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圖書館核心價值的研究是網絡環境下的產物,其價值特性包括文化性、系統性、恒定性、獨特性和發展性;情報服務是高校圖書館的核心內容,高校圖書館核心價值的主要內容有5個方面:存貯文獻資源和為讀者提供情報服務,平等獲取信息和保障知識自由,提供信息素養教育和閱讀學習平臺,尊重讀者權益和傳播人類文明,服務教學科研和社會經濟建設。
[關鍵詞]網絡環境;高校圖書館;核心價值;情報服務;信息資源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0.08.006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0)08-0029-03
On University Librarys Core Value in Network EnvironmentQin Dianqi
(Library,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Yangcheng 224051,China)
[Abstract]The core values of university library research is a product of the network environment,the value of properties,including cultural,systematic,constant,unique and development;intelligence service is the core content of university libraries,university libraries are the main elements of the core values of 5 areas:literature storage resources and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intelligence services,equal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freedom,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nd reading learning platform,to resp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readers and dissemina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services,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soci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Keywords]network environment;university library;core values;intelligence services;information resources
1 問題的提出
20世紀90年代開始,國外圖書館界研究與確立圖書館核心價值的活動日益頻繁,一個最直接的起因就是網絡環境。的確,網絡環境對眾多領域都引發了一系列重大變革。以高等教育為例,作為三大支柱之一的圖書館,其資源類型、文獻載體、服務模式、管理制度、建設理念、館員要求等都發生了變革。在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面臨著服務需求多樣化、個性化、社會化、深層次化的挑戰。以期刊文獻為例,期刊窗口的管理人員可以利用充裕的時間,在學科館員服務、課題跟蹤服務等情報服務方面挖掘潛力。美國圖書館學家Rubin在其專著《圖書館學與情報學基礎》中提出圖書館價值是塑造圖書館未來的力量,其核心價值包括“服務價值、閱讀、尊重事實與追求真理、寬容、公共物品、正義、美學價值。服務是圖書館職業最基本的價值,也是圖書館學產生的緣起”[1]。服務是圖書館的基本元素,其本質是情報服務,因為對讀者而言,需要獲取的是有用的知識,即情報。本文即以此為核心觀點,拋磚引玉。
2 高校圖書館核心價值的意義
從近年來世界各地討論圖書館核心價值的進展看,圖書館核心價值的解釋有如下特點:第一,研究者都是提出一組理念來闡明圖書館的核心價值,將圖書館核心價值當作一個體系。第二,國際圖書館聯合會及各國圖書館協會、各圖書館提出的核心價值,既有一些普遍的、為世界圖書館界公認的價值,也有一些針對本國本地區制定的特殊價值。第三,各種圖書館核心價值體系一般能緊扣圖書館在現代社會的基本使命,表達了圖書館參與社會民主政治建設的愿望。
高校圖書館作為高等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承擔著為教學和科研提供文獻信息保障的重要作用。在信息時代,高等教育對信息共享和知識自由傳播的需求更加迫切,而信息技術的發展又使圖書館事業的發展面臨許多變數,而“核心價值是在實踐和價值討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抽象而提煉出來的,不可避免地帶有明顯的理想主義色彩”[2],正是如此,核心價值的研究和構建才富有目標性和戰略性。
