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職業院校開展單獨招生改革是國家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深化高校招生錄取制度改革的重大舉措,是我國高考招生錄取制度在高職教育領域的一次創新。高職院校單獨招生改革試點工作自2007年開始,迄今已由最初的4省8所高職院校改革試點發展到今年的全國73所高職院校,逐步呈現出“星火燎原”之勢。同時,各試點院校的單獨招生人數和專業覆蓋面也在迅速擴大。作為一種新生事物,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幾年來逐漸成為社會熱點,受到了社會各界、新聞媒體和廣大考生的廣泛關注。
高職院校單獨招生突破了“高考分數定終身”的招考模式
普通高考一度被人們形象地比喻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高職院校開展單獨招生猶如一縷穿透云層的陽光,讓人們頓感一絲明亮。單獨招生不再單單“以分數論英雄”,而是側重以綜合素質和職業潛質來選拔更適合接受高職教育的學生。那些文化課成績不太理想,但是愛好廣泛、思維活躍、職業認同感強、動手能力強、心態陽光又具有一定職業潛質的考生,無可非議地成為職業教育的“新寵兒”。
隨著高職院校單獨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全面鋪開,不用參加高考就能上大學這種“新鮮事物”將會逐步被人們熟悉和認可。一些具有良好綜合素質的學生不再需要“死讀書、讀死書”去搶過高考“獨木橋”,而是可以通過不斷培養興趣、愛好和特長實現自己的“大學夢”。可以說,單獨招生為他們構筑一座通向理想的橋梁。近年來,一些高職院校紛紛拿出特色專業開展單獨招生改革試點工作,并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以邢臺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學院2008年成為單獨招生改革試點,由當年4個專業120名的招生計劃發展到今年15個專業650名的招生計劃。單獨招生成為人們迎接素質教育時代到來的一種探索和期待。眾多考生懷揣人生夢想輕松而自信地在這里一展身手,素質教育孕育的幼苗在這片土壤中正漸漸成長。
單獨招生已經把學生的升學壓力轉化為高職院校的人才選拔壓力。普通高考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只需要對已經上線、投檔的考生按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擇優錄取即可,而考試組織、考務安排、考試環節的公平公正等壓力則全部集中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單獨招生改革打破了這種格局,試點院校不僅要理解國家單獨招生的精神,理清改革思路,還要認真研究和制定單獨招生方案并向社會公示,又要組織報名、命題、試卷印刷、試卷運送、考務組織、評分、閱卷、錄取等,稍有疏忽就有可能使單獨招生陷入“自由招生”的泥潭,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和巨大的社會負面影響。為此,單獨招生院校需要頂住強大的外界干擾,在考試的各個環節建立相應的制約監督機制,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保證單獨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安全和“陽光運行”。
高職院校單獨招生突顯高職教育的本質和特色
高職教育主要擔負著為社會生產一線輸送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任務。培養規格和辦學層次決定了高職院校對生源素質的高要求,即學生不但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基礎,而且具有一定的職業理想、職業潛質及與專業學習、職業發展相關的綜合素質。以高考成績為主要依據的招生錄取制度很難滿足高職教育發展的需要。因此,積極探索適合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考試方式和途徑,建立一套適合高職院校選拔人才需要的招生制度體系,已經成為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下人才選拔多元化改革的重要目標。
2007年,全國8所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經教育部授權開始開展單獨招生改革試點工作,2008年擴大到20所,2009年擴大到33所,今年擴大到73所。而且今年的單獨招生生源范圍擴大到中職畢業生。這一改革舉措充分顯示了國家認可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其真正意義在于招生自主權的下放。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在高等職業教育領域中擔負著探索、改革和示范的神圣使命,其成功經驗具有較強的引領性、示范性和借鑒性。在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開展單獨招生改革試點工作,旨在通過積極引導普通高中畢業生向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合理分流,來選拔適合接受高職教育、適合高職專業學習的考生進入高職院校學習,以突出高職教育的本質和特色。社會需求的多樣性必然帶來學生學習方式的多元化,而針對這種多元化發展的需求,高職院校積極探索適合高職教育的招生考試方式和途徑,將那些有志于讀高職、動手能力較強、職業潛質較好、綜合素質較高的考生招錄進來,無疑有利于高職院校選擇多樣化人才,有利于高職教育的良性發展。
