業。
四、以拓展畢業生就業市場為抓手,加大就業合作力度,暢通畢業生就業之路
1.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學校建立了82家畢業生就業實習基地、創業孵化基地,實現了學校與企業的“無縫對接”。企業每年累計提供實習崗位4000多個,實現了學校、學生、企業多方共贏。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和中介公司合作,推薦畢業生到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企業進行“訂單式”培訓實習,每年都有80%的學生實現提前就業。
2.加大校地合作力度。學校地處安陽,是豫北地區安陽市、濮陽市、鶴壁市規模最大的一所本科高校。學校每年都邀請三地市的有關領導到校,向他們介紹學校的專業、教學、師資和畢業生情況,并與三地市的人力資源部門、人才市場緊密合作,了解各地的人才需求和用工情況,及時傳遞人才需求信息,每年累計提供各種崗位需求信息6000多個。
3.加大校校合作力度。學校積極在教師教育方面與當地教育局和中小學校開展合作,每年選派近千名師范生深入安陽、新鄉等市、縣(區)中小學進行為期3個月的頂崗支教,建立了穩固的校校溝通平臺,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教學改革、專業建設和畢業生就業工作。
(作者系安陽師范學院副院長,教授)責編:路 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