高校圖書館的核心價值是建立在資源基礎上的,館舍、文獻資源、硬件設施等具有使用價值,高校圖書館的館員、規章制度等向讀者和用戶發揮著情報服務價值和信息素養教育價值,高校圖書館本身體現的知識的、科學的、人文的氛圍又使它對讀者、對社會各界發揮著一種隱性教育價值。可見,高校圖書館的價值包括“館藏資源價值、服務價值、制度價值、教育價值以及館舍建筑價值等。這些價值的有機結合,構成了圖書館的價值體系,從而奠定了圖書館的功能基礎”[3]。進入21世紀以后,先進的圖書館理論受到理論界的推崇,有選擇的接受國際圖書館界有關核心價值的理念,如信息自由、普遍獲取、普遍平等等,盡快研究和確立我們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對推動我國圖書館事業的科學發展彌足珍貴。蔡元培先生言,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高校圖書館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既立足于圖書館界,在“其特殊職業和特定功能的基礎上,構建其核心價值體系”[4],又要充分體現高校的特質;既要傳承民族文化的精華,又要廣泛揚棄國外圖書館核心價值研究的成果而為我所用。研究和確立高校圖書館價值是強化網絡環境下圖書館服務職能以及館員職業道德的基石。
20102010年8月第30卷第8期論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核心價值Aug.,2010Vol.30 No.83 圖書館核心價值的特性
3.1 文化性
圖書館是保存文化遺產、傳播科學知識的重要文化場所。20世紀,美國的克魯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判性回顧》一書中指出,文化是包括各種外顯或內隱的行為模式,通過符號的運用使人們習得并傳授,并構成人類群體的顯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歷史上經過選擇的價值體系;文化既是人類活動的產物,又是限制人類進一步活動的因素。從文化的視閾講,圖書館核心價值是圖書館文化的必然組成部分。文化性既包含了圖書館的內涵和功能,也包含了圖書館的歷史與現實。
3.2 系統性
文化是一個系統概念。文化大系統包括了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3個子系統,精神文化又包含哲學、宗教、道德、科學、藝術等門類。圖書館文化包含了以上3個子系統的內容,形成了圖書館文化系統,圖書館核心價值就是在這個系統中運行著。
3.3 恒定性
核心價值是最基本的價值,有恒定性。在一定的社會制度下,盡管時代在不斷發展,圖書館文化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但核心價值應該是相對恒定的,它不以外部環境的變化而突變,應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圖書館核心價值是圍繞讀者需求,不斷滿足讀者需求而開展的情報服務。
3.4 獨特性
核心價值是一個行業特有的價值內涵,它是一個行業存在的必要條件。在確定圖書館核心價值總體定位的基礎上,“必須明確圖書館行業有別于其它行業的、具有獨特性的價值功能”[5]。圖書館核心價值正是通過文獻信息的存貯、開發和傳遞,向讀者提供知識產品和情報服務,提高全人類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實現文化世代傳承的社會責任。如果一個行業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其功能逐漸被其它行業所替代,它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這一點也是研究和確立高校圖書館核心價值的重要緣起。
3.5 發展性
螺旋式運動是事物發展的重要特征。圖書館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沉積,不斷豐富,不斷發展的重要文化載體。發展性體現了圖書館文化的本質,也是圖書館核心價值的重要特征。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會經歷量變到質變的必然過程,并在新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核心價值體系是一個開放的體系,核心價值也是一個開放的結構,其中的要素盡管本質上具有一定的恒定性,但其程序和部件會不斷升級,這就是發展性。
4 高校圖書館核心價值的主要內容
4.1 存貯文獻資源和為讀者提供情報服務
圖書館最初存在的意義就是保存文獻信息,后來開始提供讀者閱覽和交流。存貯價值是圖書館一個古老而長存的使命。存貯文獻資源和為學校教學和科研提供情報服務是高校圖書館基礎功能和價值。圖書館是一種特殊經營體,圖書館有很多與企業相類似的結構和運作環境,其信息管理與情報服務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增值的過程。從信息收集、分類編目、用戶服務、咨詢研究到信息傳播等,都在不斷地為用戶增加價值,因此可以將圖書館的整個業務流程看成是一個價值鏈。圖書館價值鏈的核心就是“為讀者創造價值的一系列活動”[6],這種價值是以情報服務為中心的,因為高校圖書館是重要的學術機構,學術性和科研性決定了高校圖書館以情報服務為核心的價值觀。
4.2 平等獲取信息和保障知識自由
