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出席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大學生是黨和國家的寶貴人才資源。要堅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思想道德建設為基礎,以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著力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著力提高隊伍素質,著力健全長效機制,著力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不斷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中央“16號文件”)頒布實施。各地、各部門、各高校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抓住關鍵環(huán)節(jié),采取有效措施,創(chuàng)新途徑方法,完善體制機制,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大學生思想政治面貌發(fā)生了可喜變化。但同時也要看到,與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要求相比,與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相比,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期望相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存在較大差距。因此,要充分認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zhàn),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保持清醒頭腦,采取有力措施,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中央“16號文件”下發(fā)以來,河南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廳在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全省高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不斷強化“學校教育、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先”的辦學理念,形成了“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圍,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呈現出積極向上、繁榮發(fā)展的良好局面。然而,國際國內形勢的新變化、高等教育事業(yè)的新發(fā)展、以“80后”“90后”為主體的大學生對全面發(fā)展的新期待,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zhàn)。為此,全省高校要認真學習、貫徹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談會精神,加強領導,統(tǒng)籌協(xié)調,切實落實會議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來。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自覺性,創(chuàng)新理念,科學謀劃,找準工作定位和方向,把握工作重點和著力點,努力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一要加強領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關鍵在領導。全省高校要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納入校黨委和行政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科學發(fā)展考核評價體系,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加強統(tǒng)籌協(xié)調,加強督促檢查,扎扎實實地推進各項工作。
二要突出主題。要緊緊圍繞“如何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這一主題,切實掌握大學生成長規(guī)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堅持知識、能力培育與價值觀培育相結合,課內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專職教師隊伍與兼職教師隊伍相結合,主動服務學生與學生自我服務相結合,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傳統(tǒng)方法與現代手段相結合,即時應對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開創(chuàng)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三要發(fā)揮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其在培養(yǎng)學生成為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要以教師隊伍建設為中心,以增強教育教學效果為重點,以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為突破口,不斷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更好地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具體而言:要提高思想認識,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提供組織機構保障和學科保障;要加大督察力度,推廣經驗、發(fā)現不足、督促落實;要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在提高教師地位和提高教師素質兩個方面下工夫。
四要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線組織者和具體實施者,他們傳播先進的思想和科學的理論,具體指導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幫助大學生規(guī)劃人生、樹立遠大理想。目前,全國普通高校專職輔導員約有10萬人,各高校還聘任了兼職輔導員3.3萬多人,班主任22萬多人,共同構成了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織保障。如何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高校輔導員擔當著重要角色。因此,要想方設法從思想認識、體制機制等方面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讓輔導員工作有條件、干事有平臺、發(fā)展有空間、待遇有保障,充分調動廣大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五要創(chuàng)新方法,提高實效。一項調查顯示,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落后、教學模式枯燥成為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瓶頸。因此,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握大學生思想變化的規(guī)律和特點,聯(lián)系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增強教學內容的時代感和實效性,采取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不斷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親和力、感染力。
六要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長效工作機制具有系統(tǒng)性、理論性和實踐性,是確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實效的保障。為此必須把握以下幾點:“兩課”教育是長效機制的基礎;“全員育人”是長效機制的目標;大學文化是長效機制的載體;校園網絡建設是長效機制的拓展;制度建設是長效機制的保證;隊伍建設是長效機制的關鍵;深化服務是長效機制的支撐,理解學生、尊重學生、關愛學生,關注學生的實際需要、困難和疾苦,是構建以人為本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重要支撐。
責編:路 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