高職院校單獨招生是放權更是責任
單獨招生學校可以根據社會需要、辦學層次、培養目標和不同專業的要求,自主確定考試科目、考試內容和考試方法,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下,自主確定錄取標準和方法。作為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辦學定位的高職院校,單獨招生使“為行業選人、為職業育人”成為可能。通過單獨招生,高職院校可以將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理念不僅落實在人才培養過程,而且延伸到招生考試錄取過程中,從“源頭”上體現高職教育的內在要求。這樣的選拔考核克服了高考“只看考試成績,不管考生是否愿意學習某種專業,是否適合某種專業學習,是否具有某種專業的職業潛質”的弊端。
誠然,單獨招生使招生省份和招生院校擁有更多的自主權。招生省份和招生學校可以從本省、本地區和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拘一格選拔適合高職教育培養的人才。對單獨招生的認識,我們還不能簡單地看成試點院校自主權的擴大,而要看成試點院校的責任更加重大。雖然單獨招生在我國高職院校試點運行了4年,但受招生院校資格和招生計劃的限制,這一政策能夠惠及的考生和高職院校還是極少數。隨著我國單獨招生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學校和學生將更好地實現“雙向選擇”,從而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和擴大教育公平。可以說,單獨招生試點高職院校肩負著這一重要使命。
因此,高職院校單獨招生工作不僅關系學校聲譽、社會和諧、高職教育改革方向,而且關系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基于對近年單獨招生改革的理解和認識,筆者認為單獨招生試點工作要解決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要科學確定“招什么人和怎么招人”。毋庸置疑,單獨招生是一種人才選拔方式,是對人才進行多元化評價的一種有效嘗試,旨在為文化課成績不太理想或各門課程成績不太均衡,卻有專業潛質和特長的考生提供升學的機會。長期以來,高考分數成為高等院校招生考試錄取的唯一標準,而單獨招生考試在招生考試內容上不僅考查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而且從職業能力和崗位定位的角度全面考查考生的綜合素質,形成全新的選拔機制。二是要科學制定“選擇什么專業”。“選擇什么專業開展單獨招生”是單獨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切入點。各試點院校要在對各專業進行廣泛的調研和深入剖析的基礎上,選擇專業特性明顯、便于考察評價考生職業潛質的專業作為試點專業。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就將單獨招生試點專業劃分了專業類別,該學院通過廣泛論證將具有共性的專業歸結為一個招生專業類別,對同一專業類別的專業執行相同的考試方案。這樣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和財力,進一步提高了考試的質量。同時,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可以兼報同一專業類別的專業。對考生來說,增加了選擇專業的機會和被錄取的機會;對學校來說,降低了考試成本,調動了考生報考的積極性。三是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確保單獨招生“陽光運行”。單獨招生改革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其中不乏人們的懷疑。有人擔心學校的自主權加大,會出現“關系生”“條子生”等問題。這種懷疑是可以理解的,因此,試點院校要嚴格執行和落實“陽光工程”的各項要求,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和考生的知情權,及時準確地將報考條件、考試科目、考試范圍、考試方法、錄取規則、錄取結果以及舉報投訴電話向社會公開,使廣大考生可以及時準確地了解相關信息并加以監督。紀檢監察部門要全程參與報名、命題、試卷印刷、試卷運送、考試、評分、閱卷、錄取等工作,并在各個工作環節上建立相應的制約監督機制。
實踐表明,單獨招生改革試點工作就是對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制定的方案、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規范進行實踐檢驗的過程。從中,我們既發現了成功經驗,也發現了不足之處。這些都會成為今后指導高職院校開展單獨招生工作的寶貴財富。同時,單獨招生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對試點院校管理工作和管理水平的一次大檢閱,在一定意義上起到了幫助試點院校規范操作程序、提高管理工作水平的作用。這些對于我們辦人民滿意的高職教育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作者單位:邢臺職業技術學院)
責編:思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