高校圖書館應保護讀者合法、公平地利用圖書館的權利,還應為殘疾人等特殊讀者利用圖書館提供便利,切實保障讀者對知識信息的平等獲取和平等利用。以因特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在全國各類高等院校理應普及,因經濟制約或地域差別,高校圖書館存在著應用方面的不平衡,落伍者在新的全球信息革命中必將面臨著知識貧困和信息貧困,那些缺少機會或能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高效獲取文獻信息的讀者成了信息獲取的貧乏者。高校圖書館作為文獻信息中心,平等獲取信息是其重要行業理念和核心價值要素,也是其基本使命,是高校圖書館服務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維護讀者知識自由和平等獲取信息,對圖書館存在和發展起著積極地推進作用,知識自由權利是高校圖書館制度的重點內容。
4.3 信息素養教育和閱讀學習平臺
高校圖書館不但履行情報服務職能,而且還要履行教育職能,開展情報服務和信息素養教育,培養讀者的信息意識和獲取文獻信息的能力,是最基本的信息教育要求。高校圖書館作為教育信息資源平臺,對大學生的學習、社會的發展、民族的強大等,都有著戰略意義。圖書館責任之一就是為用戶的繼續教育與終身學習提供一個優良的平臺。圖書館教育既包含顯形教育,如新生入館教育、文獻檢索課教育等;又包含隱性教育,如圖書館的文化氛圍、文明規范、圖書館員的情感教育、知識熏陶教育等。在網絡環境下,提高讀者的信息素養,就是提高大學生的競爭力,信息素養是信息社會的生存之道。高校圖書館要自覺而積極利用好網絡環境,重視各類資源的投入力度,為師生提供優質的文獻資源和研究環境,積極打造優美舒適的閱讀學習平臺。
4.4 尊重讀者權益和傳播人類文明
提倡“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宗旨,是尊敬讀者權益的重要體現。尊敬讀者權益包括尊重讀者的隱私,主動和熱情為讀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尊重讀者的選擇權,尊重讀者的維權意識,正確處理和及時回答讀者的問題和意見,積極接受讀者的合理化建議,努力改進服務態度和服務質量,積極提升服務層次和服務水平,不斷優化資源配置,改進館舍的軟硬件設施,提供豐富先進的閱讀和學習資源,不斷提高讀者滿意率,這是圖書館建設的永恒使命。1974年,美國參眾兩院就通過了《隱私權法》,規定了屬于隱私的記錄,圖書館的讀者借閱記錄也是讀者的隱私范圍,需要得到尊重和保護。傳播人類文明是高校圖書館的重要功能,隨著網絡環境的不斷升級和優化,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更加完善,圖書館成為跨地域資源共建、共知、共享的重要窗口,其中大量信息已經涉及全球眾多國家和領域,是人類文明的知識結晶,高校圖書館在未來的發展中,一方面要注重特色,另一方面也要重視資源共享,積極傳播人類文明。
4.5 服務教學科研和社會經濟建設
高校圖書館是為教學和科學研究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服務性和學術性是其基本特征。高校圖書館必須緊緊圍繞高校的教學和科研活動,充分發揮自身“所具有的獨特競爭優勢和外界不易掌控的信息資源、技術資源和人力資源優勢和服務能力,用先進的科學管理手段和科學技術手段,與國際圖書館核心價值接軌,提供完全徹底的個性化服務,知識化服務,讓高校圖書館成為文獻信息資源的自由存取系統,實現服務于社會、服務于教學的最終價值”[7]。教育部2002年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進一步提出高等學校圖書館是“學校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有條件的高等學校圖書館應盡可能向社會讀者和社區讀者開放”[8]。高校圖書館為社會服務的主要內容包括提供歷史文獻、特色數據庫、科技查新、競爭情報、原文傳遞等情報服務內容。
參考文獻
[1]俞傳正.圖書館核心價值的歷史解讀[J].圖書與情報,2007,(3):10-14.
[2]王知津,樊振佳.當代中國語境下的圖書館核心價值[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7,(5):53-58.
[3]劉靜春,吳柳燕.高校圖書館的價值體系與核心價值再認識[J].蘭臺世界,2008,(2):68-69.
[4]康文梅.論高校圖書館精神及其核心價值的構建[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3):89-90.
[5]李青.現代圖書館核心價值的定位及其實現[J].圖書館論壇,2006,(4):46-48,15.
[6]管榮榮.基于價值鏈的高校圖書館核心競爭力構建[J].圖書館,2008,(2):59-60,72.
[7]王萍.高校圖書館核心價值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19):186-187.
[8]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2002)[EB].http:∥www.law-lib.com/law/lawview.asp?id=17425,2002-02-21,2009-08-25.